沉船:被玩儿坏的诗歌意义 ——诗歌自媒体观察笔记(一) 丁不三

羚羊

<h1><br><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808080"> 如果要我对时下网络诗歌的生态环境给出一个印象,我很容易就想到:话语权表演时代、快餐时代、屏幕时代、浅阅读时代、集体抒情时代、平庸时代、复印机时代、诗写身份模拟时代…… <br></font><font color="#ff8a00">▌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我对网络诗歌现场近一年的观察所得。<br>这是当下网络诗歌生态环境的几个特写镜头</font><br><font color="#ff8a00">▌</font> 大部分作者以日常生活场景作为文本的来源,故意(或者被迫故意)降低写作难度,客观上却让诗歌丧失了对生活的拷问能力,逐渐磨灭了诗歌对生活的知性观察和思考,也驱逐了大部分诗歌写作者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究。虽然有些文本还多少保留了面对生活的反映能力,但这种反映,在越来越庸俗化的浮躁写作习惯的干涉下,已经退化成对生活场景的简单复制,偶尔有异质的作品,也不过是白驹过隙、惊鸿一瞥,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文本所淹没。更多的文本所表达的无非是生活场景中肤浅的细节临摹、场景白描以及对“观念”简单的两值法概括、对人类的历史遭遇和情感的简单的肤浅的甚至是粗暴的解构以及对生活和人本的忽略甚至是有意回避、隐藏。<br><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808080"> 不仅如此,打开一个个诗歌自媒体,翻看诗人们的发布(包括很多成名诗人),八成以上的作品都是在相互复制主题或者相互模仿文本,更多的作者都在追求并制造和生活以及诗歌意义毫无关系、毫无文学价值的文本,刻意放大孤独感、痛苦感、痛疼感,使诗歌文本成为相互转述的仪式,甚至启动了模拟模式,把本来没有的人生经验强化成已有的经验,导致文本空泛而乏味,最后沦落为修辞学的练习本。一些成名诗人也抱紧当初的“银饰马鞍”不肯松手。而新起之秀,大都也是以追求陌生化修辞为起点,成为看似新奇实则暴戾的语句表演家。稍有灵气的年轻诗人,大都也是撒泼耍赖一族,一副不服你咬我的嘴脸——他们拒绝经典和传统,一切以反叛为理由,强调所谓的新生代观念,毫不在乎时间的不可逆性。同题诗、临屏诗、各类光怪陆离的诗歌赛事、各类节日的应景制作无不乖戾而粗俗地轮番上演着抢滩登陆游戏。诗歌彻底沦为诗人们把玩儿的文字游戏。</font><br><font color="#ff8a00">▌</font> 这一定会使诗歌走向平庸和浅薄——任何东西一经泛滥,必定走向廉价和衰亡的结局。很多学者都已经为此发出了声音,呼吁重建精英意识,重构诗歌意义,促使诗歌单元的个体觉醒。但,我几乎听不到这些声音传出来,传下去,它们几乎是在发出的时候,就被混乱所掩埋。<br><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808080">毋庸置疑,诗歌意义正在被一部分人越玩儿越坏,尤其以自媒体和泛滥的诗群最为恶劣。</font><br><font color="#ed2308">●</font> 我不是说,这是我所观察到的诗歌现场的全部镜像,但起码,这些被我观察到的扭曲的变质的诗歌生态,足以说明了当下诗歌现场正处于一个看似繁华实际正在衰败的局面。<br><font color="#ed2308">●</font> 当然,这种诗歌生态,也极有可能产生奇迹文本。<br><font color="#ff8a00">▌ 自媒体的申请以及获得原创保护等功能过于容易,从而产生了大量以私人为主导的个人自媒体诗歌发布载体,洪水猛兽一样地扑向各个生活领域。一部手机,一个银行卡,一个社交软件号,一个邮箱号就可以轻松注册,一个人又同时可以注册多个。<br>▌ </font><font color="#808080">这种毫无门槛的话语权释放,无疑导致了诗歌自媒体必定向平庸化倾斜。即使有屈指可数的几个自媒体保持着自己的格调,不向庸俗妥协,不向恶俗投降,不谄媚权术和市侩,但也无法让众多诗人以及大众对诗歌自媒体持有褒扬态度。</font><br><font color="#ff8a00">▌</font> 自媒体的审核和管理存在着恶性漏洞,尤其是红包、点赞分享、粉丝模式,直接纵容了庸俗的社会关系学的暴力介入。这致使公正性被扭曲,被化解为社会关系学的附庸。而自媒体网络供应商也无力控制第三方软件对这种庸俗化的泛滥形势助长,各种红包外挂、刷票机等,导致了公正公平原则被彻底毁灭。<br><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39b54a"> </font><font color="#ff8a00">部分国产手机为虎作伥,竟然在手机内部配置红包提醒功能,这是商业对庸俗的有意支持,也间接说明了我们的民众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庸俗的起码抵抗意识。而我们的制度也对这些现象乏力,这绝不是制度成本的问题,而是制度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良性导向的缺失。</font><br><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010101"> 庸俗一旦成为自媒体的主流,平庸就会成为诗歌的主流。在众多的诗歌自媒体使用者那里,具备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的少之又少,95%以上都属于占山为王式的个人私窑,从而导致一部分有良知的严肃写作者离开自媒体,而还在其中的也无非是扑腾在庸俗海洋中的几块即将破碎的舢板,无法救赎严肃意义的诗学。</font><br><font color="#ff8a00">▌</font><font color="#808080"> 平庸的大面积传播,让平庸产生了多米诺效应。我们就其中的诗歌类自媒体进行粗略考察之后就不难发现,这些平台所编发的作品,大都是个人的浅盏低唱、小情小绪,他们普遍对生活以及生活所对应的社会系统缺乏应有的认知能力,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汉语常识和文学常识都不懂,凭着自己对话语权的无限向往以及渴望,冠冕堂皇又浑身充满了戾气,对生活照搬照抄,提炼和综合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写作难度一再降低的原因所在。</font><br><font color="#ff8a00">▌ </font><font color="#010101">这种写作难度的降低,同时让批评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首先是对文本堆积难以产生阅读的欲望(就像面对一座垃圾山),更不用说期待在其中淘洗令人惊奇的作品。其次是写作者的良知丧失,他们把文本像街头广告传单一样到处张贴的同时又不具备接受批评和自觉的心态,任何来自反面的批评都被他们拒绝并诅咒。而产生于其中的所谓的批评者,大都是信口开河,无的放矢,张牙舞爪而且蛮不讲理,一副无赖的地痞姿态。另一部分批评者则改变了自己,沦为平庸的鼓吹者,他们为平庸摇旗呐喊,好话说到天黑都不怕星星点灯的那种无耻嘴脸让人恶心。</font><br><font color="#ff8a00">▌ </font><font color="#808080">怀疑主义和拒绝主义大行其道,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膨胀心理被加速,导致平庸更像一部齿轮,相互撕咬相互拼杀,即使两败俱伤,也会把平庸的碎片溅射出去,成为下一个平庸的生成点。他们只关心自己,从不关心他人,他们从不对生活和事物进行严肃的思考,从不进行有效的严肃的阅读,从不扩展自己对生活和事物的认知能力,任凭自己堕落。这是写作难度再一次被降低的另一个原因。</font><br><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57a7ff"> 平庸并不是天生,但是平庸的蔓延,谁有不可推卸的责任?</font><br><font color="#ff8a00">▌</font> 重构精英意识,重构社会文化单元,都不是根本办法。因为这些呼喊的声音和行动,很快就会被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庸俗力量”所消耗为有心无力的悲鸣。<br><font color="#ff8a00">▌ 诗歌意义至此,彻底沦为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的一艘沉船,庞大,但无力行动。难道,只有一任被腐蚀、分解才是诗歌意义的最后结局吗?它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浮出水面并注入重新航行的动力?这个动力会来自哪里?</font><br><font color="#ed2308">●</font> 采取不参与、不关注、不支持、不承认的态度,平庸会被自动消弭吗?平庸会自生自灭吗?<br><font color="#ed2308">●</font> 我无权反对(甚至支持赞美过)大众写作,但我更希望大众写作会是具有自觉性的。<br><font color="#ed2308">●</font> 是的,靠我们自己,靠我们的自觉。原因有多种,答案只有一个。<br><font color="#ed2308">●</font> 各位,你想好自己该怎么做了吗?</h1><h1> </h1><h1> <font color="#808080"> ——2017年5月22日,东莞。</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