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山村

千百度

<h3>  2016年4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和一友驱车前往安坪毛家山村,那个村子是我二十多年前下乡包点的村子,已经很久没有去过了,甚至在毛家沟村口那儿还走错了路。午后的阳光亮刺刺的,但毛家山村里却静悄悄的,在广场上有两个人坐街,一位老者还能认出我。村里如今常住的人还没有50个,我当年下乡时可不是这样子的,静寂,到哪儿都是一片的静寂。这次我们直接上到村子上面拍照,以前下乡时我可是没有上过这些地方的。在村西北见到老会计刘岽喜,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身体硬朗,老俩口值守一所大院子,四个孩子都在外生活,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看看他们,老俩的日子看起来很惬意。说起老支书刘小满,岽喜说他这些年过的不顺当,正值中年的妻子去世,接着二儿媳患癌症去世,长孙又患过大病。听岽喜讲小满大媳妇信了教,连工作都辞了,大概她是精神受了刺激,这些年村里人都没见她回来看过她父亲,说起这一家子,令人不胜唏嘘,我倒是想见见他,但门插着,久扣不开,不知到底在家与否,不见也罢,见了也不知讲些什么好。</h3><h3> 记得当年我在这个村子下乡时,村干部强,村民素质高,是原安坪乡典型的模范村,乡里安排的征粮、农建、计生、环卫诸工作样样都在走在前头,例行工作不待乡里安排,这儿早就布置妥当。所以我在这儿下乡,不是当指挥员,更多的是同这些村干部和群众搞好配合,与他们融洽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农村工作的知识与经验。</h3><h3> 毛家山村整洁干净,用农村人的话讲就是"可闹样哩",你不管到谁家,不管条件怎么样,起码都是精精干干,给人感觉特好。村里的人特好客,只要到家,必酒菜相待,不喝个差不多你就走不了。</h3><h3> 物是人非,如今的毛家山比从前静多了,做铁匠买卖的刘仁武去世多年,妻女早就不回这村子了,当年的村主任费力哥妻子去世,随女儿在阳泉生活离开了这村,连后来干了几年书记的赵四成也进了城,我去已经没什么熟人啦。</h3> <h3>  村里的老戏台,足以告知这个村子的历史与实力。</h3> <h3>  老岽喜家以前没院墙,现在修了好街门,我都以为走错了</h3> <h3>  老俩送我出门</h3> <h3>  再见了,毛家山,以后我还会回去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