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白鹿洞 悟道观音桥

祥富

<h3><b>  庐山,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认为“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b></h3><h3><b> 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和历千载风雨的观音桥,是中国古代书院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化景观的两颗耀眼明珠。近日,九江市纺织集团离退休干部支部一群老友,沿着当年联合国评审专家考察的路径之一参观游览,赏锦绣美景,品文化内涵,进一步领略到庐山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庐山东南五老峰 五老峰下白鹿洞</b></h3> <h3><b>  九江市纺织集团离退休干部支部部分老同志合影</b></h3> <h3><b>  书院,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是我国私学教育发展的高级形态。庐山白鹿洞在南唐建国学,宋以后创书院,主要承担教学、藏书和祭祀三大任务。</b></h3><h3><b> 白鹿洞书院位列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始建于公元940年。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历经沧桑,屡兴屡废。书院现存建筑主要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b></h3> <h3><b>  明伦堂,初建于宋,原为书院讲堂,是老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及灌输伦理道德的地方。</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独对亭</b></h3> <h3><b>  清朝末年,废止了自隋唐起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下诏废私学,兴学堂。</b></h3><h3><b> 江西林业高等学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书院旧址上改建。</b></h3> <h3><b>  白鹿洞初有名无洞,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嘉靖十四年南康知府何岩命石工琢石鹿置洞中。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江西参议葛寅亮认为不应开洞置鹿,遂将石鹿从洞中取出埋于地下。1982年维修礼圣殿时在地下约2米深处发现石鹿,石鹿又重新安放在洞中。</b></h3> <h3><b>  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朱子教规</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状元桥</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状元泉</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下状元柱</b></h3> <h3><b>  江西自古有“人杰地灵”的美誉,自南宋以来产生了11000多名进土,约占全国近1/10,其中卢肇、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朱熹、文天祥、解缙、陈三立等等就是他们的突出代表,为后世景仰。</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江西进士榜</b></h3> <h3><b>  庐山白鹿洞书院历代中进士者102人,影响后世数百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朱熹手书“枕流”石</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书山有路勤为径</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枕流桥</b></h3> <h3><b>  历代名流贤士在贯道溪等处留下了大量石刻,这也是他们求知治学的见证。</b></h3> <h3><b>  历代学子,八方来朝。这里是他们心目中的圣殿。</b></h3> <h3><b>  身处古代最高学府,身着古时学子衣冠,领悟古人求学之道,感受古今学子情怀。</b></h3> <h3><b>  礼圣殿,又名大成殿,是书院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即对历代儒家圣贤施之以礼的地方。</b></h3><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至圣先师石像前,许下学子心愿</b></h3> <h3><b>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朱子祠前,留下珍贵纪念。</b><br></h3> <h3><b>  面对程朱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历代求学致仕者都应扪心自问:如何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风光音乐片《中国庐山,人文圣山》</b></h3> <h3><b>  庐山观音桥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色优美,堪称庐山美丽山水的代表。</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音桥景区大门</b><br></h3> <h3><b>  观音桥,原名栖贤桥,又称三峡桥。是我国最早的公母榫结合石拱桥,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杰作。它的悠久历史、凌厉俊拔的气势和开桥梁建筑史上先河的卯式结构,奠定了它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古人就曾惊叹为“鬼施神设,非人力所能为焉”。</b></h3><h3><b> 观音桥建于公元1014年(北宋大中祥符七年),用107块(每块重达1吨多)花岗石砌成。古人记载桥长约90尺,宽约12尺,高达60尺以上;现代测量数据是桥长19.4米,宽4.8米,高10.67米。横跨在庐山栖贤大峡谷之中,因石拱桥架在三峡涧上,故称三峡桥。清代末年,当地百姓在桥南头建起观音庙,此后当地人习惯称三峡桥为观音桥。</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当地居民向游人讲解观音桥</b></h3> <h3><b>  观音桥由北宋江州的造桥匠人陈智福、陈智海、陈智洪三兄弟设计建造,桥拱是七行独立的石拱并联而成,每个石拱中的石块上下立都呈公母卯榫相连,而构成全桥的七组单石拱的上部,用呈X形铁卡子紧紧卡在相邻的石拱券上,让全桥变成了坚固的一体。</b></h3> <h3><b>  观音桥的石拱是一道优美的飞虹。走到桥下,仰看桥中第四组拱石,自东向西刻有“惟皇宋大中祥符七年岁次甲寅二月丁巳朔建此桥。上愿皇帝万岁,法轮常转,雨顺风调,天下民安,谨题”。在此刻的两侧分別刻着“福州僧德朗勾当造桥”、“建州僧文秀教化造桥”、“江州匠陈智福、弟智海、智洪”。这座位于深山幽谷,气势宏伟,工艺非凡的桥事实上是由和尚募捐和主管修建的一座梵桥,即佛家的桥。当时建桥,主要是为了供景区内五大丛林之一的栖贤寺数百僧众来往,所以观音桥最早名栖贤桥,后因它建在三峡涧上,又名三峡桥。</b></h3> <h3><b>  观音桥下的深潭,是著名的“金井”,在溪水少的时候,从上游潭冲出的小白石子竟能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五色彩光。观音桥是上庐山的古道,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风雨,至今仍然坚固如初。只是桥下的金井又被岁月向下挖深了许多。</b></h3> <h3><b>  观音桥的桥东,有一口好泉,大名“招隐泉”。唐代的茶圣陆羽在当年评定天下二十名泉时,将其定为天下第六泉。以此泉泡庐山的云雾茶,醇、香、甜,人们又称该泉为第六泉、陆羽泉、观音泉。</b></h3><h3><b> 人们路过此泉,不由得停下脚步,舀一瓢甘泉品尝。</b></h3> <h3><b>  三峡涧。栖贤谷是庐山最宽大的山谷,东边的五老峰、团山,北边的含鄱岭、太乙峰,西边的大小汉阳峰,名路山水齐聚三峡涧,演义出二十四潭争一桥之势,犹如长江三峡,自古以来被人称为三峽涧。</b></h3> <h3><b>  观音桥畔,建有慈航寺。桥东有栖贤寺。</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慈航寺</b></h3> <h3><b>  水碓,我国最早出现于东汉(25~220年),是古代先民利用水能做功用于舂米等的一种全木质简单机械。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庐山地区水碓密布。</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峡涧上的水碓房</b></h3> <h3><b>  庐山拥有在地球几百万年前因自然气候、地壳变化而形成的特殊时期——第四纪冰川石的遗迹。李四光著《冰川之庐山》奠定了中国笫四纪冰川学说,也使庐山成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b></h3><h3><b> 冰川石十二生肖园,用经过笫四纪冰川洗礼的庐山自然山石的天然外形,加少许的人工点缀而成的石雕群。</b></h3> <h3><b>  历代名流雅士在观音桥留下了数不清的重要印迹:</b></h3><h3><b> 黄庭坚的“三峡涧”三个大字,令人震撼: “清江三峡不过如此也”;</b></h3> <h3><b>  朱熹为观音桥赋诗:两岸巷壁对,直下成陡絕,一水从中来,荡谲知几折……</b></h3> <h3><b>  明朝大画家唐伯虎的巨作《庐山图》,把观音桥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峡谷中的古桥、悬崖、碧潭、激流、冰川石和庐山最美丽的五老峰都融入《庐山图》,身入画中,如入仙境。</b></h3><h3><b> …………</b></h3> <h3><b>  蒋介石非常看好观音桥的风水,民国23年(1934年)在桥边建了中正行宫,又称观音桥別墅。</b></h3> <h3><b>  在中正行宫边,蒋介石和宋美龄亲手栽下两棵柳杉。树高达数十米,躯干相倾,枝叶交连,互相依偎,俗称"夫妻树"。九十年代初,宋美龄在美国曾托人来观音桥边查看″夫妻树"是否还在。</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周恩来总理在观音桥(资料照片)</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音桥景区,处处美景如画</b></h3> <h3><b>  庐山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是庐山最经典的饮食文化。</b></h3> <h3><b>  庐山天下恋,天下恋庐山。</b></h3><h3><b> 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当代爱情风光电影开山之作《庐山恋》,是″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问世30多年来,已在“庐山恋电影院”放映数千场次。这个记录中的数字仍在继续增加中。</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庐山恋》(上海电影制片厂 1980)</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