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分享一两丝景观 ——如愿行摄客田镇一两丝

美友1339363

<h3>本美編‘一两丝景观’在沿河自治县客田镇境内。</h3><div><br></div> <h3>   “一两丝”,客田镇客田村其地坝组一地名,位于客田镇政府驻地东南部,距政府驻地约一公里。一条小溪绕过镇政府大门前流至“一两丝”悬崖处,直泻而下,形成一条亮丽的瀑布。</h3> <h3>  瀑布下有一深潭,终年深绿,因其阴森凄冷,当地人无人靠近,遂不知其有多深。在“一两丝”左旁崖顶有一小庙(遗址尚存),当年有道士主持庙里事务。相传在民国年间,这座庙香火不济,无人继承道士衣钵,庙里的道士深感绝望,遂把所有经书,文案沉入潭中,不久,潭中就出现一道彩虹,潭边风声鹤唳,甚是恐怖。当地有一好事者,为探其潭深,站在瀑布顶端,用蚕丝捆绑一小石头,从瀑布顶端直沉潭中,几次反复探试,便得一结果:要足足一两蚕丝线才能放至潭底,于是,当地人就把它叫作“一两丝”。</h3> <h3>  现今,“一两丝”瀑布直挂潭间,远远望去,细如丝线,恰如其名。瀑布两边悬崖绝壁,如鬼斧神工,一年四季,山青水绿,四季如画。“一两丝”曾作为“沿河风光”登上贵州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 </h3><div> 注:以上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作者:冯玉强。在此特别鸣谢。</div> <h3> 首次看到一两丝的图片是23年前。当年是1994年8月,我从教师改行到思渠镇党政办后,镇政协联络组主席田维煌给我一套县政协文史资料,兴奋翻阅时看到一张黑白照片,图片命名‘一两丝’,获悉在客田镇境内。自那时起,爱好摄影的我就想到此一游。</h3><div> </div> <h3> 1997年,本人从乡镇调入县工商联后,于2000年冬季,我和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冉超因公去客田考察工商联(商会)会员时,第一次到客田镇途中看到实景,但未带相机而遗憾。后来随县领导下乡几次路过此地未拍照。</h3><div> </div> <h3>  2017年4月15日,受县文化馆馆长崔德黔邀请县摄影家协会和县影视协会同往拍摄非遗~千年古茶手工制作技艺,在塘坝镇榨子村拍完仪程,4月16日天还未亮,我们一行四人就从塘坝镇场上出发,直奔一两丝。</h3><div> </div> <h3>  同行的县影视协会主席杨建强对一两丝的拍摄与我同感。</h3><div> </div> <h3> 当日,天气不很好,空中色彩差,我们驱车在路边腑拍一个镜头后,都想下到谷底近距离拍摄。但从哪儿下去呢?</h3><h3><br></h3> <h3> 大家看有条望牛路,于是,我们绕行二公里左右下坡入羊肠小道到谷底。到了沟底又无路去。</h3><h3><br></h3> <h3> 幸好有同行的黑水镇场上开相馆的小王,他攀悬岩,斩荆棘,为我们开辟一条毛路而如愿。在此感谢同行的亲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