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明三千里,</h3><div>朝起赤城霞。</div><div>日出红光散,</div><div>分辉照雪崖。</div><div> ------《早望海霞边》</div><div>四明山曾有中国第二庐山之称。这里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种鸟兽出没其间,加之周边没有污染源,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可谓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山”,被誉为天然的“氧吧”。适逢三天小长假,千寻险峰百尺泉。</div><div><br></div><div>穿越地点:四明山</div><div>勘路作者:中国结</div><div>景观类型:自然景观、盘山道、古村落、古桥、古树</div><div>时 间:x月x日三天两夜</div><div>出行方式:自驾露营野炊徒步</div><div><br></div><div>DAY1</div><div>导航节点:上海--G92杭州湾环线高速--G15W常台高速--章镇互通出口-G104国道--清白线--樟家田村--前岗村-继续清白线--丁字路口左转上山--覆卮山度假村</div><div>总共250km</div><div><br></div><div>主要景点:</div><div>【覆卮山】属四明山支脉,地处上虞、嵊州、余姚三市(区)交界地带的上虞区岭南乡,主峰海拔861.3米,是上虞区最高峰。因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覆卮山景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以冰川石浪、千年梯田、百年古村、上虞第一高峰、“四季仙果”之旅樱桃基地等优质旅游资源最为突出。此外,覆卮山景区还拥有七丈岩、蜂窝岩、乌龟岩、黄岩等奇特象形山石以及众多的溪流、水库、山泉等自然景观资源。</div><div>覆卮山景区内山奇、石怪、田异、水特、村幽、果鲜和茶香,堪称覆卮山“七绝”。</div> <h3>【千年梯田】:位于覆卮山北坡,拥有至少五百多年历史的二万三千多块大小不等的梯田二千三百多亩,每一块梯田全部由第四纪冰川遗迹——“石冰川”中的岩块砌筑而成。覆卮山景区的“千年梯田”极目远眺,从山腰铺泻而下,从山脚叠层而上,构成一幅江南罕见的壮丽图画。</h3> <h3>【冰川石浪】:是目前国内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石浪群,堪称地文奇观,拥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同林研究员认为这是形成于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景区内有大浪、小浪、梅浪、乌浪、响石浪等大小的12条石浪。</h3> <h3>【百年古村】:有泉岗古村、丁村四堡古村、平山古村、东澄古村等</h3> <h3>【虞嵊古道】:上虞市岭南乡丁山村通往嵊州市下王镇樟家田村</h3> <h3>主要活动:</h3><div>1、到达清白线上章家田村附近观赏千年梯田;</div><div>2、前岗村附近游览泉岗古村落;</div><div>3、上覆卮山营地扎营,可在度假村团体用餐;</div><div>4、下午可登顶覆卮山,也可以穿越冰川纪石浪;</div><div>5、我想徒步穿越覆卮山-丁村平村古村落群等,10km左右,兄弟们,晚上见!</div><div>6、晚间野炊、篝火、草裙舞。。。</div><div><br></div><div>DAY2</div><div>导航节点:覆卮山--下山左转进入清白线--百悬线--黎白线--大山村右转进入四明山地质公园--仰天湖--鹁鸪岩水帘洞--下庙镇东桥--四明山镇--岩下水库--北溪村--四窗岩--李家坑</div><div>总共55km</div><div><br></div><div>主要景点:</div><div>【四明山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拥有华东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夷平面,总面积61.7平方公里,共分为三大区块,即之前开放的河姆渡古人类文化园区和四窗岩-丹山赤水地质园区,以及罗成山-仰天湖地质园区。罗成山是四明山古夷平面的最后出露景区,罗成山海拔高约750米,顶部平坦,是由夷平面与玄武岩组成的复合台地。构成罗成山的主要岩石是约1亿年前白垩纪中期的花岗岩,花岗岩的顶部是中新世距今2300万年533万年形成的沙土风化壳,厚达数十米,海拔高约650米。四明山在中新世时期形成宽阔的夷平面,随后被玄武岩覆盖。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夷平面抬升遭受流水侵蚀,被沟谷分隔成孤立的台地,并形成了一系列优美的山岳地貌景观。</div> <h3>仰天湖】民谣称:“仰天湖,湖仰天,山在湖四沿,湖在山之巅”,面积约40亩。相传明朝国师刘伯温云游至此,发现风水极佳,宜建皇陵。恐日后迷失,随手折湖竹倒插,以作记号。岂知,待他兴师前来,却见满湖满山皆是倒生的湖竹,已无从寻迹,只能无功而返。从此,仰天湖上盛产湖笋,竹枝倒生,笋肉鲜嫩。又有一说仰天湖藏乌金砖18块,金门槛拦住,勿使遁出。</h3> <h3>【白龙潭】仰天湖南下行,穿松林竹海,过石阶数百级,见一溪流,溯源至白龙潭。实一石窟。三壁环立,溪泉从峭壁夹峙流出,水深至膝盖。进至石窟,水深而越暗。入窟,人面依稀可辨。内一深潭,宽10余平方米,呈深褐色,有飞瀑循崖而泻,直注潭底,如一白龙凌空而下,因此得名。白龙潭的水非常好, 因此有许多非常细小的色彩斑斓的小鱼.泡脚会引来大批的小鱼咬你的脚、腿,身体各个部位, 感觉小针刺或者很痒的感觉. 这个才是真正的大自然的鱼疗。</h3> <h3>【鹁鸪岩】【水帘洞】鹁鸪岩因为有鹁鸪鸟在这里啼鸣而得名的。到达谷底,迎面是一道峭壁,峭壁中间有一条一人多高的断裂带,远看就像一条开凿在崖壁间的半月形岩洞。落差大约20米的瀑布顺崖而下,在半月形的洞口前形成水帘,故名水帘洞。这个拥有瀑布加岩洞双重景观的鹁鸪岩水帘洞,比《西游记》里的水帘洞的原型---连云港花果山的水帘洞还要大三倍多,因而有专家称之为“中国最大'的水帘洞。</h3><div>【镇东桥】位于四明山镇梨洲庙下自然村的梨洲溪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并有桥廊,建于明代。据传,建造者是上痒庙的僧人。他曾在桥拱中央画一横线,对众人说:洪水过桥不得超过此线,超过此线,水就越桥而过,镇东桥可保安然无恙。几百年来几次特大洪水中,溪上的其他古桥及一些沿溪建筑都遭到损坏,惟有镇东桥毫发未伤。古桥南侧建有【文昌阁】,三百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在四明山结寨抗清时,曾一度居住在梨洲,在此附近的【上痒庙】著述、讲学。桥北侧建有【黄宗羲先生纪念馆】,馆内陈他的生平业绩桥下游溪畔,有红枫樱花基地,拥有“中国红枫之乡”美誉。</div> <h3>四明山镇】</h3><div>【九龙飞瀑-岩下山风景区】 岩下山,青山碧水,流泉飞瀑,处处风光步步景,是人类的劳动和大自然天工雕凿的结局,岩下山水库微波荡漾的青水和涓涓细流的岩下山瀑布融合成四面环水的美景。岩下山峡谷深潭景区位于集镇北岩下山火山岩峡谷中,峡谷自镇中谷口至岩下山水电站,全长约2公里,落差300余米。整个有山高水长、森林茂密、林深崖险隐丹峡幽湖,九龙飞瀑连峭,避深潭等奇险的山水风景,是科学探险猎奇揽胜的生态特色景区。</div><div>【岩下山水库】水库位于余姚四明山镇东北角。水库容量92.71,为四明山主要饮用水源之一。水库平时养护不错,而且钓鱼免费,水库上游特产马口鱼,库中有鳊鱼,鲤鱼,鲫鱼,由于距离市区较远,相对钓友稀少。</div> <h3>【四窗岩】位于余姚市南210华里华山乡东南大俞顶上,有一块长方形悬崖。崖腰有洞,内有四穴,远处仰望犹如楼之窗户,以通日月之光,四窗岩故得是名。唐代诗人刘长卿有诗曰:“苍崖依天立,履石如房屋,玲珑开窗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也由“落落明四目”而得名。洞高2米左右,深约3米,宽约20米。全洞中隔三石,分为四室,大室可容10余人,其中三洞相望,倾身可过,石室内石乳倒悬,形状怪异,纷呈五色。中有一室,悬石如鼓,题有“悬鼓”二字。洞口悬石如磬,题有“悬罄”二字。两洞口顶上削壁处,题有“片云”字样,可见古代对这四窗岩极为重视,文人骚客也到过不少。四窗岩下临深谷,有清泉碧潭;对面山崖壑口,一条瀑布飞泻而下;四面灵峰耸立,岩谷奇秀,白云氲氤,山碧如洗,巍巍四明山,峦环如城郭,俯视天际,如临高楼望四遭。古人说,天气晴朗时洞里云蒸霞蔚会吐出五色霞光。现在虽看不到这样的奇景,但在清晨,因岩洞朝东,太阳光照射洞内时,金光闪闪,五色石反射折光,这样的景色也非常壮观神奇。因此,称四窗岩为四明之目,确实恰当。</h3><div>四窗岩为四明山著名胜境,相传古代有凡人遇仙女的传说。黄梨洲先生把它列为灵迹胜地,据《四明山志》“灵迹篇”:在汉平年间有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即四窗岩),遇二女,容貌绝色,结为夫妇。居半年,天气和适,常如二、三月。刘、阮回家心切,二女即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遂唤仙女作歌送别,二人还家,子孙已传七代,想再回二女处,则路迷难遂。故事神奇,当难全信。然古人诗作,多有留述。明朝张瓒《石窗诗》云:“自从刘阮游仙后,溪上桃花几度红。”唐朝曹唐《刘阮洞中遇仙子》诗云:“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云实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碧纱洞里乾坤坦,红树枝前日月长,愿得花间有人出,不令仙犬吠刘郎”。这个神话故事在南宋刘庆义的《幽明录》和另外一本书《太平广记》上有记载。</div><div>四窗岩在高山之巅,登临远眺,步步见险。非健壮者难达也。欲登四窗岩,途径有二:一从华山乡左弯到大岩下村,汽车可通,再从小村下走山路一里许可达;二从梨洲到北溪,再从大俞村上岭攀登,也可达。二路皆是藤萝阻步,险境较多,去前该有思想准备。</div> <h3>【李家坑】李家坑古坑悠久历史的明清古建筑群李家坑古村落,在这儿感受依山靠水、弄堂错落的农庄生活,更有“与鹿游”、“环溪楼”等名胜古迹。采摘柿子,用宁波话上就是“吊红”,李家坑每年10月都会举行“吊红节”,赶上这个节日,来一次柿子采摘</h3> <h3>【丹山赤水】景区由丹山赤水、鹰岩洞天、狮王悟道、淡瀑飞水、八卦仙台、仙人指路、秋水长滩、四明道观为代表的“丹山八景”和三十多处其它景点组成。</h3><div>【柿林村】,四面环山,满坡翠竹林木,流泉叮咚,鸟语花香,不但山水秀丽,又原始古朴,山居原貌保持完好。全村只有沈氏一姓,据族谱记载:沈氏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受封于沈地,遂以封地为姓,其后裔来此隐居。又村中有一古井,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是全村人的饮用水源。故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一村”之说。</div> <h3>主要活动:</h3><div>1、[自选]到达地质公园,门票40;</div><div>2、[自选]仰天湖,票,自行决定,前边还有个水库和树林,可以去转转,附近貌似还有个白龙潭;鹁鸪岩水帘洞(具体位置当地了解),门票;</div><div>3、寻找白龙潭徒步溯溪,环线5km,仰天湖-茅湾水库-白龙潭-仰天湖;</div><div>4、镇东桥游览;</div><div>5、四明山镇吃饭会餐;</div><div>6、岩下山水库;</div><div>7、北溪村月亮湾;</div><div>8、找寻四窗岩,大岩下瀑布徒步穿越活动,大概单程3km左右:</div><div>【徒步大俞村-四窗岩大岩下村十米瀑布】</div><div>大横山水电站——四窗岩水电站</div><div>从大横山水电站出发开始徒步,第一个目标就是上到电站河对岸偏左的第一个山头。向前拐个弯有预制板小桥,过桥直行,走小路上山(刚开始为破碎的石头路),能看见前方的竹林,要登顶的山头就是路左边这个,进入竹林50米左边出现岔道,走这个比较荒的岔道,之后出现岔道继续往左,然后就不用管了,都是通向山顶的,只是坡度不同。上到山顶,是一水渠坑口,沿着水渠走,进入峡谷里面,几分钟后水渠尽头有一小水坝,四窗岩水电站到了。顺着边上的抽水管爬上水坝(5米高,免绳),可见到前方的电站机房,过坝到溪谷对面有小路,走右边穿到水电站机房前。这个小电站没见到人,已没有正常的蓄水,可能已经废弃。四窗岩应该就在电站北面的大俞山顶,水电站附近向对岸北向有路则上,四窗岩就在不远处。 </div><div>四窗岩水电站——大岩下</div><div>出电站上路,方向还是西,溪水一直在路的左边,进入竹林后不久在左边的山谷内出现水库,这段路约2KM,上山路,没有岔道。水库的前面就是大岩下村,进村前有两个岔口,走左边靠近湖岸的路进村。大岩下村有30余户人家,背山面湖,西面的村头有个落差10多米的瀑布(也就是水库的上游补给)</div><div>9、李家坑露营,时间早看情况可以玩水划船。</div><div>10、丹山赤水景区听说下班后没有人验票,可以去碰碰运气,反正就6km左右的路程;柿林村观景台参观下,踩踩点看看第二天日出可不可以有好位置;</div><div>11、晚间野炊篝火数星星。</div><div><br></div><div>DAY3</div><div>导航节点:李家坑--茅镬古树林--慕天山庄--年年墩村--陈家岩村--李家塔村--中村--皎口水库--G1512甬金高速--G15沈海高速--上海</div><div>总共50.1km+250km[回沪段]</div><div><br></div><div>主要景点:</div><div>【鹿亭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生态文化、绿色文化等交相辉映。境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仙圣庙、古戏台、白云桥、李家塔板桥、狗头颈瀑布、算坑原始次森林、东岗山林场等等。</div><div>【茅镬村古树群】茅镬村位于周公宅水库上游,村里尚存古树88株,其中香榧64株,金钱松15株,枫树4株,银杏3株,草梓1株,龙柏1株。在这近百株古树名木中……最为著名,最大的银杏树胸径达1.32米,最大的金钱松胸径达1.29米,高达52米,其胸径和单株蓄积在同类树种中均为全国之最,被称为中华第一松。被专家确认,为欧洲和印度金钱松的祖宗。按树龄分,800年以上的银杏3棵、500年以上的榧树79棵、金钱松15棵,300年以上的其他树种还有30余棵。</div> <h3>【慕天山庄】</h3> <h3>【周公宅观景台】</h3> <h3>【白鹿观景台】一说在鹿亭乡的白鹿村,导航到白鹿村,村口进去左转就可以到了,一说地处陈家岩村(位于白鹿村东北2km处)</h3> <h3>【李家塔板桥】是位于余姚鹿亭乡的李家塔村,值得一看的一座廊桥,西南、东北架跨,一头连村,一头近山。廊屋共有十楹,其中桥上七楹,两岸通道各一楹,南尽头还有一楹药师殿。景点有:古板(廊)桥一座;百年水泥(洋)桥一座;千年古樟树一株;百年古枫树二株。</h3> <h3>仙圣庙戏台】位于中村,宁波地区现存最早的戏台是余姚鹿亭乡仙圣庙戏台。据记载,它始建于南宋,元至治年间迁移至今址,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戏台面阔⒋7米,呈正方形,高约6米,飞檐翘角歇山顶,戏台内顶部的斗拱等层层盘旋向上,往内收缩而成螺旋形藻井,俗称“鸡笼顶”。顶中间还置有一面大铜镜,四周雕塑着8个龙首和花篮。这穹顶的铜镜和藻井不仅具有消防避灾的作用,而且据科学检测,当演员在台上高歌或低吟时,其四壁会形成共鸣,出现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h3><div>【白云桥】“客路随云流水远,征舆坐与白云高。野溪清浅渡危桥,径策枯藤上紫霄。”这是宋代明州文士楼钥的诗句,说的就是今余姚市鹿亭乡中村的白云桥。白云桥就在鹿亭东1.5公里的晓鹿溪上,刻在桥东侧的一副桥联是:“白水跨虹腰路通南北;云村留月影界画鄞余”。原来这座白云桥南通鄞县,北达余姚,是鄞县和余姚的界桥。</div> <h3>【狮子山玻璃栈道和观景台】这处观景台要从章水进入四明山,沿细北线盘山而上,过年年墩村,一拐弯,便可见一个山脊上八角亭矗立。下车,拾级而下,靠近亭前的有一个玻璃观光平台,在上面可观周公宅水库,慕天山庄等四明山一些景观。</h3><div>【皎口水库】沿水库南岸走密北线环湖观景</div><div><br></div><div>主要活动:</div><div>1、茅镬古树林;</div><div>2、慕天山庄行行摄摄;</div><div>3、周公宅水库观景台俯瞰高山平湖;</div><div>4、白鹿观景台,陈家岩村钻古弄堂;</div><div>5、李家塔村廊桥遗梦;</div><div>6、中村观古戏台,登白云桥,涉溪戏水;</div><div>7、绕走密北线环皎口水库南岸边行边玩。</div><div>8、相拥互礼,各回各家返途愉快!</div><div><br></div><div>装备建议:</div><div>衣食住行,尽量充分。</div><div>1、帐篷、睡袋、防潮垫、炉灶、气罐;</div><div>2、登山鞋、溯溪鞋、登山杖[没有砍木棍]、速干[以及换洗]衣裤、一次性雨披、手套[防划伤]、防晒帽;</div><div>3、背包、饮用水、零食、生熟主副食;</div><div>4、自备粮食:28日晚餐、29号早餐晚餐、30号早餐,酒水肉类FB食品多多益善。</div><div><br></div><div>活动费用:</div><div>自驾、露营、野炊,如有自愿随行,费用AA。</div><div><br></div><div>特别说明:</div><div>1.所有活动均为作者本人纯玩、摄影、露营、野炊为主题的旅行活动。如自愿全程随队,作者本人非保姆型尽可能提供咨询服务,老爷型镀金者谢绝跟随,谢谢!</div><div>2.可带上创可贴、蛇药(那里有竹叶青)、云南白药、风油精,本次活动非赢利性,所以随队人员自带药品。</div><div>免责声明:</div><div>1. 本活动为作者个人非盈利性质的户外自助游活动并有一定的危险性,自愿追随者及作者相互不承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利益或责任。</div><div>2. 鉴于户外活动都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无法预计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请自愿追随者正确评估活动存在的危险性,自行购买保险和自负风险,审慎选择追随。</div><div>3. 同行人员视同默认户外活动规则,并完全同意以上内容与活动方式;活动过程中作者无义务劝告任何人,各人一切后果自负,所以一定要注意行程安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