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涯,学无涯,活到老,学到老——临川十二小 付珍平

FZP

<h3>  五月天的草木繁盛,花儿娇艳,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临川十二小七人一起到了北京参加临川&quot;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工程&quot; 第三期研修活动。</h3> <h3>  5月8日上午,开班典礼上,秦主任和高老师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这星期的学习安排,为了让我们满载而归,她们尽心尽力的做好幕后工作,很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帮助。</h3> <h3>  上午,阚维副教授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指导下的中小学课程建设》 让我认识到在无法改变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只能让学生学会形式的技能,然后尽可能地给他一些比应试更为重要的教育,这两者不见得是完全冲突的,当需要很高的智慧和技巧。</h3><h3> <br /></h3> <h3>  下午,郑葳副教授的《责任与使命》 为我们分析了当前教学普遍的现实问题,给我们讲解了学校课程的建设,为此我们今后学校课改指明了方向。</h3> <h3>  5月9日早上,我们带着无限的倦意和满怀的期待来到我们早已相约的密云区,看着亲切熟悉的王校长带着满脸的笑容迎接我们的到来,我们心里暖暖的,顿时忘记了倦意,让我们立刻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中。</h3> <h3>  上午,我们在季庄小学听了三节常态课,他们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h3> <h3>  下午,我们一起聆听了王校长《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简介》,让我们明白了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生命经历,是他们个体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老师而言,课堂教学就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h3> <h3>  5月10日,我们再次来到了王校长的檀营满族蒙古族中心小学,让我看到了民族学校的特色。</h3> <h3>  上午,玩转ipad让我们认识到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止步不前呢?</h3> <h3>  下午,张艳侠副校长的《校本课程建构》使我们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机制和实施体系,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学校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h3> <h3>  看到檀营小学的大课间,我深深地感觉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参观了他们的社团活动,多彩课堂让学生练就了一身本领。 </h3> <h3>  5月11日,孙家芳教授的《怎样分析教材》让我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总觉得教材就是给了我们几张图片,没有太多的文字说明哦,教材没有多大用途,一般上课就是依赖教案。通过孙家芳教授的讲解,我才意识到教材是会说话的,只要我们认真与它交流,它会告诉我们很多有用的信息,以后我会认真研读教材,认真上好每一堂课。</h3> <h3>  5月12日上午,我们临川十二小一行人在陈珺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圆明园,通过亲自实践,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和意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类课程。</h3> <h3>  下午,我们在许友盛校长的领导下通过《走进植物——寻美之旅》专题共创的工作坊,有效的促进了校长与教师共同推进学校课程的建设,结合学校有效地理位置,构建了学校特色活动,并初步形成特色活动实施方案和学科拓展课程实施方案。</h3> <h3>  时间飞逝,5天的学习已经结束,但思想的收获还没有熄灭,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理解到的东西在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实践并反思总结,我相信有好的态度作为开端,今后会有所收获的。</h3>

课程

我们

教材

学生

临川

学校

课堂教学

校长

上午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