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经过两天的慎重考虑,怀着忐忑的心里我要写下普洱茶了~</h3><h3> 在中国的茶叶历史上,估计从来没有一种茶如普洱茶一般被市场解说得如此复杂,生茶~熟茶~新茶~老茶|…在众多的概念中,茶人~茶商~专家…市场互搏,概念的梳理也越来越乱…</h3><h3> </h3> <h3>要说普洱茶的口感,说得最多的是樟香~兰香~荷香~枣香…这都是一种比拟,而且是借由嗅觉来比味觉…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书面词语来表达,如果一定要来表达,我绞尽脑汁所能想到的是"陈酽,和,暖润"</h3> <h3> 2017茶山行我分别走访了临沧茶区,版纳茶区和勐海茶区…</h3> <h3>此行目的主要是目的是拜访野生的古茶树,它们基本上没有人工的干预,如果不是特别留意,根本分辨不出它们是茶树…这与栽培型的茶树是不同的…</h3> <h3>能流传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易武老街~有乾隆年间的同庆号~道光年间的车顺号,同治年间的福元昌号,都是气象不凡的开山门庭…</h3> <h3>古六茶山倚邦产区的茶今年表现由为突出~糯香滑口~走在倚邦老街,侧耳倾听~小巷~马车~麻袋~眼神~汗滴💧~年年不同又年年累积…</h3> <h3>年年,月月,茶桌边的轻声品评,让大家一次次感叹杯壶间的天地实在是无比深远…</h3> <h3>我见过每个茶包上都标着不同年代的普洱仓库,年代越久,越享受尊荣…</h3> <h3>珍贵,不仅是因为稀少。借着时间的默默厮磨,借着微生物菌群的多年调理,确实高妙得难以言表~</h3> <h3>普洱茶的品质是天地大秘㊙️</h3><h3>唯口舌知之,身心知之,时间知之…</h3> <h3>老茶,我是收不起的😢也存不起😢对于每年的新茶凭借着我们对普洱茶的鉴识能力,会同其他专家,以严格的标准选购一些好品种收藏起来,然后,守着它们,由青涩走向健硕,走向沉着,走向平和,走向慈爱~</h3> <h3>我的人生又多了一份惦念,茶也就成了一种媒介,把我们和自然连在一起,可触可摸~可看可闻~可感可信…</h3> <h3>普洱茶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稳健,更深厚,更悠长…为了能写好普洱茶,我打了两张草稿,可是感觉还是没有落在实处,心慌得很…等回去后静下心来,重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