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考”

吴老师「专注初高中语文能力提升」

<h1>  你盯着手机百无聊赖地刷屏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一边吐槽一边被迫无偿加班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在挤公交时因为车身摇晃与人发生口角是,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被无休止的家务琐事搞得晕头转向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坐在火堆旁。</h1> <h1>  金钱与时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充裕或者匮乏。有一点,我深信不疑。 </h1> <h1> 期中考试过后,我陆续听到不止一个学生说起他们班上颇为奇怪的情况——<br> 老师,我们班第一名明天晚上打游戏,第二天来学校和其他同学聊游戏。但每次考试他都是第一。<br> 更有甚者。老师,你说多邪门,我班×××除了班主任的课,几乎节节课睡觉,但作业什么的都会做,大考小考从没跑出过前三名。<br>  比起整天两点一线、埋头书堆、恨不能将一分钟掰成两半用、在无涯苦海中苦苦作舟的大多数学生,这几位闲云野鹤般自在悠闲、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赢得骄人成绩的“异类”,足够让人不解、嫉妒和自恼的。</h1> <h1> 这个世界从来不乏天才 爱因斯坦、达芬奇、伽利略、高斯、歌德……他们的智慧与成就为世人惊叹和传颂。他们以智慧为基石铸就辉煌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进行的不懈地努力与不竭地思考,却是不为大众熟知的。<br> 今天搁置“追求”不谈,我想说一说“思考”。我们不是天才、伟人,但我们不是不需要思考。那么,思考什么?为什么思考?怎么思考呢?<br>  我们不是哲学家,所以不去寻根索源。大凡拥有正常心智的人都有思考能力(“思考能力”不同于“思考力”。前者是本能,后者是需要练就和提高的)。我们每天面对各种矛盾和压力,以及一些目标和目的,这些都需要分析、判断、消化、处理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思考”的通俗释义了吧。</h1> <h1> 当然,“思考”还有更高级的内涵。然而很多人不习惯思考或者回避思考,凭着感觉去做事和生活。<br> 不习惯思考,是无思考意识,他们大约愉快地安于现状或者因心力不足而麻木地安于现状;回避思考,是深知思考的艰难和苦痛,他们大多是聪明人,太聪明!<br>  还有一种情况——被动思考。事实上,没有人渴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况。那么,剩余的情况应该就是“积极思考、有效思考”了吧?当然不是。我们小学语文都不是体育老师教的,语文老师一定有告诉我们,反义词中不是只有相反关系,有些则是相对关系。非“黑错”即“对”,但非“黑”却未必“白”。所以,思考得积极与否、彻底与否、高效与否,就不能淡淡说,泛泛谈了。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h1> <h1> 思考力绝对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我始终无比佩服那个人。那个民办教育的先行者,那个卓越的领导者,那个严肃又仁慈的长辈,那个思考力、学习力极强的人。我从不接受他是赶乘了那个时代宽厚政策顺风车的幸运儿的言论。比起那么多耀目的头衔,我更钦慕“思考者、学习者”这个。因为太真真儿名副其实、名不虚传。<br>  </h1> <h1> 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而言,思考究竟有多重要,不思考会承担怎样的后果,没有人会过甚其辞、危言耸听。事实上,不思考,我们的生活一样继续过,太阳一样每天东升西落。不变的是外物,质变的是人的内里,人的思想,人的精神归宿。<br>  惰于思考、勤于行动,至多只是保持,鲜有进步;勤于思考,惰于行动,在某个固定的圈子里,也足够是个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主儿;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人,往往是那个搏击风浪、倍道而进的领航人;惰于思考、惰于行动的人,只能随波逐流,最终自陷于泥潭中,四下皆黑,不见希望。</h1> <h1> 我亲爱的孩子们,那些让你们神化了的每天回家打游戏、上课睡觉的“好”学生,你们只看见了他们热衷游戏、疲于听课的一面,却未见他们拼命思考、高效学习的另一面。<br>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天降馅饼、不劳而获,真理永远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把目标、理想视为“种子”,我们愿不愿意用心“耕耘”,在“耕耘”过程中,作深入地分析和处理?选怎样的土地来耕,如何均匀撒种,怎么覆土,怎样巧妙遮阴以保证土壤湿润又能得到充足阳光的照拂,浇水的技巧与频率,施肥的时机与浓度,除草的手法与力度等如何把握,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调适心情,做好应对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与人为侵扰的准备。<br>  这就是思考。</h1> <h1> 这就是思考。<br>  孩子们,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长达12小时,要学习的科目有十项之多,如果不能将“思考”鱼贯其间,我们的学习行为无异于舍本逐末,学习效果也将事倍功半!</h1> <h1> 愿你们笃信、善听、勤思、践行!<br>  做令同伴遥望、叹服却无法企及的真正“好学生”,去赢得日后闲云野鹤般无所羁绊和束缚的高品质生活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