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甲骨文和金文的 "人"是人的剖面形象。他直立着,手下垂或轻轻举到前面。</h3> <h3>不知何故,让五岁左右的孩子画人时他们更多是这样的:</h3> <h3>感觉还在妈妈肚子里</h3> <h3>从头开始长</h3> <h3>襁褓里的宝贝</h3> <h3> 从甲骨文到篆体"巳"都被描绘成一个只有头而没有四肢的生物。在襁褓中的婴儿,手脚用布包裹着,因此以一个头和没有手脚的身体来表示。</h3><h3> 巳时,早上九点到十一点,这或许是喂养婴儿的最佳时段。</h3> <h3> 原谅我上课时无法拍照,无法记录精彩的瞬间。</h3><h3> 我们一起用身体来演绎"巳、包、子、人、大、女、老"最初的样子。<br /></h3><h3>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h3><h3> 石头看着小伙伴的表演,一猜一个准。他还是谨慎的只愿意猜,把表演的机会让给其他小朋友。但我相信不久后他一定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br /></h3><h3> </h3> <h3>看看我们画的字</h3> <h3>龙宝用笔,左右开弓,使转自如。</h3> <h3>小宝:我手画我心,"女"字的神采极似女娲娘娘。</h3><h3>用身体表演"女"字时,她的身体柔软得令我惊叹! </h3> <h3>硕硕:折的格子实在看不清,画格子比较靠谱。</h3> <h3> 石头:开始画得有些大,喃喃自语:"小点、小点",到了第二排自语道:"嘿嘿,小了。"</h3><h3> 可爱至极!</h3><h3> 有时写完字忘记把毛笔放回笔山,甩了甩,石头马上用自己肉肉的左手拍右手说"不要甩笔,把笔放回笔山上",若正巧被我看见,他立马咧嘴对我笑笑,露出两个可爱的小梨涡。</h3><h3> 此情此景太像我女儿小时候了。</h3> <h3>小鱼儿的沉稳是极少见的,拿着毛笔的她无比慎重安静,端正的坐姿让我无比敬佩。</h3> <h3>希希用笔松动空灵,总有奇思妙想付诸笔端。</h3> <h3>愉悦的心情都在画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