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改写古诗《舟过安仁》

钱建荣

<h3> 写想象类文章</h3><h3> &quot;想象&quot;这个词是从拉丁语&quot;imaginary&quot;中借用过来的,其直接含义为&quot;用大脑画图&quot;。</h3><h3>想象文:假想、畅想</h3><h3> (包括童话故事、科学幻想、寓言、梦境或未来)</h3><h3>1.在生活中寻找灵感,激发创作的欲望。</h3><h3>2.立足现实,想象要合情合理(童话故事)。</h3><h3>3.想象要大胆、丰富、生动、新奇,不受真实生活束缚。</h3><h3>4.想象要围绕中心,要以改造人们生活为终极目标。</h3><h3>5.构思要精巧,选取独特角度和表达方法。</h3><h3>6.叙述有条理,描写所想象到的境界要具体清晰。</h3><h3><br /></h3><h3> 例如,发挥想象,将诗文改写。以原诗句内容为基础,展开合理想象,用不同于古诗的表现形式将内容写出来。必须体现原诗句的思想意境,符合原诗句的主要内容。</h3><h3>例:改写古诗《舟过安仁》:</h3><h3> 舟过安仁</h3><h3>   【宋】杨万里</h3><h3>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h3><h3>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h3><h3> </h3><h3> 学生读诗句后,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改写出一个富有童趣的故事,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了。</h3><h3><br /></h3><h3>赏读</h3><h3> 舟 过 安 仁</h3><h3> 在我们的童年,趣事无处不在。那颗幼稚纯真的心,总使我们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br /></h3><h3> 那是清爽的一天, 我和同伴一起走过安仁,在一个行舟赏景的好地方坐下。青山绿水深深地吸引着我,一条清澈的小河在我们脚下缓缓流淌。微风吹过绸缎似的河面,吹得皱起了千万道波纹,船只就在上面顺畅地滑过。两岸的草木受到风的邀请,优雅地在水旁梳妆打扮,似舞,似画。</h3><h3> 我看呆了,自己的身体也好像融入了这番景象中。可不一会儿,一阵阵美妙的山歌越来越近,绕过崎岖的山墁,传到我耳边,打破了此处的静谧。两个瘦小的身影使我的注意力转向了小河中,这两个小童伴随美妙的山歌缓缓地划着小渔船。窄窄的船身,像春天的柳叶,上面端坐着两个小孩子,在他们的身边,凌乱地放着撑船的竹竿和木浆。</h3><h3> 一阵凉风扫过,垂柳挑起它长而美的衣襟,我享受着阵阵清爽,视线并没有离开那两个小童,他们坐在船头,风从西而东吹过,似乎给他们带来了灵感, 两个小童拿出了伞,把伞张开,高高地举过额头。白白胖胖的身子正好罩在伞下。</h3><h3> 正当他们得意洋洋时,我疑惑了,为什么他们不撑船也不划桨,照样行驶得那么快呢?又听见一个穿着肚兜的小孩高声说:&quot;今天风真大呀!我们应该用竹席当帆才对。&quot;另一个小孩捅了他一下:&quot;算了吧!没有竹席,我们怎么做?你没看到这把伞吗?&quot;他摸了摸自己的小辫子,&quot;就这样!我们把伞架在船头,风吹着它,也照样能带动我们前进。&quot;</h3><h3> 噢,原来是要借风力让船前进啊!不知道情形的人,都以为他们是在遮头呢。我情不自禁地赞叹两个小孩子竟有如此的奇思妙想。可转念一想,自己那纯真的童年也不是这样的吗?我坐着,回想着,又看见了那把撑在船头的大伞,回味着天真无邪的童年……</h3><h3> </h3><h3>赏析:</h3><h3>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会有许多想法。小作者借助古诗,展开想象,丰富了诗句的内容,把诗人看到的两个小童的&quot;趣事&quot;写得具体生动而有趣,让读者仿佛看到了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走进了诗句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小作者还用满怀感叹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童年趣事的回味。</h3><h3><br /></h3> <h3>仿写练习:</h3><h3> 改写古诗:牧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