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别山

白云山

<h3>  5年前,自驾游路过大别山,在安徽六安市住了一晚,那时,我并不知道大别山是将军之乡,只记得小时候看过一场有打仗的电影巜风雪大别山》,所以对大别山有较深的印象。这两年接触革命史多了点,知道除了自己家乡上杭县是将军之乡外,全国还有许多将军县,一九五五年授衔時,湖北红安出了最多将军,全国出将军第二多的县是大别山腹部的金寨县,该县出了洪学智上将等59名建国将军。</h3><h3> 这次抽暇和老婆专程走近大别山,来到金寨县参观学习,也借这次出来的机会,到周边名胜古迹走走,访访好友。</h3> <h3>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名胜古迹有天堂寨等,也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h3><h3> 金寨人杰地灵,在这方热土上,诞生过许多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有一定影响的人物。革命战争年代,全县先后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达1万多人,占安徽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在五六十年代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中,金寨籍就有59名,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将军县”。其中有上将1名,中将7名,少将51名。</h3> <h3>金寨县红军纪念堂</h3> <h3>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坐落在梅山镇红军村,与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交相辉映,1980年经安徽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建,于1983年4月底建成。在我所见的县级博物馆中,应该属他最大型了。</h3> <h3>  金寨饭店,原金寨县政府招待所,由于金寨县搬到新县城,这家饭店便承包给一个姓温的老板经营,哪天我登记住宿时,碰巧老板在大堂,见我也姓温,便交待服务员把2011年温家宝总理到金寨时住的套房,贵宾楼301室租给我住,888元的房价,只收了我400元,遇到本家好人了,让我有幸入住中国总理住过的套房。</h3> <h3>  金寨吊锅,是金寨县的特色美食。至古以来金寨山区农户冬季烧树根、木材取暖,在屋内挖一直径50~70厘米,深约20厘米的火笼,同时,在屋梁上悬木质滑竿吊一铁锅,在火笼上可以调节升降。吃饭时将几样烧熟的菜分别倒进锅内,所以又称“一锅熟”或“一锅煮”。</h3><h3> 我在金寨找了家比较干净的小店,在那里连吃了三餐吊锅,第一餐吃土鹅肉、第二餐吃土鸡、第三餐吃史河的大鱼头,三餐合计消费了350元,真可称物美价廉。小店的老板是当地山里人,当兵复员后在镇上开了这吊锅店,当地民风很纯朴,夫妻俩叔叔、阿姨叫个不停,听说我夫妻俩是厦门来的,一定要加我的电话和微信,还问我这吊锅开在厦门有生意吗?我对他俩说:"只要有这样的食材,这样的价格,生意肯定火爆",毕竟当过兵见过世面的山里人,想往大城市发展。</h3> <h3>  梅山水库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游,坐落于金寨县县城南端。坝址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大小梅山之间。北距史河入淮口130 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1953年动工,1958年水库开始蓄水。动工之时,毛主席亲自视察了水库模型,并写下了:“一定把淮河治好"的壮语。我观赏了梅山水库后,觉得,水库不仅大,坝高近200米,而且风景秀丽,胜过AAAAA级旅游景色。<br></h3> <h3>  史河,处于梅山水库下游,金寨县城旁,古名“决水”,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淮河支流,在安徽西部,流域跨豫、皖两省。发源于安徽省金寨县西南,大别山之北麓,豫、皖两省交界的伏牛岭。安徽省境内长110 公里。</h3><h3> 史河是皖西地区和河南省南部重要的水系,流域内众多的水利设施形成史河灌区(安徽境)和梅山灌区(河南境),为中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金寨居住了二天,每天都在史河旁走一圈,该河水清澈透明,二米深的河水可直见河床的沙子和石子,河水可直接饮用。</h3> <h3>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滁州市、马鞍山市,南接芜湖市、安庆市,西依六安市,北靠淮南市。</h3><div>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div><h3> 好友范晓峰先生在合肥经商,闻之我夫妻俩到了合肥,专门抽出二天时间,驾车带我们游遍了合肥主要的名胜古迹,感谢范先生和夫人的精心安排和盛情款待!</h3> <h3>  肥水 ,在今 合肥市,源出 合肥市 西北 将军岭 ,为今 东肥河 和 南肥河 的总称。 东肥河 又称 金城河 ,西北流经 寿县 入 淮 ,南肥河 古名 施水 ,俗称 金斗河 ,东南流经 合肥市 入 巢湖 。 肥水 两岸自古即为用兵之地, 三国 魏 将 满宠 战败 孙权 , 东晋 谢玄 大破 苻坚 皆在此。据历史记载,肥水是含有肥料的水,肥水环抱着整个合肥市区,这张肥水的照片是我在范晓峰先生家阳台拍的。</h3> <h3>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br></h3><h3> 这参观了李鸿章的故居,也对他的生平历史有了些粗浅的了解,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清政府中的重要大臣,在清朝中兴的过程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为他在晚年周旋于政府和洋人之间,代表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于是人们对于它的批判之声极多。但是到了现代,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应该客观,一个人的功过荣辱都应该正确的评价。李鸿章是有过,但是他的功也应该被我们知道。</h3> <h3> 明教寺原名铁佛寺,历史悠久,香火旺盛,高僧辈出,环境清幽,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三国故址古教弩台上,方广四千余平方米,高五米,殿堂雄伟,气势古朴庄严。始建于公元六世纪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屡经兴废,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h3><h3> 现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和重点文物保拉1单位,寺院古木参天,浓荫匝地,四季香飘。有公元268年魏"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厦候胜造"之屋上井,被誉为古庐阳八景之一。</h3><h3> 据说:三国时曾作为曹操的点将台。</h3> <h3>  包公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br></h3><h3> 我在祠的河边,看到一个很别致的小亭,据说是包公小时发奋读书的地方,又据陪我观赏的好友范先生说:″不可能,包公自幼失双亲,由大嫂扶养大,很贫困,怎可来此发奋,我倒是小时候常来这里读书、玩耍"。</h3> <h3>  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包河区芜湖路。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后裔居住之地而得名。包河公园除包公祠、包公墓外,还新建了青天阁、包公纪念馆、功德广场、水面喷泉等。整个风景区庄严肃穆,环境优美;湖面波光涟漪,两岸垂柳婆娑,是人们拜谒先贤、观赏游览的好去处。</h3><h3> 园内有一泉眼,人们称廉泉,廉泉是六角亭的一口井,为包公生前所挖,系只为满足家庭用水的一口普通之井。由于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后人敬仰包公,赋予包公许多神秘的传说。传说贪官污吏喝了井水会头痛难忍,故名“廉泉”。<br></h3> <h3>  三河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南四大古镇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古镇现有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旧居、孙立人故居、董寅初生平事迹展览馆、大夫第、三县桥、望月桥、望月阁、鹊渚廊桥、“八古”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小吃和土菜也是很有名气和特色,有米饺、牛皮糖、酥糖、麦芽糖、茶干、米酒等。</h3> <h3>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h3><h3> 今天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我参观杨振宁旧居,让我想起的是:他娶了学生,马克龙娶了老师,我携着老妻望夕阳。</h3> <h3>  三河古镇万年塔</h3> <h3>  一人巷,位于三河古镇南街中段的老大楼茶馆对面的“一人巷”。而三河古镇有十条街,二十六条巷,其中一条小巷最古老、最悠长,也最著名的,就是这"一人巷"。因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得一个人通过,两人相遇必要侧身而行方可通过,高高的古老砖山墙,把两边的建筑分割开,故得此名。</h3><h3> 三河古镇“一人巷”的闻名不仅因为它的故事,更因为这条小巷中走出一位世界名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我也走走看,看能走出什么名堂来?</h3><div><br></div> <h3>孙立人,安徽省舒城县三河(今属肥西县)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内战时曾于四平、 公主岭、德惠等地击败林彪。</h3><h3> 我在孙将军家乡听当地人说:孙将军在杭日战争中,曾下命活埋了三万日军战俘。真是大快人心!傍晚,我在孙将军故居边的饭店用餐,望着英雄的塑像,不知不觉就喝醉了,因痛快呀。</h3> <h3>  巢湖市位于合肥南部,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巢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称“居巢”、“南巢”,“成汤放夏桀于南巢”即出于此,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余年。巢湖之称始于秦朝,唐朝设立巢县。</h3> <h3>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h3> <h3>  铜陵市,安徽省辖市, 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h3><h3> 虽然不错,但只辖一个铜陵县。</h3> <h3>  铜陵市朋友周总的私人住宅,住宅内有大型的画室(可同时供20人作画)、书画展厅、工艺美术品展厅和创作室、藏书楼、果园、花园、农场等设施,应该占地面积有几百亩。</h3> <h3>  晚上在周总家做客,有幸认识了来自烟台的客人谭总夫妇,他是中国鲁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烟台市武术协会八卦掌分会会长,谭蚨瑞老总是中国健身达人,近80岁了,早上从烟台乘车出发,下午4点就到铜陵了,1200公里的路程呀,他长的可像如来佛了。</h3> <h3>  无为县隶属安微省芜湖市,地处安微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始建制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宋代曾与临安、杨州、寿春并称"全国四大名城,抗日和解放战争時期,无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始发地。</h3> <h3>  米芾拜石,米芾曾在无为州任通判,初入州署,发现院内立着一块一人多高大石头,(大湖石),通透多窍,形状奇特颇像人形,口、鼻、双臂齐全,公见而喜之。曰:“此足以当吾拜之",于是,他立刻整衣冠而拜之,以后他还戏称这块大石头为"石丈"。此石任凭风吹雨打,日晒夜露,冰雪摧残,近千年来,丝毫无损。米芾痴爱奇石,曾有“私而忘公"之嫌,遭同行嫉妒告发。</h3> <h3>  投砚止蛙,相传有一天夜里,池中青蛙聒耳不绝,闹得米芾心烦意躁,读书情绪不佳,逐取石砚一方,濡墨写下"上"字,投入池中,蛙鸣顿绝。又大书“墨池″二字,令勒池边。无为州志载,米芾投砚驱蛙后,池水尽黑,因名“墨池"、于是,留下了米芾“投砚止蛙的"千古佳话和“墨池"、″投砚亭"的胜迹。</h3> <h3>  黄金塔位于无为市北郊西河之畔,宋咸平年(公元998年)僧登公开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它是由著名匠人鲁班和他的两个徒弟共同修建,说好比赛,看谁先完工,当鲁班造到第八层的时候,正得意。可是,他抬头一看那边的黄金塔一已建到笫十层快封顶了,这位大师当時取了小心眼,觉得徒弟不应该胜过师付傅,就飞起一斧,扔了过去,把黄金塔顶给削了,所以此塔到现在也没有顶。</h3> <h3>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br></h3> <h3> 无为好友汪国金老师非常周到,非要带我夫妻俩到长江渔船上品偿江水煮江鱼,也不知他从哪里弄到了九条野生的长江三宝之一刀鱼,味道确实美极了。</h3> <h3>  感谢无为县好友汪老师夫妇!我在无为期间,他夫妇俩在百忙当中,天天亲自陪着我们走遍无为名胜古迹,吃遍无为特色美食,因时间仓匆,还有一味无小食一熏鸭(舌尖上中国有专题报道)来不及品偿,他们还在我走的那天早上,专程打包到宾馆给我早餐吃。刚到时,还专门请了御橱的后代为我们做了一桌精致的私房菜,请了县领导等人陪我们用餐,汪老师夫妇俩热情、细心、周到、完美的款待,让我和瑞兰很是感动,谢谢了!</h3><h3><br></h3> <h3>  西九华寺位于安徽省无为县六店镇的都督山上,与巢湖市、庐江县山水相连。和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江北地质奇观“泊山洞”、闻名遐迩的竹丝湖遥呼相应,构成安徽江北西部旅游带。相传两千多年前,楚王项羽曾屯兵驻此,留下“霸王城”、“跑马道”等胜迹,因都督周瑜路过此山而得名。</h3> <h3>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br></h3><h3>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覆盖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h3> <h3>  知府衙门大门和衙门内厅堂和庭院。衙内还设了几个小花园和几个审判大堂,还有好几个议事和会客厅,还有下属各部门办公场所,光从办公、住宿、休闲等环境来言,比现在的市长不知舒服多少倍。</h3> <h3>  徽州古城门和牌坊。</h3> <h3> 古徽州老街和小巷</h3> <h3>  徽商大宅院位于歙县县城。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有宅第26座、房屋数百间、天井36个、柱子1580根。徽商大宅院气势宏伟,马头墙层层昂起,飞檐翘首,亭阁桥榭、牌坊宅第浑然一体。<br></h3> <h3>  雄村位于安徽歙县城郊,,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该村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清末翰林许承尧称“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从雄村走出的名宦当首推曹文植、曹振镛父子尚书。村口矗立的一座四世一品坊即专为嘉奖曹文填祖孙四代而立,此外还有进土29名,中举者52人。 </h3><h3> 平心而论雄村 是牛,但今天来讲雄县更牛。</h3> <h3> 陶行知故居,(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h3> <h3> 渔梁村大户人家的厅堂</h3> <h3>  渔梁村位于安徽省歙县徽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落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景观,村落形态空间格局,多种类型的历史建筑及鲜明的人文特色。渔梁街道长约1000米,整个古村依山傍水,中间高两头低,极像一条游动的大鲤鱼。全部路面用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镶砌,恰似“鱼鳞”,如逢烟雨绵绵,整个村子仿佛一条巨大的鲤鱼在微微游动,古村落内传统古建筑占古村落建筑总数的65%。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20处。沿江有一条东西向主街,垂直该街则衍生出10余条小巷,一色的木排店面,一色石板卵石路面,使商业街极富特色,繁荣的商业街和宁静的巷弄,构成了渔梁村落内部颇具特色的街巷空间,是不可多见的徽州古商业街。</h3><h3> 从徵洲古城摇撸前往渔梁村。</h3> <h3>  渔梁坝位于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据考证,早在隋朝,人们就曾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h3><div><br></div> <h3>  黄山古称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黄山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br></h3> <h3>  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h3> <h3>  晚上在这里用餐,俩人消费了203元,四菜一汤,领略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徵菜的美味。</h3> <h3>  长兴县,位于湖州市最北, 太湖西岸,与苏、皖两省接壤。长兴县是浙江省湖州市下辖的三县之一,也是湖州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区,据说县财收入每年达一百多亿元。长兴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光协调。该县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有大唐贡茶院等旅游景区,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长兴县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h3><div> 我身后是长兴县政府办公楼, 该办公楼被戏称为“世界第一县衙”。媒体报道称,该楼及配套设施总花费达20亿元。我认为社会发展很重要,政府发展也很重要,但是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度,有个合理的规划,豪华办公楼接二连三,这种现象值得深思。</div> <h3> 我在长兴县的街头,随处都可看到这种车门写有"微公交"的电动小汽车,这种电动车小巧、玲珑、美观,有点像德国产的″斯玛特",当地人叫"共享汽车",我找了位驾驶该车的司机了解了一下,他说:你只要每年向汽车租凭公司交3600元的保险费,这车你就可使用一年,其它不需任何费用了,租凭公司的损失由政府补贴。我感到:长兴政府不仅有建世界第一衙的魄力,更还有为百姓服务,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办实事的精神,是个好政府。</h3> <h3>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h3><h3> 我到达太湖边已近傍晚7点了,匆匆一游,让我感到玄妙的美景,和谐的生态让你乐而忘返。</h3> <h3>  我南阳老家的梁远隆老表在长兴发展,老表经过近20年的打拼,已颇有建树,在当地商界同行业中属领袖人物,这次受他的邀请,专程从合肥来到长兴,到达后,受到老表和他的家人及一批家乡的商界精英热忱接待,专门在太湖边上的这栋高档酒楼设宴款待。在长兴逗留期间,非常感谢老表及表媳妇和一双可爱的儿女,天天陪着我俩游览长兴名胜古迹,品偿长兴美味佳肴,叙说当地风土人情,使我在长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h3> <h3>  大唐贡茶院,位于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麓,始建于唐大历五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制作紫笋茶的“皇家茶厂”,兴盛时期采茶役工多达3万,工匠1000多名,烘焙茶叶的场所达到了100余间,贡额达18400多斤,它规模之大,历史之早,在世界的茶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h3> <h3>  走近大别山的行程就要结束了,这次出门除在浙江长兴逗留了三天外,全部行程都安排在安徽省,走近大别山实际上是走近安徽,小时候,我总认为安徽是很穷很苦的地方,因在家乡的大街小巷看见乞讨的几乎都是安徽人,我在皖听出租车司机说:以前他们村嫁女儿,要看男方家有几根打狗棍,棍子越多就意为着外出乞讨的人越多,家庭就越富裕,一般男方家要有三根棍子以上,女子才肯嫁过去。这几年我近十次走进安徽,发现安徽变化发展特大,原生态的东西特多,民风特纯朴,处处风景特漂亮。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下次再进皖相信会给我一个更新的印象。</h3><h3> 再见了,大别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