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懂鸟语

凭海临风看土澳

<p align="center">&nbsp;作者:张瑞&nbsp; 摄影: 涵青</p><p align="center">&nbsp;感谢兖矿财会摄影达人冯先生的友情支持</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一个句子吸引了我的注意——人不能恨树。一愣神间,禁不住去想,去恨过一棵树吗?恨过一只奔跑的动物吗?恨过一只飞翔的鸟吗?人的真实情感仿佛倒并非如此——人很多时候是恨人,至于植物,至于动物,至于山山水水,天空湖泊,人能有多少恨呢?至多是不爱吧,不够爱而已。<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爱其实不是源泉,没有那么多,就像恨也没有那么多,没有那么无缘无故一样。<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实就植物来说,多是安静安分的——不能行走的生存,不安分能怎样。这注定它不具有侵略性,它的生存里有太多的不可选择和不可改变,一棵植物的命就只有了听天由命。<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相对于这一点,动物就好些。可以移动,可以奔跑,可以袭击,甚至可以飞——如果说嫉妒,四肢动物本不值得人嫉妒,能嫉妒的只有鸟吧——人只会嫉妒了那些它有我无的东西。<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么人和这个世界上的族群之间能有什么情感呢,会有什么情感呢?<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比如植物,它太木了,懂不了人,人多爱它都没得回应,这未免会无趣。相比了来,动物总会好些吧,至少会跟人有一些沟通吧,这至少算有了点是爱是恨的前提吧。<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自然界带点灵性的动物多带点攻击性,比如狗,比如猴,比如狼虫虎豹,人大多不敢与它对视,此时若是相信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种鬼话,那下场只会很惨——动物往往不大懂得善意,它的自卫的本能总在站着上风——也足见它们的心理还不足以强大到懂得爱,温柔与慈祥。只有鸟,自卫性仿佛没有那么强,我是敢于与一只鸟来对视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时候一整个下午我都呆在那片林子里。松林,在湖边。又是南方高原的气候,那松就长不成一种精神,只是挺拔茂密了去——大凡树木,在这高原上多不会有了出息像,松却是例外,不会骨感硬朗了去,却是肯枝蔓婆娑。<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片松林的野逸会招很多白鹭过来。大朵大朵地歇在树上,会让树枝晃悠起来,会让人眩晕起来。鹭在鸟里属于身材庞大了的,丰腴着蓬松着的大朵的白,会让人怀疑是云朵。我不知道一只鹭这样停在树上时是不是在出神,我看不到那么高的树上的事情,我只能想一只鹭躺在松枝上面朝白云会想什么呢?这是一片丰富的树林,肥美的湖泊,它从来都衣食无忧,它从来不需要劳碌和心机,它好像也不需要那点“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趣味,它只是会忽然“嘎”地一声飞出去,又“嘎”的一声飞回来。这期间我不知道它做什么去了,我想它也许会象那些画里的情境,在一处秘密的芦苇荡里,脱下羽毛衣,光着身子在阳光里晾晒。或者换形于一个白衣的侠客,取了仇家的首级,来无影去无踪,然后回到松枝上,安然无恙。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想它很象一个穿白衣的聂隐娘——一只鸟,没有同类。鹭就是这样子的,一只鹭从没有心思去理会另一只鹭,更没有心思去理会人,哪怕这个人在这片树林里已经仰了头看了一个下午。它就是这样对谁都爱答不理的样子,你看它,它不看你。它是很没热情的鸟,带着鸟族共有的那种稀奇古怪的脾气,不给人机会去亲近它。我看了很久,我的结论是你不要指望一只鸟会善解人意,你不要指望鸟会对人怀着一种温暖友善的情感。除非燕子。&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有好多年没见到过燕子了。对燕子却是有着好的印象。<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小时候住单位的大院,房前屋后仿佛总有些余地,春天来了家家便会养鸡。那些肥嘟嘟的毛绒小鸡房前屋后地抢一粒米,心急火燎地,象一朵朵花在打开,样子煞是好看了去。只可惜鸡这种东西,是堕落了的鸟,虽有着鸟族不屑于凡尘的血统,可惜对吃这样子的事情过于郑重其事了,就成了一幅整天刨食的埋汰相,不出息。倒是燕子,会带来春天的欣喜。燕子是鸟里最亲人的了,要不怎肯把巢筑到人家的房檐上。又有点爱显摆它的巧,所以那巢就会照着暖水瓶或者菜篮子或者茶壶茶杯的样子来设计。这是我妈说的,我妈说燕子是多么巧的鸟啊。于是我每年春天都会眼巴巴地望着屋檐,希望有燕子住我们家,来我家筑巢。但终究没有来。&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关于燕子的传说,我怀疑那不过是我母亲童年记忆里“旧时王谢”的想象,但至少是给了我一种对燕子的温暖的情感。我就宁愿相信“鹊桥会”的那座桥,肯出工出力地去建着的鸟,终归应该是燕子,终究应该只有燕子才肯这样的有人情味。至于鹊,做这么热心的事情仿佛有违了它的癖性——你不知道鹊是脾气多么大的鸟。有一次,一只鹊飞到我家房里了,大伙就上蹿下跳地捉住了它,被细细的麻绳系了脚脖,罩在一只大竹匾下,那可怜的俘虏的羽毛就被一股奇怪的脾气操纵着,瑟瑟地抖出一种哗啦哗啦的样子,一个时辰,就气绝身亡了。“它气死了——”我妈说,“鸟就是爱生气的动物,宁肯死。”后来读书读到“不自由,毋宁死”的句子时,还会想起这只鹊,倒觉得它的倔脾气其实害它——它讨厌人,讨厌到宁肯死——这点偏执的想法终究辜负了人对它的喜爱——任何不是出于双方共鸣互愿着的情感都不是了好的情感,世上也再没有什么会象感情那样需要呼应了去。对鹊的印象就这点不好,其实大多的鸟也是这毛病,不肯亲人。&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把这怪脾气坚守到极致的是雁和鹤。虽然雁也给人送信啊,唐诗宋词里也有那么多的诗人昏天黑地地盼着雁南飞雁归来的——云中寄锦书,但雁仿佛从来都喜欢着离群索居,酷爱着芦苇荡的野逸高渺,很有一些隐士的风范。还有鹤,永远都是那么不群,一袭白衣,清矍高冷,对人永远敬而远之,所以人觉得它“仙”。人就是这样的,你不要跟他混在一起,你给他点可望不可即的距离感,他反而不会那样颐指气使地神气了。东方人都是相信自己是泥巴做的,骨子里会为这泥巴的混浊自卑了去的,由是反而尤其羡慕了那些脱离着泥土的存在——闲云野鹤啊,可以活在云彩里——雁和鹤就是这样保持着鸟性的高贵而在人眼里赢得了尊严。事实也是,人是不大敢去非议了雁鹤的,人总对干净和飞翔怀着深深的自卑。<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想来,鸟性本来就是仙风道骨的东西;想来,鸟长了翅膀本来就是要让人羡慕了去的东西。只是有些鸟不自重,非得跟人一起混,才让人不屑了它。 &nbsp;&nbsp;&nbsp;&nbsp; &nbsp; 比如麻雀,就爱往人堆里扎。他们大多长得枯黄焦躁,爱扎堆,爱吵,急急躁躁,吆三喝四。又喜欢开会,有事没事地早会晚聚,鸡毛蒜皮地聒聒噪噪,很象早年生产队时候的开工收工,又象一个无能的领导领着一群乌合之众。还不仁义,成群结队地打家劫舍,是强盗里的丐帮。嘈杂又无序,人不喜它,讨人嫌。麻雀的确是鸟类里一个极其粗俗的族群。<br>&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至于黄莺啊,八哥啊,鹦鹉啊,或者因为嗓子好,或者因为肯装疯卖傻地讨巧,被人收到了笼里养来取笑,很象一些宫廷里的俳优。这些鸟儿聪明不?这些鸟儿有它自己的快乐不?——这些物质主义的鸟儿。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每天早上都被邻居家黄莺的那些叽叽喳喳吵醒。它是烦躁亦或欢喜呢?一直没有搞懂。<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实人与鸟在情感上是无法沟通了去的。听鸟语,听一群鸟在吵架;听一只黄莺与另一只黄莺在花间谈情说爱,你应我答地昵昵哝哝;听一只麻雀去调笑另一只麻雀;听一只年长的鸟在责骂一只幼鸟;听一只鸟在哭,一只鸟在笑;听一只鹦鹉在油嘴滑舌,一只八哥在搬弄是非;一只长尾的野鸡显摆它知晓洞穴宝藏的秘密;一只不那么肯守口如瓶的孔雀在泄露天机……人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鸟语花香——仿佛真的鸟有鸟语,花有花语——只可惜鸟从来不肯让人懂它,人却痴迷地相信鸟语与天机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于是神话里懂鸟语的人就会有发现洞窟珍宝的机缘,获得类似于“芝麻开门”这样的符咒,于是幸福生活开始。想来,翅膀崇拜真是人性中的软肋啊。 &nbsp;&nbsp;&nbsp;&nbsp;&nbsp; 真实的情况倒是,动物里最没有喜感的就是鸟了。最没有情感的也是鸟,鸟是养不熟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小时候养过一只鸽子,养了三年,一群路过的鸽子来了,它就义无反顾地跟着走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鸽子是群居的鸟,我妈说,它被拐走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原谅了它的背信弃义,归因了它的智商简单。&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一天在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仰了脸看那群鸽子绕着教堂的圆顶,很有序地转着圈,起起落落。冬日里很蓝的天,很好的阳,很清冽的空气,上帝的荣光普世照耀。那些鸽子,那样机械而忠诚地盘旋,仿佛是受了上帝灵光的感召。生物学上的解释也许就是趋光性,那么,精神,仁慈,爱,这些东西都是有光泽的吗?都是可以发光的吗?实在来说,鸽子这种鸟,样子笨,头脑也简单,可因为它的这份负者使命般的忠于职守,那些滑翔着的弧线有着了神谕般的精神气质。于是鸽子爱和平,人也爱了鸽子。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回过头来想,人会不会去恨植物?去恨动物?我想不至于吧。就像你身边走来走去的人群,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恨一样。<br>人会不会去跟植物跟动物建立一种温暖的联系,进而产生一种温暖的情感?<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似乎也没有那么的有信心。这个世界上的生物越来越生活在一种疏离感中,爱也不是源泉,可以汩汩地不竭地涌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小时候,那时候还会有与土地靠得很近的童年,还会有燕子飞来告诉你春天,有鹊在树枝上炫耀它的消息灵通,有鸽子咕咕地挪动着孕妇般的身子嘟嘟囔囔。当然还有狐的美丽惊悚的故事,那是更美的传奇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在小时候曾痴迷地羡慕地看着那些鸟飞,妄想懂得鸟语,却始终无法与他们建立起温暖的情感。<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让我始终对鸟族保持了一份持久的好奇心与崇敬感——多么高贵不凡的一个族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