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乌镇,昔日的江南明珠,今日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与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犹如一颗绝版的古旧珍宝,在喧嚣的今天,安静地绽放着熠熠光彩。 如果说江南是我的一个梦,那么乌镇就是圆我梦的地方。</h3><h3>思慕已久的乌镇,终于就在眼前了,真的到了,莫名的有种感动。<br /></h3> <h3>去东栅的路上,两个美女边走边玩,边走边拍,留下美丽的身影</h3> <h3>碧绿的河面平静得好似一面镜子。所有乌蓬船都拴在岸边,仿佛是一个个正在酣睡的孩子,全然不知我的到来。</h3> <h3>清晨的乌镇无比安静,与夜间截然不同,空气清新得如同滤过了一样。这时的乌镇,没有五彩的灯光,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h3> <h3>那一座座记载着岁月沧桑的木屋,临水而建,依桥而立,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曲折经历。它们一间挨一间,全都透露着悠远。无形中,它甚至还会引发你的好奇心,想要去追溯那些屋子里很久以前发生的故事。</h3> <h3>白墙、黛瓦、小桥、流水</h3> <h3>我游走在东栅的小路上,兴奋地看着眼前错落有致的房屋,层叠翘飞的檐角和小桥流水……亦真亦幻,恍然如梦。那每一道风景,都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水墨。一时间,我仿佛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到了远古。</h3> <h3>游走间,我偶尔会驻足小桥之颠,举目远眺那梦里的水乡。任凭柔柔的微风亲吻着我的脸颊、我的发丝、我的衣裳,我轻轻地张开臂膀,悄悄地拥抱着。那一刻,我甚至都不敢太用力地呼吸,生怕打碎了那种静谧。我慢慢地放空自己,领悟着那句"浮生多俗累,山水有清音"的深刻内涵。</h3> <h3>当我游走到两座桥前,听人说,左边一座是升官桥,只要是从那上面踏过去,就可升官。而右边那一座,则是发财桥,倘若要是从它上面走过,便可发财。据我观察,走右边那座桥的人远远要比走左边的多</h3> <h3>哈哈哈看到酒家了</h3> <h3>《似水年华》剧中默默每天早晨喝的酒酿。</h3> <h3>在古老的手工染坊前,一根根竹竿高挑着整匹蓝色印花棉布从天而降,真的让我震撼了。我站在兰花棉布的前面,心莫名的喜悦着,我试着把它披在我的身上。人生总有些遇见让你无从解读,看似毫无来头,却心里莫名的感到那遇见是专属自己的,就像蓝色印花棉布,感觉它的气息是如此的熟悉与亲切,似乎我们有着几世的情缘,莫不是,很久很久之前,自己也是这个美丽江南小镇上,一个普普通通清清瘦瘦的贫家女子,每天手中描绘着各种不同花的摸样,织着绵绵的舒暖,而身上也一袭这样蓝底白花的衣裙,素雅在这江南的秀美之中。不然为何,每次见到这兰花棉布,便生出一种倾心温暖的归属感。抬眼看那飘飘荡荡的蓝底白花,在高入云端的竹竿上飘荡,真像一个又个翩翩飞舞的白色蝴蝶,也像天空中一朵又一朵游走的云朵,恬淡美好而纯洁。</h3> <h3>两个美女有的时候会犯点蛇精病</h3> <h3>《似水年华》的拍摄地</h3> <h3>还记得"文"和"英"四目相对的那双眼睛吗?</h3> <h3>乌镇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述说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h3> <h3>虽然现在的乌镇,来来往往游人如织,但乌镇始终是安静的,她骨子里透着安静的气质,让每一个来这里寻梦的人,都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h3> <h3>含蓄优雅。别致清幽的小桥,桥下潋滟的碧波,岸上低垂的杨柳,那依水而立的白墙黛瓦,温婉恬淡一切都是我想象中的摸样。</h3> <h3>和我的闺蜜👭2017年第一次相聚[跳跳][跳跳][跳跳]</h3> <h3>乌镇,好美啊,到处都是美,古色古香,</h3> <h3>乌镇的小路,全是由一米长的石板铺砌而成。由于来回走过的人比较多,石板路面已被络绎不绝的脚步踩磨得光滑油亮。在那种光滑里,隐约地透射着一丝丝的沧桑感。</h3> <h3>图书馆像一个世外桃源,能让人如痴如醉在里面;看时光在宽大的玻璃窗外渐渐消逝不见[玫瑰][玫瑰]</h3> <h3>乌镇,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绝美,没有苏州皇家园林的气派奢华,但乌镇有着江南水乡独特的魅力,洗尽铅华后婉约的静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