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掠影一一摩洛哥篇(2)

李世华

<h3>  艾西拉老城以白色为主,1978年两位当地出生的艺术家邀请十几位艺术家在旧城上绘制壁画,随后很多诗人、摄影家以及电影艺术家从世界各地前来创作展览,逐渐使艾西拉成为了艺术的圣地,漫步其中犹如人在画中游。</h3> <h3>  海滨城市丹吉尔西面十二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斯帕特尔角是非洲大陆最北的西点,灯塔面对辽阔浩茫的海洋,夜间塔顶灯光透亮,来往船只都据此调整航向。这个灯塔特别之处在于,站在这里,可以认定西边是大西洋,东面是地中海。天气晴好的时候,登塔远眺,能看到地中海对面的西班牙。</h3> <h3>  "非洲洞"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这个洞穴的洞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h3> <h3>  德土安老城,老城有欧非大陆纽带之称。15世纪末许多被西班牙赶出的阿拉伯摩尔人,移居德土安,这里成了他们的避难所。</h3> <h3>  舍夫沙万蓝白小镇</h3><h3> 蓝白小镇是摩洛哥王国的旅游胜地。小镇依山而建,街巷纵横阡陌,房屋外立面全是白色和蓝色,有湖蓝、湛蓝、蔚蓝、深蓝、浅蓝,纯净清爽的空气和似乎永远为蓝色的天空,与错落有致的阿拉伯城镇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天然的蓝色画卷。沿着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巷子,踏在鹅卵石路面上,看着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你会觉得恍如隔世,穿越时空,进入梦幻世界…</h3> <h3>  这是我们住在小镇宾馆的外观。</h3> <h3>  小镇广场斑驳迹象的城堡,被红色城墙包围着,吸引着游人前往观摩、朝拜。</h3> <h3>  皇城遗址一一梅克内斯。</h3><h3> 在17到18世纪的时候梅克内斯曾经是都城,古城的建筑风格也是17世纪马格里布时期的伊斯兰和欧洲风格和谐的建筑统一体。1996年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  给人深刻印象的粮仓</h3> <h3>  马厩</h3> <h3>  曼苏尔城门</h3> <h3>  历史皇城一一菲斯</h3><h3> 菲斯古城,狭窄的街道两边是古老的店铺,中世纪的古风古貌在赶驴人的叫喊中一次次被证实,数千条的街道把人们包围在这座古城之中,菲斯是历史文化名城,当下摩洛哥第三大城市,曾被美国杂志评为全球最浪漫的十大城市之一。</h3> <h3>  菲斯蓝门是连接老城和新城的主要入口,菲斯城的标志之一。</h3> <h3>  卡鲁因清真寺始建于公元859年,是摩洛哥乃至北非最古老最重要清真寺之一,其附属的神学院被认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比欧洲的大学还早几百年。</h3> <h3>  保存古老制作工艺染坊的大染缸</h3> <h3>  古城风貌</h3> <h3>  卡萨布兰卡</h3><h3>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人口300多万,经济总量占全国一半以上。</h3><h3> 世界上恐怕没有几座城市象卡萨布兰卡这样因为一部电影而名扬天下,也没有几部电影会把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渲染得象卡萨布兰卡这样令人神往。</h3><h3> 无边无际的白色构成这座城市的主色,而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就是“白色的房子"的意思,这里的人认为白色代表真诚、纯洁,因而喜欢穿白色的长袍,建白色的房子。</h3><h3><br></h3> <h3>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清真寺1987年动土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9公顷,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里,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它的面积仅次于圣城麦加,堪称为世界第二大清真寺,被誉为二十世纪建筑界之奇葩。</h3> <h3>  位于市中心鸽子广场</h3> <h3>  市区街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