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的聚会……战友情

甲古堂

<h3><br><br></h3><h1><b>  战友分别20年,我们天天在思念</b></h1> <h3> 时光荏苒,离开军校已数载现在的你还好吗?大家在哪里?在干什么?也许名字能记得,模样已经想不起来了,20年了!人的一生有几个20年啊?<br><br></h3> <h3><br>  时间都去哪儿啦?看着曾经的上下铺的战友,20年后的见面的微笑寒暄,大家都笑着说,“嗨,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咋一点儿都没变哩!”可看着身边带着老婆孩子,听到叫咱“爸”的自家养的儿子、姑娘,看到皮肤松弛、头发稀少、肚子肿大的战友们,你才知道,“大家都真的没有变”吗?<br><br><br><br></h3> <h3><br>兄弟情谊比天高 终身难忘战友情<br>战友分别几十年 我们天天在思念</h3> <h3>当年的军事地形学。</h3> <h3>地形学的合影。</h3> <h3>互动😄</h3> <h3>  当年轮到我们班帮厨时的情景。帮厨是我们最喜欢的一项公差。<br><br><br><br></h3> <h3>  岁月够狠,虽然无情地给我们刻上印痕,但在回忆的时光里,帅气的依然帅气,美丽的依然美丽!<br><br><br><br></h3> <h3>秀肌肉。</h3> <h3>全班合影。</h3> <h3>  战友啊战友你在哪里?还记得我们一起喝酒一起站岗吗?</h3> <h3>与刘松班长合影留念。</h3> <h3>军容纠察。</h3> <h3>射击课休息间隙。</h3> <h3>摆PS</h3> <h3>帮厨间隙。</h3> <h3>当年四队板报四杰。😜😝😜</h3> <h3>我们四队当年为沈阳爱国卫生运动日出的板报。</h3> <h3>   20年了,现在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我好想回到过去,回到与战友们在一起的日子……<br><br></h3> <h3>   不管是谁,贫穷还是富贵,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闯荡了二十年,走到如今谁都不容易,不管你职位高低、身份如何,谁又在乎你是谁,无论千山万水,在大家心里,每个人的名字就是两个字————战友。<br><br><br></h3> <h3>   <br>  2017年4月29日,北大营毕业20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聚在一起,追寻20年前的过去,找寻当年的自己…… <br><br></h3> <h3>吃完早餐马上出发。</h3> <h3>重温军校集合点名。孙福国集合口号非常响亮。</h3> <h3>穿上清一色定制的20年制服,整齐划一。</h3> <h3>重回军校。</h3> <h3>集合点名。</h3> <h3>阔步感受当年的道路。</h3> <h3>参观当年的电教室。</h3> <h3>带上媳妇一同感受。</h3> <h3>三领导不减当年指挥同样有力。</h3> <h3>回忆当年的情景分外亲切。</h3> <h3>“北大营赋”前留影。</h3> <h3>回到当年的寝室找回当年的感觉。</h3> <h3>走在当年的那条熟悉的小路上,找寻当年的记忆。</h3> <h3>现今的警界五杰😃😃😃</h3> <h3>听党指挥。</h3> <h3>参观“关东影视基地”</h3> <h3>领导我们的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h3> <h3>三位领导分别发表聚会感言。</h3> <h3>军旅作家李勤俭主持酒会。</h3> <h3>安队长对聚会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现场还带领我们大家唱《战友战友亲如兄弟》。</h3> <h3>高坡区队长发表聚会感言。</h3> <h3>王文峰代表在沈的战友发言。</h3> <h3>虞福胜表现醉嘉。👏👏</h3> <h3>一干二净😁</h3> <h3>方成玖发表感慨!</h3> <h3>当年的小鲜肉如今已是有宝贝姑娘的老爸了。</h3> <h3>领导来敬酒。</h3> <h3>与远在重庆的云涛战友喝一个。</h3> <h3>敬我们的军嫂,军功章有你的一半。</h3> <h3>to propose a toast!</h3> <h3>难得一见,照像留念。</h3> <h3>整齐划一的干。</h3> <h3>同窗战友。</h3> <h3>酒瓶子真不少啊!</h3> <h3>与队领导合影。</h3> <h3>抓住机会合影。</h3> <h3>喝酒留念……</h3> <h3>岁月够狠,虽然无情地给我们刻上印痕。</h3> <h3>举杯畅饮。</h3> <h3>军旅三杰。</h3> <h3>干一杯吧!什么是战友,战友相聚,久别重逢,高高地举起酒杯,咕噜就是一大口。</h3> <h3>不醉不归。</h3> <h3>签名纪念。</h3> <h3>离别前战友之间互相签名留念。</h3> <h3>铭记教导员对我们的亲切教导。</h3> <h3>走起……</h3> <h3><br><br><br>王兆生的现场发挥的散文诗《有一个地方》<br>有一个地方<br>曾让我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红色的通知书浸染着青春的梦想绿色的方阵里烘烤着稚嫩的脸庞。<br>有一个地方曾让我伤感戚戚泪湿两行师生的拥抱寄托着深切的厚望同学的情谊放飞着思念的翅膀。<br>有一个地方曾让我刻苦铭心梦中回想强军的蓝图谱里是不是镌刻着你的名字国家的改革大业是不是闪耀着你的光芒<br>看见了,终于看见了看见了我思念已久的沃土那么令人回味那么挂肚牵肠看见了我亲密无间的战友依旧精神抖擞依旧健康硬朗<br>聚散皆是缘离合情滚烫且行且珍惜请君多珍藏——《北大营四队20年同学聚会有感》<br><br><br><br></h3> <h3>孙福国的散文诗《母校,我们回来了》<br>母校,我们回来了。二十载,桑田沧海,甘苦自知。二十载,少年白发,情怀依旧。二十载,朝思暮想,近乡情怯。随着车门缓缓打开,迫不及待的奔向你的怀里。母校,我们回来了。看,训练场龙腾虎跃。听,教室内书声朗朗。闻,操作间菜饭飘香……“快快快,集合,照相。”这一切的一切,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昨天。熟悉中有些陌生,兴奋中有些心酸,沉醉中又有些伤感。岁月,在您的躯体上留下了风霜的印迹。是无奈,无情,无助,又是幸福和自豪。您用瘦弱的身躯,培育了无数国防精英,而今,又为国防建设,无声地践行着初心誓言。在您的面前,我们似乎从未长大,依旧是一群懵懂少年,依靠着您的臂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感受着世事的变迁……。母校,我们回来了。有太多太多的心里话想对您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生活中的压力,工作中的烦恼,坎坷中的心酸……,这一切的一切,见到您后却已释然。在您的臂弯里,不再有恼人的琐事,烦躁的心绪,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欢歌笑语……挥一挥手,二十载流光岁月,带走了您我的容颜,带不走的,永远是生命中那一抹新绿。</h3> <h3>原稿珍藏。</h3> <h3>  远在湛江的袁楚原战友时刻关注着聚会的动态及时写了打油诗。<br>《同学聚会打油诗》作者:袁楚原。<br>军校一别二十载,分到天南与海北,彼此思念情意浓,队领导们想大家,微信群里号召发,四队同学好激动,微信群里齐响应,建军同学最积极,成立驻沈组委会,组委成员不怕苦,忙里忙外不嫌累,精心设计活动会,准备时间一整月,安队长和彭小龙,精心为班做相册,每人看到当年相,几多回忆记心头,少数同学不能来,庚美同学寄酒来,楚原同学把诗作,云涛路远到得早,大军福春程伟兄,结伴来到沈阳城,芳冠再忙也要到,今日欢聚在一起,举杯畅饮话当年,参观母校和九一八,重走当年地形学路,恰似往事如昨天,开个晚会来庆祝,个个心中乐翻天,为了留下深回忆,现场脱衣把名签,同学个个好酒量,喝了一场又一场,感谢领导和同学,希望往后多联系,期待以后再相聚。</h3> <h3><br>战友、战友亲如兄弟!签到簿</h3> <h3>孟繁鑫精心制作设计的签到薄。</h3> <h3>大家的签名、联系方式。</h3> <h3><br><br><br>我们变老了,我们成熟了,不管在部队还是地方……在祖国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已经成了中流砥柱,但我们也老了,我们也惧怕衰老、惧怕分离,因此,我们一定要留下彼此的信息,手机、QQ、微信、今后的时光,不论何时,都不要断了联系。<br><br><br><br><br></h3> <h3>战友们也许你正在为事业奔忙也许我们社会背景各有所不同也许我们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无论怎样我们相信在这个多变的社会唯有战友之情不能变也不可能变……<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彭小龙制作于2017.5.15日<br><br><br><br><br></h3>

战友

当年

我们

二十载

同学

母校

四队

帮厨

聚会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