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乡南浔寻找儿时的足迹

馬名農

<h3><font color="#010101">  2O17年4月27曰偕夫人到南浔专程看望住在皇御河的阿姨,皇御河因宋高宗曾在此躲避金兵而得名。皇御河的老屋是阿姨的厨房兼餐厅,从早开始朋友们陸续来这里聚会,直到晚上八点离开,比上下班还准,阿姨的晚年生活倒也其乐融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阿姨知道我们要来看望她,特地叫来了大表弟,大表弟带女儿和外孙一起来,阿姨好福气,四世同堂了。阿姨怕我们久离家乡不熟悉,又叫来了小表弟的夫人作我们的全程向导。</font></h3> <h3>  这是南浔的一所老宅,七十一年前我就岀生在这老宅的原址里,原址的祖居已被拆除,这老宅应是我祖居的大门。记得是西栅庄家弄11号。</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德懋弄的一堵墙,墙上的门框阴影是原浔东小学幼儿园分部的大门,六十三年前我曾在此就读。据说大文学家徐迟就出生在这里。</font></h3> <div>  我家附近有望族的宅居"張凤泰",儿时经常在那里与伙伴捉迷藏。几年前一场大火烧成空壳。<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当年我在浔北小学读书,北庄家弄是必经之路。北庄家弄保持了原大宅的旧貌,基本没变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原宝善桥的一侧是栲栳湾,栲栳湾到底就到了長板桥,是祖父和母亲去百间楼屋的"南浔中西医联合诊所"上班的必经之路。祖父是第一任所長,母亲是药剂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原來拱形古垂虹石桥已拆除,这是新建的桥,上靣"垂虹桥"三字清晰可见,六十多年前经常在桥下摸鱼捉虾。垂虹桥是从西栅进古镇遇到的第一座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野荸荠"是中华老字号,所出产的定胜糕、桔红糕、酥糖、百果糕十分有名,是儿时的最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長兴舘的鹵味熟菜很有名,外公爱其冻羊肉,父亲喜欢爆鱼,我只爱吃它的八分錢一碗的阳春面,因为便宜。门囗是店老板,其父亲是故老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通津桥(原名大桥)下的"大庆楼"是知名餐舘,记得我叔叔50年代初结婚的喜酒就是它烧好后送上门的。"大庆楼"的全家福、炒虾腰等美味记忆犹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宝善街是有名的老街,为 了拓宽老街填了市河。现古镇已评为国家5A级景区,为了恢复古镇原貌,计划重新开挖市河,据说为此国家将投资5O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凤宝银楼"是南浔闻名的银楼,右侧"小天使"是原庄家弄囗56号,是外公外婆的故居,表妹薛梅、表弟建民出生于此。他们全家于1953年随外公外婆迁居上海,我于1956年一1957年有一年多时间居住在此,于1957年到湖州已整整60年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次南浔行,只是在老镇区寻找故事。南浔这水晶晶的故乡在新时代焕发了青春!</font></h3>

南浔

阿姨

皇御河

庄家

儿时

老宅

古镇

外公

银楼

大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