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北魏和西夏是北方少数民族拓跋氏在中华历史上建立的两个王朝。在千年的历史演进和民族流变中,拓跋氏既书写了游牧民族摆脱蒙昧、走向融合的华章,为汉民族输入了尚武、开放的新鲜血液,也留下了被蒙古铁骑屠城、民族突然消遁的迷思。历史如同长河,在冲刷中不断翻页。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夏学的兴起,揭秘鲜卑拓跋与党项拓跋的演进流变和以拓跋氏为首的西夏人在灭国后的去向成为了这门显学的两个焦点问题。</h3> <h3>【拓跋力微(公元174年—277年),索头部鲜卑族首领,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的先祖。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时,追谥其为神元皇帝,庙号始祖。】</h3> <h3>【李元昊(公元1003年—1048年),党项拓跋部落首领,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西夏开国皇帝,于公元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宁夏银川)。】</h3> <h3> 拓跋后人今何在?经过不断考证和推断,学界大致形成了两种说法。一种是故乡说,在西夏灭亡后,以拓跋为首的西夏人一部返回了四川青藏等党项故地,一部返回了山西河南等北魏故地。一种是散落说,在西夏灭亡后,除了返回故地的,更多的遗民散落在西夏各地生息繁衍,形成了民族的再度融合。诗云“国破山河在”,人类的传承不会因朝代的更迭而轻易割裂,即使屠城也难以赶尽杀绝。如今在北魏都城洛阳、西夏故地陕北、内蒙西部、甘肃、宁夏、青海都有拓姓聚族而居的村落存在,人口达十余万之众,还有李、元、赵等拓跋氏的改姓后人分布各地。</h3> <h3>【2016年全国拓跋后人在宁夏银川举办祭祖大会】</h3> <h3>【宁夏甘肃拓姓辈分排序】</h3> <h3> 探秘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肯定不会没有故事流传。作为一名拓姓后人,我将以各地现存拓氏家谱(还有李氏、元氏等)为脉络,以聚落为单元,以报道的形式记录全国拓跋后人的踪迹和故事。于家族而言,这是一次谱系的梳理和展示。于研究者而言,或许能够提供有益帮助。</h3> <h3>【厚重的拓跋贡美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