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5.12汶川大地震

两只眼睛看世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清早战友微信群里发来一张纪念汶川抗震救灾15周年的海报,我才猛然想起又到5月12 日了!我是5.12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15年前的那一天已成为我心灵最深处永远的记忆和怀念!那时我还在部队,地震发生时正随执行任务车队行进在距离汶川县城18公里的公路上,亲眼目睹了灾难的降临,亲身参与了一次次的救援行动,在灾区救援一个多月。如今翻开尘封的日记,又让我回想起那段山崩地裂的往事,我找来当时随手拍下的照片,配合日记,让大家更加真实的了解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15年的时光已淡漠许多的记忆,我也已离开了战斗了25年的部队。蓦然回首,在经历生死洗礼之后,时隔多年我依然为曾经的往事所感动!因为忘不了,所以才记得!因为都记得,所以才怀念!为逝去的生命,也为救灾的英雄……</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月12日 (阴、夜间小雨)</span></h1><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我随部队车队,由成都经都江堰、汶川向马尔康方向开进。途经汶川县绵虒镇三官庙村时,车队停下来准备吃午饭。14时28分,我正在房前的水池边洗手,突然间房里的人拼命向外跑,我正想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却无意中发现四周的山体开始垮塌,浓烈的尘埃翻滚着卷向空中,又向山下扑来,这时我才感觉到大地正在剧烈地抖动摇摆着。原来是可怕的地震发生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先前没有地震的消息和预兆,我们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突然而至的灾难把大家吓懵了。我一面大喊着提醒身边的战友和群众远离房屋和高压线杆,一面提醒大家不要慌乱,尽量待在公路开阔地段不要乱跑。不一会大地停止了晃动,我正想看看周围的情况如何,铺天盖地的灰尘黑压压的一团扑了过来,整个世界顿时笼罩在黄褐色的尘埃中。因为什么也看不清,我招呼周围的人跳到公路东侧的樱桃树林里,尽量伏低身子躲藏灰尘,四周的山体不知塌成什么样子,只听到山石不停滚落时相互碰撞的轰隆声经久不息,响彻整个山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处的三官庙村是位于都江堰至汶川公路东侧的一个小山村,距离汶川县城18公里,岷江沿公路从北向南流过,此处山高谷窄,许多路段就是紧贴山脚通过。幸好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地形较为开阔,这儿相对安全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十多分钟恐惧而又漫长的等待。空中飘浮的尘埃还未落定,仅能看清身边模糊的人影,我们当即从突然而至的灾难中清醒过来,确定车辆和人员无恙后,迅速组织人员兵分三路投入到抢险救灾中。 </span></p> <h3>惊魂未定</h3> <h3>震后废墟</h3> <h3>断壁残垣</h3> <h3>了解情况安慰灾民</h3> <h3> 一对年龄四十多岁的夫妇冲到江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他们的房子就在江的对面,面水靠山,山上滚落的石头已把房子砸垮了一半,他们14岁的儿子正在房子里睡觉,山上的石头还在不停地下落,随时都有可能把房子砸垮。看到父母焦急无助的样子,我带领2位战士迅速跑到江边的铁索桥头一同向对面呼喊,终于孩子听到了喊声从房子里跑出来。他们房前的铁索桥因为拉锁桥墩在地震时毁坏,桥面已严重倾斜摇摇欲坠,人员已无法通行。我当即带领他们2人跳进江里,淌水到江对面把孩子安全接应到父母身边,还没等我们撤离,余震又起,他们的房屋又笼罩在山石坠落激起的尘埃中。</h3><div> &nbsp;</div><div> 一位年轻的母亲瘫倒在地上挣扎着要到江对面去,她出生才8个月的儿子还独自一个人留在家里。她无助的哭泣让我决定我们应该再冒险过江寻找这个可怜的孩子。江对面的绵丰村紧靠高山,村中大部分房屋是老房子,不是被震塌就是被山上飞落的巨石砸垮,留在这样的房子里生命已是危在旦夕!我们3人一面沿着江边的菜地奔跑一面向村内呼喊,逐家搜寻未来得及撤离或被困人员。村里的人听到呼喊都纷纷向河边的空旷地带转移,那位年轻的母亲见我们冲进了村子后她从下游的桥上迂回到村外,恰巧遇见她的丈夫抱着孩子向外跑,见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她喜极而泣,我也为他们全家人都平安而庆幸。</div> <h3>搜寻幸存者</h3> <h3>涉过岷江接应</h3> <h3> 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急匆匆向我们奔来,她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刘章发瘫痪在床,现还躺在摇摇欲坠的房子里,我们在大妈的带领下迅速向老人所在的房间奔去。他们家是沿街的老房子,房顶垮下的木棒、瓦片横在门前,由于停电和灰尘,屋内黑乎乎的看不清路,老人还躺在床上所幸没有受伤。因为他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清,他对刚刚发生的大地震并无多大反应,当把他从床上拉起背起他出屋时,老人吵嚷着不同意也不配合,在背上拼命挣扎,走到门口时两手拉住门框不放,在家人的劝说和帮助下,才好不容易拉开他的手,将其带至安全地带。</h3> <h3> “学校出事了!”我们刚跑到镇上,从镇上涌出来的人都纷纷呼喊着。原来刚才地震时从山上滚落的巨石砸在了绵虒中学的教学楼上,造成7名学生死亡,20余人受伤。我立即带领两名战士向学校方向奔去。校园里狼籍一片,老师已带领大部分学生转移到路边的树林里。镇卫生院的医生正在忙着抢救伤员,因卫生院的房屋在地震中损坏严重快要垮塌,他们只好在隔壁院内的一块空地上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而急救所需药品此时都还在库房里,存放药品的房间在一楼,楼房的墙壁已裂开了大大小小数十条缝隙,倾斜的墙壁把库房的防盗门压变形,打不开。因为强行开门怕出意外,一位医生找来一根七八米长的钢筋,把一头弯成一个钩子钩在门的拉手上,大家一起用力将门拉开一条供人通行的缝隙,我们几个人小心翼翼地进到库房里,把生理盐水、输液器材、纱布、抗生素等急救药品抢运出来,从倒塌的围墙上跳出去送到了急救点。</h3> <h3>从摇摇欲坠的库房中抢运药品</h3> <h3>  因为余震不断,镇里不安全,被救治的伤员和死亡者需要转移,我立即和后边赶过来的战士与医务人员协力运出6名伤员和2名死者。尔后又与镇党委书记赵斌及镇长陈建取得联系,成立了一个临时指挥组,把镇上学生和绵丰村的群众1000余人转移到三官庙村,选择安全地点搭建简易帐篷,一直忙到晚上20时才把他们安置好。 赵书记是一个很有魄力很务实的人,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午休,光身跑出来后找武装部的同志要了套迷彩服,因他体型魁梧就把裤裆撕开才穿的上,他大半天就穿着开裆裤到处跑着指挥抢险救灾。</h3><h3>&nbsp; &nbsp; &nbsp; &nbsp; 刚好遇到一个从山东烟台去九寨沟观光的离退休老干部旅游团,因停车加油他们幸运地逃过了一劫。在这个时候这种地方遇到老乡倍感亲切,加之他们年龄大,我领着他们安置在靠近临时救护点的一个简易棚下,这里因有我们带来的一台发电机成了唯一有电照明的地方。我给他们找来御寒的大衣和被褥等,又跟镇领导联系给他们安排吃的,确保他们尽可能得到照顾。</h3> <h3>转移学生</h3> <h3>抢运伤员</h3> <h3>处理伤口</h3> <h3>  强烈的地震不但震垮了当地群众的房屋,也摧残了他们脆弱的心理。许多人陷入了恐惧、绝望和慌乱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有的人在失去生存家园的同时也迷失了精神家园。下午,镇政府组织力量从危房中抢运出来的生活用品,还没等卸下车来就已被混乱的人群抢夺一空,连续运过来的两车物资都是同样的结果。不能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了,局势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我当即向镇党委赵书记建议:必须果断彻底地制止这种混乱状况,迅速扭转被动局面。军地联合指挥组决定由部队派出5名战士押运物资,并在部队车辆停放处搭建简易帐篷存放物资,由3名战士专门负责看守。物资一车车安全运了过来,堆放在帐篷里。周围安置的灾民和被困于此的过往旅客,都急需食物、饮水及其它生活用品,他们看到帐篷里堆放了这么多东西,都陆续围拢了过来,纷纷讨要着,有不少人因达不成意愿而愤愤不平,有的说着难听的话,有的还扬言不给东西就抢。面对处于绝境又而情绪激动的灾民,我心里清楚,此时如果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引发哄抢或其它恶性事件。我向赵书记建议组织人员尽快发放物资,稳定灾民情绪,同时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告诉他们,救灾物资现由政府集中保管统一发放,目的是为了使有限的物资发挥最大的效能,保证大家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党和国家是不会放弃我们的,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营救我们的。我们这儿通信已中断,进出的通道也中断,救援人员什么时间到现在谁也说不准,所以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必须有计划地发放和领取物资。请乡亲们放心,我们十几辆车装的都是蔬菜和食品,够大家吃用一段时间,有我们武警兵在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我们一定会跟乡亲们一起同生死共患难!听了我的劝导,围着帐篷蠢蠢欲动的灾民们渐渐散开了,回到了他们的安置点,等候统一发放食物和饮水。道路边又恢复了平静,一场危机烟消云散。 </h3> 搭建简易帐篷放置物资<div><br></div>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夜深了,绵绵细雨下个不停。忙了一天,只在早上吃了点米粉,但却未觉得饿,只是身上被雨淋湿后一阵阵的发冷。黑暗中岷江两岸山体垮塌的声音响个不停,好像整座山都已塌完。因为看不清江对岸的情况,担心塌下来的土石会把江水堵住引发洪水灾害,我们指挥组不停地派人到江边查看水位变化情况。</p><p class="ql-block"> 23时许,岷江上游突然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有一位地方的同志大喊一声“洪水来了!”我们还未来得及弄清情况,原来停留在路上的群众惊慌失措地向村东的高地上跑去。在村内空地上安置的500余名灾民不明就里,听到有人跑进来后,也跟着一窝蜂似的向高处涌去。黑暗中看不清道路,人又拥挤,一些老年人和孩子跑不快,被挤倒在地,差一点酿成踩踏伤亡的悲剧。而村东的高山此时也正在垮塌,靠的太近十分危险,很容易被滚落的石头砸伤,所以我当机立断和一名民警跑过去劝阻和引导群众,不让他们盲目的乱窜。同时赵书记也派人到河边查看情况,原来是虚惊一场,江边的水位并未有大的变化,刚才的巨响是远处高山塌落江中时在山谷中激起的回荡声,上游的水坝并未垮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刚才的情况确实危险,好不容易从大地震的灾难中逃生出来村民,如果在这时候稀里糊涂的出现伤亡,实在是不应该。我们费了一番口舌才把大家引导回帐篷中休息。因为这一场虚惊,许多群众心里充满恐惧,一面是山在塌一面是水在涨,哪儿才是安全的地方?知道他们担心,我和军需科周助理与镇上赵书记一起到灾民安置点逐个帐篷查看情况,安慰群众,告诉他们党和国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救援的,要他们克服暂时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现在住在这儿是安全的,遇有险情我们会及时通知组织大家转移。虽然只是几句简单安慰的话,却让他们踏实了许多,因为危难关头在他们的心里我们就是他们的希望,就是他们的依靠,只要有我们部队在他们就会感到安全。但愿我们真诚的话语能让他们在这个风雨交加灾难深重的黑夜里感受到一点温暖,让他们暂时忘掉恐惧和悲伤,安全渡过这漫漫长夜。</p> <h3>镇上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织就餐</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5月13日 (小雨)</b></font></h1><div> 早上9点多钟,绵虒镇党委赵斌书记找到我,要我们派出一部分战士到绵丰村沙坝组抢救被困群众。昨天下午我已得到那里有群众被困的消息,并跟随几位村民到现地勘察过,知道那里的情况。沙坝距离绵虒镇约1.5公里,位于岷江西岸,沿着江边和原来的老公路住有几十户人家。从三官庙村前行不到500米,就是一个隘口,公路已堆满落石,江边的土路上也散落着许多巨大的石块。随着余震的抖动,山上仍不断有巨石滚下,从此处经过时令人胆颤心惊。沙坝通向外面的路和桥梁已被山石阻断无法通行,西面紧贴村子的高山垮塌十分严重,滚落的巨石把许多房屋砸垮,村民被围困在江边一小块狭窄的空地上。因岷江在地震过后上游水坝开闸水量大增,水流湍急人已无法徒涉,昨天因考虑到时间已晚又没有安全可行的办法,救援行动只好推迟。</div> <h3><font color="#010101">江对面被掩埋的房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被巨石阻断的道路</font></h3> 今天早上有一位被困村民成功从横架于江上架设通信光缆的钢丝绳上攀爬过来,开辟了一条空中生命通道。我和修理所副所长胡坤等十余名官兵在公安人员和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利用这条简易索道展开了紧张的救援。我们先对钢丝绳重新进行加固,把其加长后绑缚在一根高压线杆上,为防止电杆因受地震不牢固,又把钢丝绳的端头固定在另外一个铁塔架上,江对岸的一端也已固定在电线杆上。我们实施救援的地方是紧靠江边的一个高台,其上用于防护的矮墙已向外倾斜,几乎要倒在江里,人站在上面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因为这边地势高,两边高低落差太大,为了便于救援,我们选择江边一块突出的岩石作为救援点,把钢丝绳用绳子下拉并固定在岩石上,以减缓两边落差。<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牵拉钢索</font></h3> 11点左右,所有准备就绪,救援工作开始。早上从江对岸过来的村民因为溜索技术好,由他先行攀援过去,并把拉动滑轮的绳索带过江,以便于下一步的行动。这位40余岁的村民很勇敢,他顺利地从钢丝绳上爬过去,救命的绳索也成功带到了江对岸。首先营救的是伤员,其中有2名重伤者被固定在门板上,拉过江后由我们的战士们抬到三官庙临时救护点进行急救,其余的4名轻伤员也相继顺利过江,在家人的搀扶下前往医疗救护点。接下来是营救老人和孩子,有2个不满1岁的婴儿捆在父母的身上成功的滑过江面,老人们也紧张有序地被营救过来。我牵着他们的手,把他们一个个从危险的岸边带到右边的平地上,并不停地安慰着,尽力让他们从恐惧和悲伤的情绪中摆脱出来。<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江对面等待救援</font></h3> 救援一次的时间大约6至10分钟,我们连续不停地进行了近5个小时,50多名群众已脱离困境。正当我们准备继续救援时,一位战士跑过来传递紧急消息,从车载电台报道中得知16时左右将有一次大的余震。我们的救援地点是夹在两山之间的一个谷地,一条小河就在我们背后的山谷里流出来从我们身边注入岷江中,地震后因为山体垮塌把河道阻断,现河水已断流。如果我们继续停留在这儿,一旦有大的余震,我们不但要遭受山石的袭击,山谷里随时都可能突然袭来的山洪还会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因为对岸的村民所处位置在地震时不会有太大危险,所以我们果断决定紧急撤离此地。刚刚跑至安全地段,一位30余岁的妇女哭喊着过来突然跪倒在我面前,要我们去把她的丈夫和弟弟救出来,她是沙坝组的人,我们刚刚把她的父母和3岁儿子救了出来。她的举动引来许多人的围观,看到她悲痛欲绝的样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很想去解救他们,可是现在情势危急,我不能不顾战友们的生命,必竟用生命换取生命太过悲壮!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我尽量向她做好解释,告诉她江那边的人暂时不会有太多危险,等大的余震过后,我们立即前去救人。在我的耐心解释和别人的劝说下,她终于平静了下来,去安置她的父母和孩子。<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转移伤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秩序正规的临时救护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军民情深</font></h3> <p class="ql-block">  16时40分,通报中的大余震还没有来,我不知道是因为预报有误,还是老天有意在拖延时间。如果再不行动,天就要黑了,我们必须要在天黑之前将被困人员全部营救过来,免得他们又要渡过一个恐怖的生死未知的夜晚。因为不知道下一次的余震到底有多大到,到底在什么时候发生,前去营救点危险性太大,所以我跟赵书记商量后决定,由我带领当地熟悉情况的几个村民和民警再次前往救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在路上又遇几次小的震动,天又下起小雨,道路湿滑,行动艰难。我们来到江边时,对岸已有3个年轻人自行从钢索上爬过来,其他的几个村民因感到救援无望已离开了原来等待的地方不知去向。我们几个人在岸边大声呼喊着,希望对岸的人能够听见走出来。可是江面太宽,江水的轰鸣掩盖了我们的呼声,那边十几分钟没有人反应。终于一位五十余岁的村民看到我们在招手,从远处奔了过来,我们决定先把他救过来。这位村民对滑轮的使用不熟悉,自己也没有捆绑好,我们拉动时,绳索突然断了,他差一点掉进江中。拉动的绳索断了营救行动不得不停下来。我们正准备派人将绳索送过去,前去山谷观察洪水情况的人突然向我们猛烈挥手,边喊叫边跑过来。肯定是上面的山洪来了!我们几个人放下绳索一起拼命往回奔,来不及看清山谷里的洪水到底有多大。等我们撤离到安全地带时,大家一阵沉默,都还未从刚才的惊惧中恢复过来。因为下雨天黑的早,已不便再次实施救援,我们几个人只好无功而返。拖着疲惫的脚步往回走,我在心里默默祝愿:但愿被围困的人能平安渡过今夜,明天我们一定会帮助他们脱离困境。</p> <h3><font color="#010101">(未完待续)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作者: 莒县创业大学 张念峰</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