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纯情——记广宁村小学同学聚会

大民

<h3>跨越半个世纪的聚会</h3><h3> 要说跨越半个世纪的相见,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难得的一次会面。我们是1964年毕业于广宁村小学的一群年逾花甲的老同学。说老,其实也不老。按照微信中传播的大概是国际卫生组织给出的年龄划分,我们还是青年呢!哈哈哈!我们也不愧为青年!瞧一瞧,那个童心未泯精神劲!我们身上仍然还有不少青春的气息。</h3><h3> 来到母校的大门前,拍合影照留念。每个同学都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看着过去的教室,还有那已经不再是教室的遗址。同学们指点着,看那第一排就是一、二年级的教室,如今已经是一座教学楼了。看那老教学楼二层东面的教室是我们四年级的教室,如今已经是幼儿园了。再看,我们六年级的教室已经是库房材料场地。毕竟五十年了!许多儿时的记忆像水库开闸一样,奔涌出来,时而快的一闪而过,时而慢慢地涓涓细流温婉地充满我们的脑海。真是好激动!好享受啊!</h3><h3> 我们就餐的地方,原来是一个污水沟口。我的家就在它的后面。我的初中同学已经在这里聚会多次了。今天我们又来了!一群小学同学来了!这阿林餐厅简直成了我们同学聚会的基地了!同学一个个迎来陆续到来的同学,相见时有尴尬,“都说如果在街上可是不敢相认”;有兴奋,几十年未见了,可依然能够认出对方。有激动,不仅要握手,还要拥抱。想说的,要问的,想知道多少,那个都说不清,也不知道咋聊喽!开饭了!聊不停!几位同学都讲了感受,衷心感谢群主张淑珍、吕双喜和为此次聚会做出的奉献!并对同学齐心协力的支持表示了谢意!席间笑声此起彼伏,笑的那么无拘无束,如同童年时的孩声孩气。高潮时,大师级的合唱指挥稀公元带领同学唱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还真像那么回事儿!稀公元同学唱了两段京剧,我也献丑唱了一首《夕阳红》。简直忘记了年龄。下午两点多了,有同学家远离开了。但是还有几位恋恋不舍地继续聊呀聊,聊到近四点。才流连忘返的离开!临走时的握手拥抱那叫真诚温馨。这是一次圆满的同学聚会!这是一次纯真的情感交流的会面。这是一次难忘的跨世纪的握手!此次聚会将是老同学们经常见面交流的经典的开始。</h3> <h3>小学校大门前留影</h3> <h3>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的</h3> <h3>我们来张合影</h3> <h3>合影</h3> <h3>合影</h3> <h3>合影</h3> <h3>合影</h3> <h3>全体合影</h3> <h3>全体合影留念</h3> <h3>全体合影留念</h3> <h3>餐桌上聊</h3> <h3>门口聊</h3> <h3>见面聊</h3> <h3>哥俩来一张,儿时我同稀公元经常在一起玩。</h3> <h3>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h3> <h3>聊</h3> <h3>合影留念</h3> <h3>合影留念</h3> <h3>合影留念</h3> <h3>合影留念</h3> <h3>合影留念</h3> <h3>漂亮的女同学合影留念</h3> <h3>吕双喜</h3> <h3>二年级的同学合影,太珍贵了!</h3> <h3>二年级的同学合影留念</h3> <h3>笑的好开心!</h3> <h3>同学相认</h3> <h3>动情的聊</h3> <h3>激动的相认</h3> <h3>李改娣</h3> <h3>敬秀荣</h3> <h3>张维宝</h3> <h3>车全水</h3> <h3>西铁路的公安大院</h3> <h3>幼儿班的合影。这张照片太珍贵了!有60年了!一个甲子呀!</h3> <h3>忙着拍片</h3> <h3>忙着拍片</h3> <h3>细聊</h3> <h3>还能认出来</h3> <h3>握手</h3> <h3>开心的乐</h3> <h3>开心的乐</h3> <h3>前后住的同学,即是街坊邻居又是同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