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三大名匾

仁和

<h3>  晋祠内建筑众多,有殿、堂、楼、阁、亭、台、塔、桥等,应有尽有。为此匾额也是甚多,其中公认的有三大名匾。</h3> <h3>  一、水镜台。晋祠入大门,正对的一座建筑,叫作水镜台,是一座坐东朝西的古戏台,正额上悬“水镜台”。“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人世间的善恶忠奸尽人皆知。此匾是由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太原县晋祠旁边的南堡村人杨二酉所题。</h3> <h3>  二、对越。在晋祠的中轴线上,戏台对面,过了金人台,有一座牌楼叫对越坊,上面题“对越”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这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匾下款“万历四年岁次丙午春三月吉日立”,但无题字人名。相传牌楼是在明万历年间,由太原县东庄举人高应元出资修建。高本人极善书法,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h3> <h3>  三、难老。在圣母殿的两侧,南北各有一个八角亭。原来,亭下各有一泉,北为善利泉,南为难老泉,加上中间的鱼沼,构成晋祠三大神泉。难老泉,被誉为“晋阳第一泉”,亦是晋水的主要源泉。于是取《诗经》(鲁颂•泮水)中:“既饮旨酒,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难老泉亭匾额上的“难老”二字,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太原府阳曲县西村人傅山先生题写。</h3> <h3>  书法界评说,杨二酉写的‘’水镜台‘’是秀丽之笔,高应元写的‘’对越‘’是雄伟之笔,傅山写的‘’难老‘’是神奇之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