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出城往西,双向八车道,路宽车马稀。</p><p>春雨滋润的绿化带,苍翠欲滴,在车窗外悄然闪动,一路同行。 </p><p>约莫20分钟车程,波光潋滟的漳河水库边,一个还在建设打理的小镇渐次出现在你的视野里——荆门爱飞客航空小镇</p> <h3>小镇毗邻原荆门宏图飞机制造厂,该厂厂区外面现在挂了一块一头雾水的牌子:航空产业园。六0五研究所也更名为“特飞所”</h3> <h3>小镇分固定展示区、飞行体验区……还有爱飞客文化展示中心。一年一度的飞行大会如果说是小镇的盛装节日,飞行表演俨然是节日的亮点,少长咸集,万头涌动……</h3> <h3>飞行体验区既然还没启动,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固定展区,看灰机去吧</h3> <h3>水轰—5,荆门土生土长的一款水上飞机,1976年漳河水上机场首飞,正式列装不详,多年来一直残存在荆门人的记忆里和茶余饭后中……</h3> <h3>运—11,哈飞生产的一款双活塞发动机的轻型机,纯国产,生产44架交付使用38架</h3> <h3>这款双翅膀飞机中文名叫运—5,俄文名叫安—2,江西洪都公司仿制,性能稳定,1976年执行过周总理骨灰播撒任务</h3> <h3>安—26,双发涡轮螺桨支线机,原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原社会主义阵营广泛使用</h3> <h3>翼龙无人机,成飞研制,军民两用,目前是国产无人机领域当家花旦,100马力活塞发动机作动力。</h3><h3>机翼下是啥?硬是没搞懂</h3> <h3>蛟龙—600,机腹船身设计,旋翼单臂布局,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今年二月刚试车,把水轰—5甩八条街。</h3> <h3>蛟龙—600正面看上去,机腹前端如舰艏,四台WJ—6发动机两翼排开,作为世界在研的最大水陆两用飞机,超霸气</h3> <h3>一款美国私人小型水上飞机,性能超稳定。请注意它的螺桨位置,发动机后置,超自信。</h3><h3>里面空荡荡的,看了,没啥</h3> <h3>长征七号落户航空小镇,看上去,有点茶马古道上一峰骆驼走进马帮的味道</h3> <h3>武直—10,哈飞与昌河联手打造,涂装锅底黑,满身杀气。2012年珠海航展首次曝光,随后入役,去年8月陆航全部列装,由此改写武直陆航长期依赖法国海豚的历史。</h3> <h3>串列双座布局,两侧短翼挂弹,并配旋转机炮塔一座,作为航空突击与反装甲的“霹雳火”,武直—10跟美国“眼镜蛇”有一拼</h3> <h3>散落在地上的这些纸飞机、竹蜻蜓或许能唤醒你尘封的回忆与童趣,放飞纯真的飞天梦</h3> <h3>枭龙FC—1,单座单发轻型战机,与巴基斯坦共同投资,成飞研制,具有突出的中低空与高亚音速空中格斗能力,短程起降</h3> <h3>新舟—60,西飞生产,60座双发涡轮螺桨支线机,涡轮发动机由加拿大普惠公司生产,复合材料螺旋桨由美国汉胜公司生产</h3> <h3>伏尔加二号气垫型地效翼船,一款利用地面效应原理,机翼与浮舟和襟翼一起形成的气垫系统离地升空会飞的船,俄罗斯生产,飞行高度1~6米,适合水面、冰面和平坦的地面</h3> <h3> 这个带轱辘的铁架子有一个响亮霸气的名字:飞行者一号。当年莱特兄弟趴在上面,双手紧紧抱着木制操纵杆,跌跌撞撞飞行了36米,最后一头摔在沙滩上……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帷幕</h3> <h3> 小镇亮点多,充满趣和乐。</h3><h3> 林林总总的机展和期待中的飞行体验以及初见端倪的小镇风貌足够您放飞心情,用挑剔的目光扎扎实实逛上大半天。好吧,折腾半天了,困了累了饿了……还有一些图片,如果有兴趣,留给您慢慢欣赏,机展包括轰—6、歼—10、强—5、歼教—6等。哦,C919、歼20……还真没有。</h3><h3> 收拾心情,相约小镇</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