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水墨丹青(一)

张胜宝一一无欲则钢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尽管“无锡画家画无锡”活动已过去多时,但余韵犹在墨香四溢,一幅幅如诗般的画面时常浮现于脑海,激动并陶醉着我。活动中有很多位我熟悉的画家用那份真诚、感受和灵性去画心目中的故乡、中国画的故里一一魅力无锡!</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也许是时间久远的缘故,忆来更有味。三十多年前,正是这些风华正茂的文化青年,手握画笔,怀揣梦想,为中国画执着,为艺术痴迷,用辛勤打造自信,用坚守支撑信念,势如百舸争流,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h3><h3> 如今二鬓如霜的他们,仍耕耘于艺术的绿州,他们用画面诉说灿烂,用意境构建宽广,用期许迎候属于自己的国画创作未来…….</h3> <h3>  这其中有我多年的朋友一一勤于思考笔耕不止、具有时代特质的画家周胜荣,在本土画家画无锡活动中,一幅《荣巷古镇》参展作品,用他的艺术感知与积淀,通过最直白的绘画语言,自然呈现了中国民族工业发详地之一的无锡荣巷历史风貌和奇异的山水风光,让我眼前一亮……</h3><h3> 以我的印象,胜荣是位追求卓越、更懂得坚持的人。忙碌的他有自己的一份事业,还兼任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新吴区人大常委、江南书画院副院长、东方艺术馆馆长等职务,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艺术实践与创作,用他的话说:“写字画画是我永远也做不完的一门功课”。每天忙里抽空习字、练画、读书,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他也会经常背起画包,离开喧嚣亲近自然,涉足山林、溪流、原野和江河写生采风,使其胸有丘壑,丰富了创作素材、拓宽了创作视野。几十年来从未止步艺术探索之旅,是坚持和认真的劲儿,使得胜荣的画作日臻完美。</h3><h3> </h3> <h3>  或许是与生俱来的那份天赋、灵性和钟爱,决定了胜荣对国画的一生追求。在这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吴地文化影响,使得其治画严谨,江南的毓秀钟灵和荟萃的人文,丰富了他的创作思想,无锡的一山一石和充满温情的太湖之水,圆润了他的笔墨。</h3><div> 艺术需要情感与率真,也需要时间的考量。潜心研读品味胜荣的画,总会有所发现和感染,感情丰沛的他,其画很少有世俗与情绪化的东西,擅长山水画的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艺术人特有的奔放和对大自然的那份深沉的爱,在其大气端庄的画面里尽情挥毫抒发,主张旷达中的厚实浑朴、隽永里的深邃广博,力求体现人画合一的默契与谐美,给画以生命至幽远。</div><h3> </h3> <h3>  逾越传统走出自我,形成全新画风,是周胜荣所渴望的,并为此苦苦追寻着。他在秉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不刻意复制而有所突破,着力线条流畅中层次与力度的把控、注重墨色的浓淡虚实间的巧妙转换、倾心构架他所要诠释的一种意境。</h3><h3> 所以几乎他的每幅中国画作品表达出了不一样的感受和气度,传递着或向上的精神力量,或清新中的闲情雅趣……</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荣巷古镇》</h3> <h3><br></h3><h3>▼周胜荣的作品《官鹅沟》,被中国画最高艺术殿堂一一中国国家画院收藏.<br></h3> <h3><br></h3><h3>▼周胜荣的作品《秋山烟霭》入选中国国家画院10年精粹展.</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