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国家--摩洛哥

海棠

<h3>选择去摩洛哥作为旅行目的地有很多原因,也许是因为年少时唱过的一首歌----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语,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也许是对三毛优美的文笔下对撒哈拉沙漠的描述: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也许是对传说中地中海蓝色之城的痴迷;也许是对大名鼎鼎的直布罗陀海峡的仰慕......总之,正好星辰影像组织去摩洛哥,去! 就这样,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了。</h3> <h3>经过十几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飞越西伯利亚上空。经巴黎转机,终于抵达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机场,开始了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卡萨布兰卡。</h3> <h3>大多数人对于北非花园摩洛哥,只知道一座城市,并不是首都拉巴特,而是以浪漫和相遇闻名的"卡萨布兰卡"。它是一首歌,一部电影,亦或是一张哈桑二世清真寺的明信片。作为卡萨代表建筑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可供10万人祈祷。整个清真寺有三分之一是建在海面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从海上来。卡萨布兰卡源于西班牙语中的Casablanca,意为"白房子",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h3> <h3>倘佯在时光的碎河里----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被定格在无数永恒的当下中,谁也无法预料到下一分钟的邂逅。</h3><h3> </h3> <h3>清真寺广场很大,来这里游玩的人比较多,非常适合拍当地人文的一个地方。不过无论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摩洛哥人都不喜欢被当街拍照,并且极为警觉,这在我后来的行走拍摄中体会更深,所以我只能釆取用长焦镜头或手机偷拍。</h3> <h3>马拉喀什是我们此行的第二站,它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之一,同时也是面向沙漠的重要门户。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位于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贯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脚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称。这个撒哈拉沙漠北部重镇,是座红色的城市。赤色,褐色,土色为整个城市建筑外墙的基调,现代与传统结合得比较到位,极富阿拉伯风情。</h3><h3> 没有一座城市能像马拉喀什那样,给人混乱感受的同时却又由衷感叹其中的美妙。只要你有心,你总能发现一些美的存在。。。</h3><h3> </h3><h3> </h3> <h3>门上的这只小手非常的有特色,同行的三毛姐忍不住伸出自己的手和它媲美了一下。</h3> <h3> 驱车离开马拉喀什古城区向西北方向行进,不远处矗立着一座令游客趋之若鹜的马约尔花园。法国艺术家雅克•马约尔是她的第一个主人。1919年来到马拉喀什后,这位画家就疯狂地迷恋上了这座古城。随后在他留给世人这件最闻名的作品中,他添加了令人目眩的颜色——蓝。在花园小径中漫步,"马约尔蓝"随处可见,花瓶、墙壁、水池、别墅、长椅都被包裹在静谧的蓝色中。酷爱植物的主人从世界各地引进珍奇物种妆点花园,仅仙人掌就有百余种。营造丰盛的自由天地抵挡不住岁月无常的侵扰。一次意外的车祸带走了这位多情的画家,整座园子也因主人的离去日渐衰败,直到出现了她的第二任真命天子——伊夫•圣•洛朗。</h3> <h3>这么美丽的地方,偶怎么也要坐在这里秀一把。</h3> <h3>走近色彩王国摩洛哥最美的村落----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Kasbah是摩洛哥人用当地特有的赤土泥沙手工堆砌的房屋村落。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Aït Benhaddou是摩洛哥保留至今最经典最完整的 Kasbah, 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摩洛哥指定的又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建筑很简陋,墙体用红土加一些干草做成的土坯筑垒而成,能够长时间使用居住,得益于这里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筑垒村的建筑外观很有特色,多有雕刻装饰,很具阿拉伯的风格。</h3> <h3>每想你一次,<br /></h3><h3>天上飘落一粒沙,</h3><h3>从此形成了撒哈拉。</h3><h3> ----三毛</h3><h3><br /></h3><h3>很早很早就对三毛优美文笔下的撒哈拉沙漠心驰神往,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可心心念念的撒哈拉沙漠,此行最让我期盼的一个地方。却遇上了一年都难得一见的沙尘暴,虽然没有别人阳光下那种漂亮的沙漠线条,倒也别有一番风味。</h3> <h3>菲斯是摩洛哥人的骄傲,承载着摩洛哥的现在和过去,是四大皇城中最古老的一座,也是摩洛哥第四大城市。现在依然居住着上百万人口,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方式,时光仿佛在此凝固了。老城如迷宫般,重重叠叠、弯弯曲曲的小径,依山势起伏,犬牙交错,不计其数。据说,9400多条窄巷小道组成了菲斯的骨架,老城中店肆林立,道路泥泞,更古旧,更破败,更原生态,人们衣饰传统,只讲阿拉伯语,城中不通汽车,只靠马与驴子运输。缝衣、织毯、铜器、灯饰、手工艺品、铁匠铺、蔬菜区与水果摊、小吃店……一字排开,宛如河流无尽头,游人摩肩接踵,各种语言,各种肤色,构成奇妙场景。来摩洛哥之前,老师就特别强调过,菲斯古城象迷宫一样,非常容易掉队,所以大家一定要紧跟着当地导游。向来路痴的我不敢大意,生怕一不小心便走丢了。</h3> <h3>这是此次米女导游走在前面时,我拍下的她优美修长的背影。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天,可从她优雅、博学的谈吐上,我已深深感觉她是一个内外兼修的才女。</h3> <h3>  菲斯是享誉世界的皮革制造中心,七绕八弯之后,当地导游领我们登上了一处五楼露台,老远便闻到一股臭味,愈近愈烈,只见庭院中放着大大小小数十只圆形染缸,从十六世纪开始,取皮,泡制,晒干,染色,缝制全依古法,手工操作,尤其是用鸽子粪韖制皮革,使其柔软,更是一绝,亦是臭味来源。参观时,我们每人都领到一支薄荷叶放在鼻前还是恶臭难闻,望着陈列室内五彩缤纷,精美异常的皮革制品,我怎么也无法将臭鸽粪缸与其联系在一起。朝天上一瞧,怪不得菲斯上空有如此多的鸽子在飞翔,却不知有此妙用。</h3> <h3>  摩洛哥旅行临近尾声,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舍夫沙万。走过人生百态的马拉喀什和古老厚重的菲斯,因拍摄过程中一举起镜头就马上被举手示意:no photo,心情多少受了点影响。可抵达舍夫沙万后,眼前这窄小的街巷、别致的房子,全被粉刷成各种蓝色,其中或点缀着明艳的盆花,或出现几只慵懒的小猫,浓郁的阿拉伯风情使人一见倾心,瞬间我的心情一下就明朗起来。</h3><h3> &nbsp;</h3><h3> 说实话,如果没有蓝色,舍夫沙万也就是摩洛哥一个普通的山间小镇,其建筑本身比起菲斯古城的厚重精致,略显粗糙平庸。但因有了这一抹蓝,舍夫沙万充满了迷幻的色彩,摇身变成世界三大蓝城之一。置身古城,就像来到了一个神秘的"蓝精灵"王国,目及之处,满眼皆蓝。</h3> <h3>蓝色,</h3><h3>肆无忌惮地,</h3><h3>绽放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h3><h3><br /></h3><h3><br /></h3> <h3>走过摩洛哥几座城市,我深深感觉到舍夫沙万较之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菲斯等大城市都要好得多,这里宁静悠闲,民风淳朴,藏在北部山谷里的舍夫沙万才是摩洛哥最淳朴的样子,这里保有人们梦想中的摩洛哥应有的一切。</h3> <h3>如果要选择一场梦开始的地方,</h3><h3>那我愿意在这里做梦。</h3><h3>璀璨又温柔的蓝,</h3><h3>具有治愈一切的力量。</h3> <h3><br /></h3><h3><br /></h3><h3>此次摩洛哥之行最后的两站:丹吉尔、首都拉巴特。著名的景点有:直布罗陀海峡入口、非洲之洞、艾西拉艺术小镇、拉巴特皇宫、哈桑大清真寺遗址、穆罕默德五世陵墓等等。</h3><h3><br /></h3> <h3><br /></h3><h3> 非洲之洞,又叫大力神洞。由大西洋海浪长期冲击岩石形成的天然洞囗,极像非洲地图。我们每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一张影像。<br /></h3><h3><br /></h3> <h3>  【艾西拉】摩洛哥的艺术小镇,位于大西洋边上,距离丹吉尔西南方向一小时车程。这是一个极其清新安静的安达卢西亚风格小镇,以蓝白相间的建筑及各种多彩的涂鸦闻名于世。</h3><h3><br /></h3> <h3>  眼前的这副壁画是整个艺术小镇最吸引我眼球的,小姑娘的背影,让我的记忆一下回到年少时光,我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h3> <h3>拉巴特王宫建于 1785 年,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华丽繁复的黄铜图案映衬着绿色屋顶,整个王宫恢弘华丽。</h3> <h3>这样光影、色彩俱美的地方来张合影是必须的。</h3> <h3>穆罕默德五世陵园,我们非常幸运的遇到一群来这参观的可爱的孩子们。这是此次摩洛哥之行见到的最灿烂的笑容,唯一一次可以让我们尽情拍摄的,所以印象最为深刻。</h3> <h3>面对我们的镜头,气质优雅的美女老师始终面带笑容,让我们倍感亲切。</h3> <h3>摩洛哥,如一场梦,</h3><h3>像是坐着飞毯进入的天方夜谭,</h3><h3>她美得惊人、美得不似人间。</h3><h3>却真真实实的用自己的多彩,</h3><h3>感动着每一位到来的人们。</h3><h3> </h3><h3><br /></h3><h3>不知不觉,行摄摩洛哥的十二天时间一恍而过,每次觉得意犹未尽的时,就又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其实说真的,这次出行是我有史以来感觉最累的一次,每天背着沉重的摄影包且不说,最主要的是来摩洛哥后身体一直抱恙,不光喉咙又痛又嘶哑,最主要还一直咳嗽。可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还是觉得非常的开心和值得。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远方,向往远方,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渴望。</h3><h3><br /></h3><h3><br /></h3> <h3>远方一直是梦所在的地方,然而我觉得,其实最美的还不是梦,而是和你一起追梦的人,还有一起追梦的过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