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瑕不掩瑜

<h5>图文/瑕不掩瑜</h5> <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我们近三年了。2017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当年味儿愈来愈近的时候,已经被病魔缠身骨瘦如柴的妈妈终久还是没有熬到过春节,在临近新春这个寒冷的夜晚,妈妈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对儿女的牵挂,静静的闭上双眼,永远离开了我们,妈妈用顽强的生命力走完了她96年漫长坎坷的人生之路,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失去妈妈,我就像断线的风筝,没有了飘荡的方向,心也被隔空无处安放,对母亲的思念和伤感犹如春藤一样蔓延……在母亲逝世三周年之际,谨以此篇来表达我对母亲深深的缅怀和思念。</p><p class="ql-block"> &nbsp;</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题记</span></p> <h1> </h1><h3> 母亲一生共养育了八个儿女,因为当时生活困难,医疗条件差,我和哥哥中间连着夭折了三个孩子,活过来的只有我们兄弟姐妹五人。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是位老革命,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公家事上,每天从早到晚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家里的一切都有我母亲打理,母亲是一位地道的家庭主妇,从没上过学,目不识丁,但她聪慧贤德,仁慈善良,是我奶奶心中的好媳妇,我父亲身边的好伴侣,我们儿女的好妈妈。</h3> <h3>  母亲秉承了中国传统女性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等诸多特质,她心里永远最看重的都是我们的父亲和她的儿女,唯独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在我很小的时候,姐姐已经出嫁离开了家,哥哥在省城读大学,我和弟弟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全靠父亲每月30几元工资来维持一家人生计,为了照顾好父亲的身体,为了我们能健壮长大,母亲把仅有的一点细粮变着法子单锅另灶做给父亲吃,再把锅里最稠的饭菜捞给我们三个吃,等她端碗时,碗里的饭都能照见人影了,但只要有一星点面疙瘩,母亲也要捞在弟弟妹妹碗里,那时我们都很小不懂事,就这样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的疼爱呵护。年复一年,母亲就这样省吃俭用、含辛茹苦的操持家务,虽然生活清贫,但围绕在母亲身边,享受着母亲的疼爱,我们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h3> <h3> </h3> <h3>  在那个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物资极度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粮食很紧张,都是按人按月供给,大米白面更紧缺。为了积攒细粮给哥哥娶媳妇,母亲硬是从嘴上省下三小罐白面,自己却因为严重营养不良而晕倒在灶台旁,类似这种情况,在母亲身上是很平常的事。记得有一年快过春节了,为了让我和弟弟妹妹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母亲舍不得花钱找裁缝做,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给裁缝师傅家纳鞋底,换取师傅给我们做三件新衣服。多少个夜深人静时,我被麻绳穿过鞋底的丝丝声从睡梦中惊醒,每次都看到,灯下的母亲眯着那双已熬红的双眼穿针引线不停的挥舞着鞋底,那瘦小的身影疲惫却很专注,母亲就是用这种挑灯夜战、不知疲倦的劳作方式得到了既省钱又满足了我们在新年能穿上新衣服的愿望。当我们穿上母亲用厚厚一摞纳好的鞋底为我们换上的新衣服时,母亲的右手中指却因为纳鞋底用力拽麻绳而被勒出一道深深的青紫印痕,摸着母亲的手,我心疼的只掉眼泪,母亲却像没事一样,看着穿上新衣服的我们,脸上露出着满足而欣慰的笑容。</h3> <h3>  在我印象中,母亲的性格温顺热情,与邻里相处很融洽,从不与人论高低,是远近闻名的贤惠妇道人家。那时候居委会每天晚上组织学习,母亲虽然一个字也不识,但每到学习时,她总是按时去按时回,居委会组织劳动,母亲肯定是最卖力干活的,不但完成自己的任务,还帮别人干,从不计较得失。母亲就信奉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规矩做人,踏实做事。在那个特殊“一片红”的年代,因为母亲吃苦耐劳,各方面都表现好,她得到的各种荣誉也不少,“学习文化积极分子、”劳动能手“”等等,每当母亲得奖后,父亲就调侃母亲一个字都不识,怎么就当上“学文化积极分子”了,还让我们考妈妈认字,出妈妈的洋相,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h3> <h5>59岁时的妈妈</h5> <h3>  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和所有老干部一样没能逃脱那场厄运,被无情打成走资派,那是我们家最不堪回首的一段日子。当时我们还特别小,懵懵懂懂的,只看到父亲每天早早就被造反派带走批斗,晚上回来浑身带伤疲惫不堪 ,我们很心疼爸爸,但更多的是惊恐害怕,害怕爸爸就这样被他们折磨而离开我们,而平时看着柔弱不善言辞的母亲,这时则表现出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毅力,她从容地安抚着我和弟弟妹妹,又细致入微的照顾父亲为他疗伤,把家照应的井然有序。在父亲心情沮丧时,母亲总是细致耐心的安慰他,“要挺住,没有过不去的坎”。那时候我们感到平时柔弱的母亲就是一座坚实的大山,是一颗能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就这样,父亲和我们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艰难地熬过了那段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日子。文革结束后,父亲又恢复职务,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工作更加忙碌,母亲还是乐此不疲操持着家中的一切,我们家又回到了往日那种宁静与祥和。</h3> <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结束快乐伴随苦涩的少年时代,即将开始一个崭新的成人年代时,灾难再次降临我家。父亲积劳成疾患上了直肠癌,这对我们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全家陷入在一片伤感中,尤其是母亲,脸上布满了愁容,眼里写满悲哀。父亲病重期间,母亲经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但她在儿女面前尽量做的很坚强,在父亲面前故作轻松,想方设法为父亲调理饮食,陪父亲聊聊以前所经历的一些有趣的事为父亲解闷宽心。那段时间,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父亲,全家人心情都很沉重。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生离死别,我们恨自己无回天之术,挽救不了父亲的生命,眼睁睁看着年仅61岁的父亲在亲人的留恋和不舍中,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的去世,无疑对我们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家顿时犹如天塌山倒,那时姐姐哥哥都在外地生活,我和弟弟妹妹也在不同地方上学,看着嚎啕大哭而无助的我们,伤心欲绝的母亲擦干泪水,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再次用她那柔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不仅在生活上关心照顾我们,还不断鼓励我们要乐观面对一切,母亲的坚强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用博大的情怀和无私的母爱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明白了责任的重大,亲情的可贵。在母亲的关爱、陪伴、照顾下,我和弟弟妹妹各自都学有所成,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相继成家开始了新生活。</p> <h5>哥哥在西安省委党校学习期间,特意带从未出过远门的妈妈去西安兴庆公园游览留影。</h5> <h3>  如果说父爱重如山,母爱则深似海,父爱是力量,母爱就像春雨细润而无声,像山泉静静的流淌不息。父亲用坚强、鼓励来教育我们,母亲则是用她博大的胸怀、坚韧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影响着我们。母亲走过九十六个人生春秋,她老人家一生虽然平凡朴实,但只有我们做儿女的才能感受到,她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酸甜苦辣,想想母亲这一生的不易,我几度不能抑制自己的情感而泪洒键盘,我想,就是用几倍的篇幅也写不尽母亲的伟大,用尽天下所有赞美之词,也表达不出母亲的养育之恩。在母亲的人生长河里,我仅仅采撷了几朵小浪花,谨此表达对母亲的缅怀和深深的思念。虽然是几个普通的生活片段,几件记忆颇深的小事,但折射出的是母亲的大爱!</h3><h3> </h3> <h3>  母亲走了,永远的走了,留给女儿的是无尽的思念,每当我凝视着母亲的照片,总感觉妈妈在世时,我还有好多好多事没来及为妈妈做,这种内疚遗憾让我每次都禁不住泪流满面。母亲,女儿好想您,女儿只能寄一份思念到天堂,以寄予对母亲的哀思,您老人家儿孙满堂,功德圆满,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虽然您已离开了我们,但您的慈颜懿德将永远留在儿女心中。女儿祈愿母亲天堂过得不要再那么辛苦,不要再被病痛折磨,一切都安好! 敬爱的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br></h3> <h5>颐享晚年的妈妈慈祥、可爱、阳光、幸福。</h5> <h5>妈妈和她的儿女在一起</h5> <h5>妈妈和孙子外孙辈儿在一起</h5> <h5>母女情深</h5> <h5>幸福一家亲,五世同堂福。</h5> <h3>敬爱的妈妈,祈愿您和父亲天堂一切安好!</h3><h5>🙏🙏🙏🙏🙏🙏🙏🙏🙏🙏🙏🙏🙏🙏🙏</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