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河印象一一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

南漳微旅游一一东郭伴您走!

<p class="ql-block">  悠悠中华史,上下五千年。勤劳善良的南漳人民在历史的长河里创造了极其灿烂的农耕文明,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位于薛坪镇与肖埝镇之间的甲子河便可以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  甲子河发源于南漳薛坪镇淘沟村,由西向东流,有两条支流。即,发源于薛坪镇火石观村的洛浴河(又叫落衣河,相传七仙女下凡在这条河洗澡被惊动,掉落了衣衫而得名)由北向南在甲子河的龟峰岭脚下相会。发源于薛坪镇普陀奄村的陈家河(七彩瀑布流经的那条河)由南向北在甲子河的三叉口相会。甲子河的河水时而遁入地下,时而流淌地面,最终流向下游一一葛公的黑河。</p> <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29日,我们一行8驴在驴友山石的带领下,从南漳驱车经花庄抵达薛坪火石观村,开始了又一次的甲子河之旅。记得2016年9月中旬与文联的领导从陶沟村的塌屋场下河,完成第一次甲子河徒步。两次探访,一次是秋色满河,这次是春色满眼,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甲子河,深居闺中的处女!但从历史留下的印记去品味甲子河,让我感受到了它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2016年9月中旬的塌屋场,独特的地貌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文联张主席拍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印象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残存的暗渠设施,映射出灿烂农耕文化。</p> <p class="ql-block">  进入洛浴河河底,流淌的山泉水已不知所踪,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荒芜的良田。曾在此工作的驴友山石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名叫胡家老屋。当年的胡述棋书记曾在此居住(已作古,后人已搬迁,房屋已坍塌)。当年,是他带领当地百姓筑暗渠,平整土地,改造了上百亩良田,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山泉水由地面顿入地下的缘由便是如此,下游类似的暗渠更多。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暗渠有所损毁,但仍然可见当年农田改造工程之坚实,人民群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之伟大。一幅幅动人的劳动画面顿时浮现眼前一一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挑筐担石的,抡锤打炮的,搬石筑渠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劳动的号子声,喇叭里歌曲声,此起彼伏,多么熟悉、多么感人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高山叫龟峰岭,伏卧在河中的小山包就是神龟的头。过去甲子河的水是绕过神龟的头部流向下游。当年,胡书记带领百姓在龟峰岭脚下凿出一个洞,甲子河的河水从此改了方向,直接从洞中穿过,过去的河滩也改造成现在已荒芜的农田。</p> <p class="ql-block">  甲子河的河水从洞中穿流而去。</p> <p class="ql-block">  4月22日,驴友山石此前带领驴友探访甲子河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驴亲们以龟峰岭作背景留影</p> <p class="ql-block">  驴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甲子河的发展远不止改造河滩变良田,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筑坝兴建马龙潭发电站更是那个时代的壮举。如今,每年的发电量达70万度。昔日的农耕文明,今日仍在造福人类。</p> <p class="ql-block">  马龙潭电站</p> <p class="ql-block">  河水落差大,高峰期,每天两台机组发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印象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 破损的徽派民居,见证了历史繁华岁月。</p> <p class="ql-block">  众驴在古民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甲子河原是薛坪镇洛浴河村管辖,有70多户350多人,如今只有9人在这里生活,其他全部搬迁外出,只有在釆摘竹笋季节,才回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无污染的干竹笋,炖腊肉火锅一定是垂涎欲滴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 农户搬迁,空无一人。</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公里左右的甲子河,有这样一幢古民居,如今看来,很是让人惊叫不已。追寻古民居的历史,村民曾记得是一名叫幺贡爷居住的,也是甲子河唯一的古色古香的古民居。这里曾经是甲子河上游火纸集市的集散地,上游几十家所有生产的火纸均集中这里并从这里用骡马运走,名曰“赶牲口”。可见当年的货运古道是多么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居住在徽派房屋里唯一留下的古董一一茶几,工艺考究,有龙纹雕花,可惜损坏严重,被主人丢弃一旁,随时可能腐化。我们发现并收留了它。</p> <p class="ql-block">  甲子河沿途大约近百家类似的水车造纸生产作坊,有的甚至一家有几个作坊。</p> <p class="ql-block">  损毁的水车小屋一一丰富的水资源可同时带动两台水车。</p> <p class="ql-block">  甲子河丰富的竹子资源,为造纸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原材料。</p> <p class="ql-block">  远去了勤劳村民,甲子河变得异常冷清,从此沉睡了良田百顷。</p> <p class="ql-block">  荒芜的耕地</p> <p class="ql-block">  沉睡的良田</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外迁了,但留守甲子河的老人仍然发挥着余热。见到年近八十岁还在地里散粪播种干农活的王姓老大爷夫妇后,驴友无所谓立马上前拍照。带着羞涩,佝偻着身体的两位老人,脸上立刻堆满了灿烂的笑容。岁月无情,老人那深深的皱纹分明就是岁月给父辈们刻下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笑容与皱纹更是勤劳善良的甲子河父辈们面对生活的洒脱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印象之三:</span></p><p class="ql-block"> 闺中的纯情丫头,诠释了纯真质朴美丽。</p> <p class="ql-block">  甲子河,虽没有漳河源、白浴河的壮丽,但她就象深居闺中的纯情丫头,原生态的美丽,天真质朴的纯情,让人难以忘怀,醉在河谷不愿归。</p> <p class="ql-block">  嫩绿的树木,河中的倒影,美不胜收。河水时而咆哮,时而平静,蝉鸣时而急声,时而停鸣,此起彼伏,令人心旷神奕!</p> <p class="ql-block">  蓝蓝的天空,平静的河水。没有喧闹的世界,尤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山水一色,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河水清澈见底。</p> <p class="ql-block">  清澈的河水,扭着屁股的石缝鱼,令你醉眼又醉心。</p> <p class="ql-block">  河边柳林下垒一个石灶,舀几瓢河水在锅里,炊烟袅袅升起,快歺美味顿时填饱肚皮!</p> <p class="ql-block">  花开艳丽的雀花(南方称之),实际就是当地牛马藤,让人赏心阅目。</p> <p class="ql-block">  高不可攀的尖峰岭,山顶上口含仙草的石猴维妙维肖(嘴巴、鼻头一一俱全。</p> <p class="ql-block">  独立于河心的棺材石,神似而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  喇嘛庙遗址,背靠类似农村圈椅的山脊,面对类似弓箭的山脊,还有一支未射出的箭。在赞叹古人选址如此考究的同时,更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一一鬼斧神凿。</p> <p class="ql-block"> 喇嘛庙对面山峰</p> <p class="ql-block">  长满苔藓的河谷更加嫩绿</p> <p class="ql-block">  盛开的野花,美得让人止窒息。</p> <p class="ql-block">  有山则秀,有水则灵。当天,襄阳游客驱车从甲子河下游狭窄的泥土村道逆河而上,在河床上扎帐蓬,喜嬉玩耍,沉睡的甲子河顿时惊醒沸腾!</p> <p class="ql-block">  面对如此的美景,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p> <p class="ql-block">  听闻甲子河即将开发,仍然生活在甲子河的居民无不欢欣鼓舞。但欣喜之余,别忘了科学开发,千万别成了历史罪人!</p> <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别鸣谢驴友山石、无所谓、鹏哥、人生百味、文联张主席、百岭庄主提供照片。也特别鸣谢广大网友对美篇的热情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