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台湾行记

黑色贝雷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很多人问我,一个人旅行岂不是很无聊。于我而言,旅行并不光是为了好玩,更是一种人生的方式。每一段人生都是这冥冥宇宙中的过客,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的旅行。能够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这个星球上所有的风景,观察,感受,体验,并为之喜怒哀惧,进而觉察到山水的呼吸,自然的可爱,还有生命的美妙,这才是我不断远行的意义。所以不管是一个人的旅行,还是一帮朋友的相约,只要有趣,都是极好,极好的。于是,我又背上了行囊,而这一次的目的地,是宝岛台湾。</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台湾是个岛,怎么过去呢?大家的第一反应是飞机。当然啦,你也可以游过去,只要避得了风浪躲得开大鱼……我的选择是“中远之星”,可吃饭可搓澡可吹风可卡拉OK,从厦门港到台中港,12个小时,睡一觉也就到了。只是本来很近的行程,因为坐船,感觉一下就变得遥远起来。登上甲板,嗅到轮船特有的刺鼻的机油味,隐隐有点出发的兴奋了……服务台小妹给我泼了一点冷水,说船要推迟到九点才开,难为我下午四点半就在码头候着的啊!幸好巧遇同舱来自西安的钟大哥,他虽然已经退休,但穿越过秦岭,骑行过西藏、尼泊尔、东南沿海一线,如今又单人骑行台湾,满满的壮志凌云。我们一见如故,聊起各种旅趣,观海论道啃花生,旅途就这么愉快地开始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坐船渡过台湾海峡,听起来是蛮有情怀的事,但情怀的麻烦就是,我在吃早餐时晕船五分钟,冷汗直冒,困意十足。趁着抛锚前睡了半小时,才没什么大碍,继续活蹦乱跳地上岸,开始台湾之行……坐巴士从港口回市中心却又花了一个多小时,到了酒店先睡个午觉再说。</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睡足以后,拿着一堆从旅游咨询中心取回来的地图和介绍研究行进路线,最后个人拍板去高美湿地(火车会路过“追分”到“成功”的小站,考试季期间一票难求)。</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了火车转小巴,七赶八赶来到湿地的堤坝边。一站上去,心就瓦凉瓦凉的……为啥?北风呼呼地刮啊,连天都是灰的,光是一点没有,哪里还来什么最美夕阳。嗨,既来之则安之,束紧外套,在步道上走走吧。湿地上白花花的一片,全是小招潮蟹在钻洞爬行,串门聊天谈恋爱,个别水鸟也来觅食。人还不少,远处的风车自在得很,“不要看我,看路”。<br></h1> <h1>  看不到最美夕阳,那就看看最美大学和最美教堂吧。号称最文艺的路思义教堂,由贝大师和陈其宽设计,在东海大学偌大一片草地的中央,带着完美的波浪几何平面独自矗立,又如同虔诚的祈祷双掌合什。夜幕下透出的光,仿佛能让人感觉到神的存在和温暖,果然很文艺。</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碰巧王校长在旁边餐厅亲自主持感恩餐会,我没有铭牌,混不到口粮,只能乖乖去夜市吃点东山鸭头啊,木瓜牛奶啊,鸡爪冻啊。很多人关心我吃撑了没有,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只挑当地人推荐的吃,差点没吃饱。</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朱老板介绍,逢甲夜市才是各种台湾小吃的正宗发源地,并郑重推荐了他的按摩鸡排,我却有点对不起他。排了十分钟才买到的新鲜出炉的鸡排,居然给撒了!!剩一块……台湾人民特别热爱鸡排,不管哪个夜市,鸡摊上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包括我后来在士林夜市问当地年轻人有什么推荐的,“士林大鸡排啊!”只是忌惮热量太高,实在不敢多吃。</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伦蛋饼倒是味道不错,香得很,值得一试。</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台中地势北高南低,台风灾害少,年均温度为摄氏22.4度,四季如春,舒爽宜人,是举家出游的好地方,被认为是台湾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同时这里也是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城市。旧街区到处可见老建筑,通过有设计的改造,结合,都焕发了新的时代魅力。</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走温馨文艺风的“宫原眼科”就是一典型例子,布置精美,味道可口。凡是知道这家店的,肯定是文艺青年中的吃货。</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请大家不要光盯着那一份冰激凌啦,上面只不过是有本店特点的土凤梨酥招牌奶酪蛋糕蝴蝶酥两根手工饼干外加两个眼科特色雪糕球而已,我已经替大家品尝过了,保证没化掉。</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啥要跟妹子合影?因为妹子漂亮啊,害羞啊,衣服好看啊,装修精致有风格啊,我想留个影啊……</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台湾火车站基本上是日据时期留下来的建筑,更重要的是,这些车站目前仍在使用。每一座都有日式建筑的风格,并或多或少混合了巴洛克、哥特式的特点。这是当年日本派送了一批青年建筑师到欧洲学习并到台湾实践的结果。台中车站是其中保存最美,最完整的一座。它在当年的设立,联络了南北、山海线的经济动脉,带动了中部地区多方发展,确有重要意义。所以离此不远的台中公园,也是1908年日本载仁亲王亲自来主持全台铁路纵贯仪式的所在地。不过岁月流逝上百年,好多本地人也不晓得这段历史了。<br></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台湾的天然湖泊不多,而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无疑就是大家从小就耳熟能详但估计没怎么见过的“日月潭”啦!日月潭周长有37千米,满水位时有10平方公里,比我想象中大得多。拉鲁岛在潭中分界,北半湖状如圆日,南半湖形似弯月,我到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恰好湖映夕阳,波光粼粼,山水若相间。此刻无论是坐在船上渡潭观景,还是在全球十大最美之一的环湖自行车道上骑行吹风,都可以看到伊达邵聚落的群山,听着追逐白鹿而居的传说,顿觉天地辽阔,悠然自得(广州的小莹同学正在学摄影,一路拿我拿湖拿山当模特拍了不少照片,就是到现在一张都还没见着……)。</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常讲的“高山族”,其实是台湾十六个原住民的统称(意思就是少数民族)。其中一支的邵族只有两百多人,各种各样的鸮是他们的图腾。所以潭边上的大小民宿,都可以看见各种款式的猫头鹰造型。</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张床的青年旅社不错,好大一间房只有四个人住,地铺木箱高低床任君选择,可不管睡啥,还是得蹑手蹑脚,免得打扰别人。</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出发一个月前我就预定了从日月潭到阿里山的班车,因为一天只有两趟,一旦错过……就只能错过了。这里的公交排班也不多,所以不得不一大早又从伊达邵赶回水社。正好有一个小时空闲,来沿着潭边散步。早上的日月潭,连绵的群山映照在碧绿的潭水,带着点雾气的朦胧,安静得很美,而步道边的黄花风铃木自在地矗立,绽放。我甚至把手拉箱放在路旁的座椅上,安心地往前走,去看只属于我的景致。寻回来,依然无恙。</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路过妖怪村,翻过塔塔加,遥望了最高的玉山,来到姑娘美如水的阿里山。此时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可惜晚到了几天,大面积的樱花是看不到了,不过还有海芋、玉兰等等,错落在高大、雄伟的千年神木群中,同样也有令人惊喜的美。</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再过三千年,游览的这批人,包括我,肯定不在了,而这些拔地参天的巨木,却不知道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幸遇来自台北的邵大姐和她儿子小林,一路结伴而行,搭乘森林小火车,徒步神木步道,拍照留念,增添了许多乐趣。<br></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奋起湖没有湖,依照地势旧称簸箕湖,是与九份齐名的小山城,前者是林场,后者则是金矿。奋起湖老街作为旧时通往阿里山的中转地和贸易村落,有着浓浓的怀旧气氛。但本地最出名却是便当,按大陆的翻译应该叫饭盒(其实最台湾的说法,叫饭包)。难得奢侈一把,预定了当地最出名的卖便当的奋起湖大饭店。有日式榻榻米,有木桶泡浴,再加上一个圆圆的有鸡腿有大排有笋干有山野菜的铁路便当,在略带寒气的山城里无疑是上佳的选择。</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阿里山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从亚热带的阔叶林到寒带的针叶林都有涵盖,一路可以见到变幻多端的奇景。独自置身在肖楠、红桧、铁杉等高大树木所形成的木马栈道上,听着鸟叫虫鸣,拨开蒙蒙的雾气前进,做一次舒展身心的森林浴,比任何时候都感觉宁静,安详而愉悦。</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阿里山有世界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森林小火车则转型成为最具人气的旅游项目。当年由日本人设计的特殊机车头,能从海拔30公尺的嘉义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经热、暖、温三带,景致迥异(台湾岛地形高耸,所以由山入海,经海上山,都只不过是区区几十里路的距离。海拔落差大,景观和温度也变化得相当快)。从奋起湖到嘉义的这一段是最有特点的,一百岁的老机车要拉着乘客在独立山作三次螺旋环绕以及在第一分道作Z字形爬升,颇为惊艳。坐在火车上,摇摇晃晃,正好用来补觉,以弥补一早在森林里徒步的消耗。人在车中,同样也是他人眼里的风景。</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了小火车,又上自强号,一路马不停蹄,铺了个“报纸座”赶到了高雄。本来并没有停留高雄的计划,但既然到了,就住一晚吧,结果却引出了“论运气在旅行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课题。例子1,就刚才提到的,早上8点去排队,现场买到了据说得半个月前预定的森林小火车的票,而且还有座位。</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例子2,一踏入传说中的美丽岛捷运站的穹顶大厅,灯光音乐表演立马开始,就算掐着秒表去估计都不带这么准时的(要过了最晚这趟,那得第二天重来)。</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例子3,饿了一天,紧赶慢赶,赶在港圆牛肉店打烊前冲进店门,向美女老板好说歹说,把人家剩下的最后一碗牛肉面呼噜呼噜下肚,味道是相当的不错。</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运气太好,也会用尽,就像从爱河到驳二特区,方向走反了,硬生生绕了一大圈,结果只能赶上一大拨摇滚青年文艺青年不羁青年的音乐会散场,不够完美。</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旅行健康的一天,从一堆水果和一碗咸豆浆开始。这次在台湾,我倒是很注意地吃了一路,有菠萝,有莲雾,有芭乐,有青枣,还有硕大的释迦。无意中走入当地的市场买水果,却和难得亲自来摆摊的果商老陈聊得不亦乐乎。他还诚挚邀约我下次来时一定要去他的果园里做客。南台湾的热情,可见一斑。</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高雄面积广,人口多,经济强,从日据时代就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南台湾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海路大门。国立中山大学,也在此处美丽的西子湾畔,是研究学问,冲浪风帆,吃大碗冰外加谈情说爱的好场所。</h1> <h1>&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高雄”一名,是旧称“打狗”的日文发音,本身历史遗迹不少,有打狗英国领事馆、香蕉码头、龙虎塔、莲池潭、博物馆等等景点,旗津岛则是台湾本地人乐于到访的所在。骑车沿着追风大道而行,可以看彩虹教堂,爬炮台爬灯塔,听白螺里传来的大海的声音……推荐当地的文化公交,配有本地导游讲解,50新台币就可以在一天内多条线路中上上下下,相当划算,就看你体力如何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垦丁快线送我到垦丁,在热闹的大街下了车,都不知道往哪里走。落山风呼呼地刮,虽然吃了一路,但肚子还是饿着的。好不容易才找到民宿门口,叫门门不开,手机没信号,一时无计,只能到旁边民宿去搬救兵。不料结识的一个当管家的本地小伙,也是潜水爱好者,还准备考教练。出门走江湖,总会碰着同道中人(这个道那个道各种道)。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出去觅食,大吃几只泰国虾和一根脆皮鱿鱼,回到民宿又继续跟楼梯间搭讪结识的天津哥们聊天,最后洗漱完毕,才瘫倒在床上,昏昏睡去。</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订的这家橘月客栈,从外到内,都充满灵巧的设计感。先不论整栋建筑进行空气循环的巧妙构思,既纳凉散热,又环保节能,光看圆筒式的气压升降机,到楼梯间的书架水柜,再到房间的CD播放器,每一处细节也都颇为独特,既是老板阿鲁米的家,也是他的心血之作。门口的面包树,迎风生姿,更是屹立了百年。早上起来吃完餐点,就坐在前厅,伴随着光影流转,看书甚好,发呆甚好。</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垦丁牧场则给了我另外一个惊喜。阳光恰好地暖和,风轻柔而有力地吹着麦浪,在田上潇洒作画,又迅速地抹去。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但那条路笔直,笔直地通向前方。行走在这里,是奔放的,自由的,无所拘束的。“</h1> <h1>“我只有两天<br>我从来没有把握<br>一天用来出生<br>一天用来死亡<br>我只有两天<br>我从来没有把握<br>一天用来希望<br>一天用来绝望<br>我只有两天<br>每天都在幻想<br>一天用来想你<br>一天用来想我<br>我只有两天<br>我从没有把握<br>一天用来路过<br>另一天还是路过…<br>我还有两天”<br></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到海洋生物博物馆去夜宿,是经过推荐的,还得提早预定。作为一名不够资深的潜水员,我自然有兴趣看看海洋生物在夜间活动、休息的形态。馆里年轻的导览员们,相当有亲和力,热情周到,对整个行程的安排既紧凑,也合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着他们的带领指引,大家能够进到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后场,了解海生馆对海洋生物的培育流程,喂食鱼群,能够拿到鲨鱼卵鞘拍照发朋友圈,能够一一观察海底世界的夜间生活,看到珊瑚的荧光,海参的蠕动,大小鱼群的睡眠,都是颇为新奇的体验。</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夜幕低沉,在空荡荡的水族馆里,白鲸巨大的身躯轻缓地游动,不时从我的眼前掠过。在北斗七星和仙后座的照耀下,有机会能与世界上另外一种巨大的,智慧的生物相伴入眠,感觉很神奇。晚安,“天使”……</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夜宿的行程在第二天上午观看完大洋池喂食和潮间带生态观察后便结束,我又花了几个小时在馆里游览。据介绍,这里原来也有海洋动物表演的项目,十年前就取消了。人为地驯化动物,做一些本来不属于它们的动作,表现不属于它们的聪明来取悦人类,满足人类的娱乐心态,本来就不是文明的行为。海生馆重在科普和教育,知识性强,符合小朋友的趣味性也不低,特别适合亲子游。大部分生物是培育的,珊瑚礁是人造的,就连餐厅,也是海边夕阳有座位的,美极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海生馆回来,伴着不停歇的落山风,来到船帆石,入住迦南美地,这可是全垦丁唯一有海景花园的民宿呀!</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这么风情的房间住,也懒得出门了,买瓶酒,翻开书,泡上方便面,就在面朝大海的浴缸里,过一个难得的悠闲的旅行之夜吧。</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台湾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积压,在3.6万平方公里的岛屿面积上,有五条巨大的山脉,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丘陵,占据了全岛三分之二的面积。玉山、雪山与脊梁山脉共同组成中央山脉,自东北贯穿西南,阿里山山脉则与拥有全台最高峰的玉山在西边遥相呼应。而在东边的海岸山脉,北起花莲,南迄台东,纵长150公里,平均宽度为10公里,形成了著名的花东纵谷线。纵谷的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不少台地夹杂于其中,主要河流有花莲溪、秀姑峦溪、卑南溪等等,因为海拔落差的缘故,形成了峡谷、瀑布、温泉、曲流、河阶、冲积扇、断层及恶地等不同的地质地形。</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然,除了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外,纵谷内的阿美族、泰雅族、布农族、太鲁阁族及卑南族等原住民,运用与大自然共存的智慧,经过多年的努力,也营造出了果园、茶园、稻田、牧场等丰富的田园景观。在山脉与河流交织下,花东纵谷美景天成,每一处都让人赞叹不已。</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中最让妹子们心生向往的,恐怕就是伯朗大道上的金城武树了。走过路过不可错过,都要学着帅哥的样子在树下奉茶一道,呼吸着池上米田的清香,遥望天堂路。</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倒是对北回归线标园更感兴趣一些,因为同样的纬度,往西再移动500公里,便是我的家乡了。穿越纵谷,路过多良,追逐太平洋的风……匆匆又匆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到了民宿,揣着老板贵哥给的美食地图,一路边走边吃,才是打开花莲的正确方式之一。本地的凤梨湾和花莲薯处处都有大招牌,任吃任尝。公正包子只能来两个,不能吃得太多,得给别的美食留肚子。东大门则汇集了原来的自强,各省一条街,原住民一条街等等原来的夜市摊档,虽然看似繁华,但总感觉人气不旺。我跟卖西瓜汁的老板娘攀谈了几句。大陆团客数量的锐减,还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香港刚刚开通了到花莲的直航,不知道会不会带来一些新的商机。</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太鲁阁、清水断崖、七星潭等,是花莲一日游的精华所在。可惜天公不作美,太阳一整天都躲在乌云后面,除了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实在拍不出什么好看的照片。倒是网红导游水哥,把本来沉闷的旅程变得好玩有趣。他本是大学老师,善于记忆人名,细心地照顾到大家的需求,也用台湾人特有的幽默,引得一车男女青年不时哈哈大笑。开车的小石头碰巧也就是头天带我从垦丁过来的那位司机,为人热情有趣。(此处有广告:这家花莲本地的E-GO旅行社值得推荐)。</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了车,跟同车旁座的德国姑娘Rike和珠海妹子婷婷去吃蛋卷去吃扁食去吃鹅肉先生,</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又跟在垦丁结识花莲相遇的,来自上海的爪子兄和夏威兄去吃翻车鱼烤大虾棺材板喝啤酒。独自出行,一路也认识了不少朋友,都是缘分啊……</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花莲有一项重点游览项目,就是出洋观鲸观豚。托涂理事长的福,当天是万里晴空,海阔辽远。</h1> <h1>所以,海豚家族里估计有以下对话若干:<br>“亲爱的,今天天气不错,出去玩玩吧?”<br>“好啊,我们就去看9点出发的那艘多罗满一号吧!”<br>“带上爸妈,顺便约上隔壁家的三大姑四大姨吧”<br>“再把远房大表哥大表姐也一起叫上……”<br>“各位大伯大婶叔叔阿姨好久不见,正好中午喝个早茶聚个餐……”<br>“哥们,今天心情好,先到海面上蹦几圈?”<br>“行,比比就比比”<br>“小样,输的负责抓鱼去……”<br>于是乎,从码头出发不到五分钟,各大家族的海豚朋友们,就开始出现在游览船边游弋,纷纷展示游泳、跳高、随航的技能。就连驾船的船长也说,极少能在一次出海里看到这么多的海豚,实在是太有运气了。虽然浪高水急,没能为它们拍到几张好照片,但已经是大饱眼福,相当地精彩。<br></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文创特区喝了茶,在液香店里吃了扁食,拿上行李,继续从车站出发到下一站,九份。过了瑞芳,绕入九份,大雨纷纷至,只见山城上星星点点,顿时又滋生了另外一种旅途的感受。拖着行李,冒着雨,在老街的石板路上来回穿梭,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阿懂的手作空间。阿懂是台北人,当过军官,写过歌曲,现在藏身在这小小的山城中,当一个做各种小饰品小玩意的手艺人。</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烧起火,温上酒,听着珍藏的黑胶片,跟阿懂谈谈音乐,聊聊人生。山城的夜晚,就应该这样温暖。</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九份因金矿而繁华,因矿竭而衰落,又因《悲情城市》而焕发新春。整座高高低低的小城,加上窄窄小小的街道,再配上文艺的咖啡馆、地道的各种小吃摊档,所以吸引了摩肩擦踵的人群。</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是不喜有这么多人流的,所以一早就往金瓜石看黄金瀑布和黄金博物馆去了。金瓜石作为曾经的东亚第一金都,“从它的崛起、历经繁华盛世,到金尽人散,没落萧条,前后才不过一百年的时间,就好象是一部剧情,鲜活的影片,留给后人无限的思念。”“黄金瀑布”,光这名字听起来就觉得大气磅礴,而且在阳光下也确实金光闪耀,漂亮得很。小心,水里可是富含硫化铁、硫化铜等有毒物资,因此形成的“阴阳海”景观只能用来探矿指路,不能用来饮用玩耍。黄金博物馆则以老矿区遗址为基础,保存着当年日本人来此经营的太子宾馆、日式宿舍群、坑道,铁路便当,还有不时可见的樱花树。</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岁月流转不停,唯有沉甸甸的那块大金砖,见证着过去,现在还有未来。</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台湾经日本统治多年,无论饮食、建筑、文化等等哪一方面,由南至北都有浓浓的日式风情。台湾此行,碰到的日韩游客也特别多,就连预定的台北的民宿,也是一个日本姑娘在当管家(可惜一进门就闹了个小误会,这姑娘又生着病,虽没怎么见着面,但相处得也不算愉快)。同车结识的谢律师是个驴友,热心好客,主动帮我带路,还带我单车游台北。在首次到达台北的三个小时里,我就已经在华山文创区、台湾大学、总统府、西门町、龙山寺、自由广场、101大楼和诚品书店面前都留了影,提前完成了到处一游的任务。顺便提一提,信义路的单车道铺装得很靓丽,如同星星闪耀似的。汽车、单车、行人各行其道,谦让礼行,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规矩,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台湾鼓励原创文化,每个城市都有一两个文创特区,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意园,捎带着街头艺人特别地多,在各种食物上也是花样翻新。小吃可以随便改随便卖,但艺人们需持证上岗,没三四五把刷子可不行,连评审委员会那关都过不了,更别提上街放帽子收钱了。这一路看了“鸟人”博士的手风琴自拉自唱,光头帅哥的大号不锈钢呼啦圈,还巧遇了谢律师的高中学弟,世界溜溜球冠军杨元庆的表演。之前我可不知道一个溜溜球原来还可以使得如此出神入化,行行出状元,这话真不假。</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除了原创,台湾对传统文化也保存得非常好。大家都熟知的国立故宫博物院,便保存着中华文明里的不少精品。从五百字铭文的毛公鼎,到粉彩百鹿尊、青瓷转足碗,再到剔红云龙纹小柜多宝格,件件有来头,桩桩藏历史。导游讲解的老师,对中国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带着我们观赏她最爱的山水画《层峦叠嶂图》,赞叹不已,“多美呀!” 竖起耳朵,又听到了旁边一老先生(明显有好几把刷子的那种)在美女馆员(说不定是馆长)的陪同下,评说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其实技法并不怎么样,无奈乾隆他老人家特别喜欢这画,所以老黄和这画就火了)。三个小时的讲解结束,我不过瘾,又租了带屏能互动的高大上自助讲解机,意犹未尽地又逛了三个小时,午饭也直接略过。东坡肉刚好出差去了,只剩翠玉白菜。看看可以,真吃不消……</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出了博物院,奔士林官邸看看。中正和美龄的爱情故事世人皆知,表现得也可圈可点,光看这玫瑰园就知道这老两口确实恩爱得很。据说从空中俯瞰南京,还能看出一串珍珠项链来……</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恰逢清明假期,阳明山上又有海芋花季,所以路上堵了个水泄不通。无奈只能放弃上山看花的计划,转向步道。周围一个人也没有,我观黄昏,眺夕阳,赏着一路的花草,在渐黑的山道上行着,走着,享受着最后的旅途乐趣。</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山挤进士林人肉森林,搞了一碗连桌子都不摆的阿宗面线后,又从龙山寺穿过据说由黑社会把持的广州街、华西街、西昌街的艋舺街区,杀奔西门町,最后以一个王记肉粽下肚为结束标志,赶紧回来睡觉,快累趴了。</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订的民宿在华山文创,离中正纪念堂不远,可以作为最后一个游览点。赶着早早过去,看了仪仗兵长达十五分钟的换岗表演,倒是有些花哨了。纪念堂高大庄严,方正雄伟,前面自由广场及两旁的歌剧院和戏剧院,连同周边的绿地,已变成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公园。纪念堂上下四层,除了铜像,还一一陈列了中正先生的旧物,叙述了他的功绩。没想到中间还有一层,作为其他临时的展馆,甚至有艺术系学生的毕业作品展。不知道这有没有领袖与民同在的寓意。</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吃完胡须张的卤肉饭,背上行李,我要结束此次旅行,回家了。在台湾路上的这段日子,是愉悦的,是欢乐的,是充满回忆的。我打开闭塞的心绪,让自己沉浸在旅途中。身体在路上,思想也在路上,这才能让我成为完全的自己,更好的自己。</h1>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别了,台湾。这是第一次的相见,期待下一次的再见!</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