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书吧第四期阅读分享

<h3> 美国诗人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是啊!书给了我们每个人不同颜色的天空,书的广褒是任何传媒途径也不能比拟的。没有书香的滋润,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乏味与孱弱,我们的教学将何等乏味与无趣。人的灵魂,也许只有经过书香的沐浴滋润后,才能充实我们健康的生命和希望的心。</h3><h3><br></h3> <h3> 今天,让我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再次静静地坐下来,手捧刘娟娟老师《教你发现语言密码》这本书,去汲取刘老师教学智慧的结晶,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吧!</h3> <h3> 今天读《段落密码》这一部分的内容,“用数学的方法教语文”这句话总是在我脑子里出现。你看,娟娟老师总是先出示一个或两个“例题”,然后总结其中的特点、技巧、方法,最后,出几个练习题,鼓励孩子门按照“例题”的方法去思考、表达。这不是很像数学课上“例题——解题——总结——练习”吗?这样的段落训练,一练一法,一练一得,学生肯定会变“咬笔头”为“眼睛一亮”,肯定会有“哦,还可以这样写”的恍然大悟。突破了我们过去作文课“只能打开思路,无法指导语言”的怪圈,改变了传统作文“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思路。我很喜欢。我认为这样的段落训练是篇的基础,如果这样扎扎实实地把段训练好了,成篇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我们是不是轻视,有的甚至省略了这一步,就直奔“篇”去了?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还没学会走就想跑?”我们中国人讲“中庸”,万事都讲一个“度”。我觉得,过去我们的作文课总是怕指导,认为作文靠积累,靠悟性,不可说,一说就是错。当然,这是有道理的。但,这也给茫然摸索的孩子们增添了很多困难。有时,作文课加上点这样数学似的明晰和理性,会更接近那个最佳的“度”。 </h3><h3> 一一周雁翎 </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娟娟老师总结的总分用在景物、动物、场景……多种总分结构段的妙法,让我受益匪浅。这些方法实用易掌握同样的素材。特别喜欢总分用在场景描写的方法,同样的素材,同样的总分写法,关注的角度不同,写出的作文大不相同。学以致用,教给孩子,一定会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h3><h3> 一一杜红 </h3> <h3> 段落密码,娟娟老师在我们面前呈现了很多妙笔生花的方法,让我们眼界大开!在总分构段上详细指导了学生,浅显易懂。学生得此法,今后写作不会是难事了!还有就是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今后要多训练学生,使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写作方法。</h3><h3> 一一王晓燕</h3> <h3> 对于指导孩子写句子,娟娟老师运用语言密码很好地解决了孩子们写句子过于空洞,缺乏生动感的难题!总分式的语段,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训练过,有些孩子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也写得像模像样呢!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情境,给孩子们提供需要的语言密码,多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们也能笔下生辉!</h3><h3> 一一周兴平</h3> <h3> 娟娟老师说,要想让景物有灵气和神韵,就要让“静物”动起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画面就活了。是啊,描写景物的时候,如果只写景物静止不动,景物就成了“静物”,呆板而毫无生气。我们在指导孩子们描写景物的时候,要强动静结合的写法。我们学的很多课文,就是非常好的范文,通常情况下,我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指导孩子们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比如巴金的《鸟的天堂》,就是很好的例子。</h3><h3> 一一左晶</h3> <h3> 这样的句式或段落练习,我认为在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我们如果把大多数的训练仅仅放在作文课中,或者让学生们自己领悟,那学生们拿起笔写作时仍是想不起该写什么?我想这样的写话训练应该随堂进行,当作课堂作业布置下去,锻炼学生的应急状态下佳句的调配能力。</h3><h3> 一一闫楠</h3> <h3> 学生在用词造句时,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的不准确,甚至出现语言表达匮乏的现象,常常是三言两语将事儿说完了,然后无话可说就结束。虽然老师在指导时,也是循循善诱,要求对重点的内容"添油加醋”,但效果还是不够明显,读了《语言秘码》这本书中“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这部分,就可以用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将要表达的意思,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示出来,构成一个排比句式的语段,就像娟娟老师表述的一样:表达充分,观点鲜明。</h3><h3> 一一李红霞</h3> <h3> 段落密码中,娟娟老师教给了我们总分结构段的描写方法、并列结构段的描写方法、因果结构段的描写方法、对比结构段的描写方法动静结合、侧面描写方法等,使我受益匪浅,如果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那么我们九小孩子的写作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高。</h3><div> 一一陈小梅</div> <h3> 学生习作中最突出的毛病是内容不具体,而写不具体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描写,概括叙述多,细节描写少。要克服这一毛病,除了仔细观察,还要有一定写作技巧。娟娟老师段落密码中提到的总分段、因果段、并列段等,还有动静结合,侧面烘托这些描写方法我们课文中都有范例。我们可在课文学习中迁移模仿、用在各种文体写作中练习。书中娟娟老师的例文指导针对性强,很多练习我们可以让学生练一练,这样的小片断练习多了,学生构段方式会更丰富,表达更多样,对各种文体的写作也会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再灵活运用、组合,文章自然会具体鲜活了。如写景文章总分的运用,动静结合的运用,并列的运用;写人文章对比段、侧面描写等的运用。相信有了这样扎实有效的指导练习,孩子们会在这种感悟体验中学会智慧表达。</h3><h3> 一一王俊</h3> <h3>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书是生命永恒的香味。让我们打开书本,走进成长之门,让我们最好的朋友带领我们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