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就听说了九黄公路的传奇,九黄公路(九华山~黄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徽省开发“两山一湖”战略的重要项目之一。 </h3><h3> 1996年开工建设的九黄公路,因没有采取任何环保措施,导致一些重要水系被人为切割、重要景观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公路建成至今几近废弃。(这是《人民日报》的报道)</h3><h3> 这些报道和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好像没有关系,因为人们是来看风景的,相反也更加激起了人们徒步九黄公路的愿望。一条建在九华山风景区的公路且没有开通、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尤其是九南段(海拔从450米~910米)徒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h3> <h3>游苦妹潭属“搂草打兔子”~顺带的 ,苦妹潭位于九华大峡谷出口处(我们入住苦木潭土菜馆下面,也是此次徒步九黄公路的起点),潭呈圆形,直径约二十余米,潭深不可测;此潭三面环山,并呈绝壁之式,溪水从高达二十五米处飞泻而下,长年奔流不息。</h3> <h3>关于苦妹潭,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相传,从前有一个富家小姐,爱上了邻村穷人家的山娃子,富家老爷嫌贫爱富绝然不应允这门婚事,痴情的小姐,无奈之下纵身跳入深潭。</h3> <h3>苦妹潭上游的水潭</h3> <h3>林总拎着泳裤目标苦妹潭</h3> <h3>林总畅游苦妹潭。泳裤、泳帽我也带到了潭边,因水冰刺骨没有贸然下水,还是坚持冬泳的林总“如鱼得水,畅游甚欢”,今天气温12°至22°,九华大峡谷底的温度应该还低一点</h3> <h3>早上六点三十六开始登山</h3> <h3>计步截屏:时间 2017年4月29日早上6:36,步数796。</h3> <h3>九黄公路苦妹潭起始段路况比较好</h3> <h3>回头发现大黄一路跟来</h3> <h3>已经走了十几分钟了,大黄依旧在前面。</h3> <h3>零星的烂凼已用泥夹碎石填平,看来此路段还是有人在养护?</h3> <h3>进入乱石坡段。此路段就做了道路基层~碎石垫层,</h3> <h3>走出乱石路段。原来驴友口中的“乱石”段,就是没有铺设沥青面层的路。此段道路长约1.6公里 ,比想象中的好走多了。</h3> <h3>此时高程已在600米左右,风景也越发漂亮了</h3> <h3>大黄还不紧不慢的在前面</h3> <h3>风景也越来越美</h3> <h3>走着走着,大黄对着路边草丛叫了起来,原来一个山农在路边坡上采摘覆盆子。</h3> <h3>鲁迅关于覆盆子的描写</h3> <h3>辛苦了半天覆盆子并不是很多,</h3> <h3>覆盆子</h3> <h3>看着辛勤的山农,尤其是五一劳动节期间,不禁生起了一股敬意!</h3> <h3>坠落的山石阻断了1/2道路</h3> <h3>此段道路就剩下基层</h3> <h3>从下往上看,上面公路塌方严重,不禁担心起来能不能过去?</h3> <h3>沿途陆陆续续盛开的映山红,这是710米高程处怒放的映山红</h3> <h3>一路走来,还有以后带车上来的愿望,到了这儿就彻底打消了念头,这是九黄公路南阳乡清泉村上来的第一道隔离墩。</h3> <h3>踏看塌方段。在下面感觉路都完全塌断了,上来一看还有三分之一宽的路可通行。</h3> <h3>这是早上登山以来,发现的第一处、较严重塌方点。</h3> <h3>此处的高程已达到了820米,景色也越来越美。</h3> <h3>走过塌方处,道路总体还好</h3> <h3>沿途陆陆续续发现一些边坡失稳、侧滑现象,感觉建设20年的盘山公路,在没有维护养护的环境条件下,现状比想象中的要好一点。</h3> <h3>坠落的山石在路上也随处可见</h3> <h3>有些地方坠落的山石还较多</h3> <h3>美丽的九华山南侧</h3> <h3>矫健的大黄很轻松的一路跟着</h3> <h3>景色随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景、千姿百态。此处应设最佳摄影点(同行的胜利同学一路呼吁着,他已经来过三次了,仍然乐此不疲)。山下右侧的零星房屋,就是我们昨晚歇息的苦木潭饭店。</h3> <h3>快到一天门的地方,又发现一处边坡失稳发生路面侧滑、剥离现象。剥离产生的缝隙竟然长出了小树木。此处不及时修复、维护,危害更大。</h3> <h3>当年修路时炸开的小天门</h3> <h3>当年修路时,炸开的“一线天”</h3> <h3>穿过一线天就来到了楼台山桥。楼台山桥除一处护栏缺失外,总体完好。</h3> <h3>走过楼台山桥,九黄公路上的第二道钢筋混凝土隔离墩完全阻断了道路,徒步者可从边上小心翼翼地通过。</h3> <h3>山景非常壮观</h3> <h3>又一处边坡失稳侧滑,但愿基层沉降到位,不再发生变形,如果是基础失稳,一段时间后还要发生大的变形、塌方。</h3> <h3>已经接近分水岭了,突然大黄又对着路边草丛叫了起来,并冲进草丛用前蹄拔出一个圆滚滚的“球”来,我们上去仔细一看,原来是只小刺猬</h3> <h3>小刺猬虽然卷着,但呼吸还是看得出非常紧张。我们拦住了大黄没有攻击刺猬,镜头对了半天、准备拍一段刺猬打开逃走的视频,但好半天也没动静一直卷在那,最后放弃了。</h3> <h3>分水岭段损毁严重,两边滑坡已看不出原来的道路形状。</h3> <h3>回头拍摄还能看出当年封路时设置的隔离墩。这是九黄公路(九南段)第三道隔离墩。</h3> <h3>走过第三道隔离墩后,九黄公路(分水岭至转身洞段)已退化成了“羊肠小道”,此段也是被诟病较多的路段。</h3> <h3>此段道路路床在筑路时,填埋了原来的山涧排水沟渠。</h3> <h3>这是山洪沿着原来的沟渠冲刷形成新的排水渠,路床一侧被洗空。</h3> <h3>这是大自然按照原来的排水方向,重新冲刷形成的天然沟渠(在此拐了一个90°弯,汇入左侧的山涧中),把当初人们违背客观规律犯的错误纠正了(此处不应该填埋原有的沟渠,可设置管涵,把山上的来水,引到左侧的山涧中)。</h3> <h3>从下往上拍</h3> <h3>继续向着山下进发,由于大部分山上来水已汇入左侧的山涧,雨季少部分水还是在路的右侧冲刷形成了一个浅沟</h3> <h3>这个塌方,是今天看到的第二个较大塌陷点,严格来讲,它是被山洪洗空的,也是“因没有采取任何环保措施,导致一些重要水系被人为切割”的直接“罪证”。</h3> <h3>深坑底被从右至左的山洪冲刷空了(道路横向切断了山涧),整个道路路床、附属物(如树木)整体下陷。</h3> <h3>忠实的大黄一路护送着</h3> <h3>穿过沉陷路段不远就来到了转身洞,此路段已有车辆来来往往(转身洞至九华街),闲置的九黄公路也就在一天门过分水岭至转身洞之间。比原先报道、传说的要短许多,实际上两侧的公路都使用着在,只是中间一段约5km封闭至今。</h3> <h3>转身洞至九华街的碎石路</h3> <h3>忠实的大黄在前面探着路,原先防蛇的压力减轻了许多</h3> <h3>青阳县南阳林场三天门工区、松材线虫病检测站。来到南阳林场我们休息了一段时间,林总和胜利都是户外运动高手,我和顺子也就平时喜爱运动运动,怕拖后腿、一路上几乎没有停留。当然,难度比想象中的小许多。在林场我们喝喝水、补给补给,给大黄也来了几块聚味香牛肉。</h3> <h3>来到林场有信号了,发个定位!</h3> <h3>南阳林场休整后,我们继续前进</h3> <h3>这是从分水岭过来后走过的第一座桥</h3> <h3>已能看到百岁宫了</h3> <h3>已到索道停车场</h3> <h3>向着景区巴士站进发</h3> <h3>到了巴士站,顺子又掏了几块牛肉给大黄……</h3> <p class="ql-block"> 坐上下山的公交车,在去青阳汽车站途中(来时车留在了青阳汽车站,打的到苦妹潭,这条线路需完善,下次可将车直接开到苦妹潭,重点路段徒步后原路返回或绕行白砂岭),胜利给房东打了电话,大黄已经安全到家,此时离凤凰松巴士站分别仅仅一个多小时。想想城市的狗是不是已经退化了许多?</p> <h3>GPS徒步轨迹记录。从苦妹潭出发至凤凰松停车场,应该是12公里左右,红线部分应该是乘车的线路。</h3> <h3> 被徒步者誉为“徒步天堂”的九黄公路确实名不虚传,沿途景色随着远近、高低也各不相同,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网传27公里九黄公路几近废弃也出入很大,实际上它的南北两边(以分水岭为界)都使用着在。南边车可以开到苦妹潭、一天门附近,北边车从九华街一直可以开到转身洞,实际上封闭的路段也就从一天门至分水岭这段,此段道路确实隐患重重,必须维修、整改,整改后也不能通车,1、北边九华街是九华山旅游核心区,通过流量极其有限,再开通九黄公路,势必造成更大的交通隐患;2、南段去九华山路网已十分完善。3、“存在即是道理”,既然九黄公路徒步成为现代人们健康生活的首选,何不建成安徽特色旅游示范区?整修失稳道路护坡、沟通排洪山涧水渠(两处)、清除道路两边落石隐患(小天门、一线天两侧增设边坡防护网),增设最佳摄影点,把九黄公路建成实实在在的徒步者乐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