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华舍老街&镇碑&前庙古戏台&后殿廊桥

0575老孫

<h1>  华舍位于绍兴柯桥区西北部,距绍兴市区15公里,北邻安昌,南接柯桥轻纺城。若是自驾车,顺104国道在阮社过柯华桥,沿着柯华路一直向北便可到达华舍。</h1><h1> 华舍,据《绍兴市志》载:华姓人最早迁此筑舍定居,后成集镇,遂以华舍名。街道东南一带在南宋以前即已称禹会乡,街道西部称蜀风乡。1932年始建华舍镇,1984年重置,1992年原管墅乡并入,2001年撤镇改街道。从清末开始,华舍逐渐发展成绍兴丝绸的重要产地。有机纺七、八百户,织机达三千台,旺季每天可出绸六、七百匹,享有“日出华舍万丈绸”之誉。绸庄与钱庄林立,饭馆、茶馆、旅馆商贾盈门,当时曾有“。这次来老街拍摄,老街房屋依丁字形街河而筑,两岸廛肆毗连,雨廊延伸,石桥虹卧,是典型的江南水乡。</h1> <h1>说明:镇碑原建在柯华路与新街交叉口。因柯华路扩建,镇碑现搬迁在迎汉桥头,华舍中心幼儿园旁。</h1> <h1>朋友们:我被搬迁到这里了!</h1> <h1> 自从了解到华舍前庙古戏台在1983年搬迁到绍兴府山公园之后,我就去那里看看,在越王台前西侧发现一个戏台,我以为就是,于是我就把它拍下来,告诉朋友们我找到了华舍前庙的古戏台了。前几天,绍兴e网上的网友“月池坊55号”先生指点我,告诉我:华舍前庙古戏台在府山公园盆景园,我发现的那个不是华舍前庙古戏台。</h1><div><br></div><h1> 于是,我今天去了府山公园盆景园,在那里看到了华舍前庙的古戏台。把它拍下来,在这里发表,与大家分享。</h1><div><br></div><h1> 2012年7月17日 </h1><div><br></div><div><br></div><div> </div> <h1>后殿廊桥</h1><div></div><h1> 后殿廊桥位于华舍街道华舍村,据查证为清代建筑,由后殿庙和廊桥二组建筑组成,硬山式屋顶,阴阳合瓦,总占地面积155平方米。 </h1><h1> 廊桥系单跨石梁桥,平面呈“凹”字形,东西走向,横跨庙前江,桥面由木板南北向并列铺设而成,其南侧置石栏板,同时,桥面板下东西向铺有数根木头,以承托桥面;桥面上建有桥屋,面阔三开间,前半架为走廊,后半架设佛座,中间格扇门、格扇窗相隔;桥屋梁架为五柱七檩,设中柱,其中过廊为双步、单步廊,外檐柱侧面刻有石联;东西两端桥堍由条石错缝叠砌,且南侧均设落坡,落坡内侧均置石栏板,并分别设垂带踏跺十五、十三级。 </h1><h1> 后殿庙位于桥东端,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带“船蓬轩”前廊,檐口设木栅栏;殿内后半架设佛座,明间梁架为四柱五架抬梁式、前后单步。东西次间前后步同明间,其中西次间中柱与金柱间内山墙上嵌有清乾隆五十三年三月立的“机神会碑引”碑记一方,带基座。庙前铺有石板道地。 </h1><h1> 该组建筑布局独特,格扇门、格扇窗绦环板上,庙前廊“船蓬轩”梁架上雕刻的“缠枝花、麒麟、喜鹊、玉兔、神话人物”等图案清晰生动,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古建筑。2006年12月31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h1> <h1>0575老孙拍摄于浙江绍兴府山公园及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