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赶一街一一回顾2017年大理三月街

杨继远

<h3>“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大理三月街,始于唐代永微年间,最早是佛教讲经庙会,旧称“观音市”,到明代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质交流中心,“十三省商贾咸至”(明嘉靖〈大理府志〉市肆),明代全国只设十三省,可见三月街的影响已遍及全国。大理乾隆举人师范有诗“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观音石畔烧香去,无祖碑前买货来”。清代白族音乐家李燮曦描写三月街“昔日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抗精巧货,买卖商场寇亚洲”。民国初年改称三月街,“各省及藏缅商贾争集,官署遣戍卒卫之”。解放后,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以集市贸易为主,保留传统的赛马活动外,还增加了民族文艺汇演和民族体育活动。</h3><h3>“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唱歌赛马做买卖”。三月街以其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及所产生的文化影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膺“节庆中华最佳文化传承奖”,三月街成了大理白族自治洲的民族节。</h3><div>古老的三月街,已成了增强我国民族团结、荟萃民族文化、扩大经贸交流合作和对外友好往来的盛大节目。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宏大规模,闻名天下,上千年来唯有大理三月街。</div><div><br></div> <h3>(一)开幕式</h3> <h3>(二)唱歌跳舞</h3> <h3>(三)赛马</h3> <h3>(四)做买卖</h3> <h3>(五)赶月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