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一中“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月”之“教法探究篇”

勿忘初心

<h3>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学得高效、学得轻松愉悦。正基于此,4月24日(周一)一早,在备课组长杨颖老师的组织下,高二数学组全体教师便坐在知行楼的五楼,围绕着教学难点“圆锥曲线”展开了教法的探讨与研究。</h3> <h3>作为主讲人之一,黄毛崽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考虑到教学进度,他认为圆锥曲线内容不宜讲得太慢、太繁琐,应多讲典型、多形成“套路”。</h3><h3>1、教给学生核心思想:作为高考中的压轴部分,指导思想在于“事物的总体规划”,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规划能力、化归及转化能力。拥有这样的思想概念,应是学好该内容的基础;</h3><h3>2、教给学生典型题型:以点带面,关于定点、定值和最值,讲几个典型题型;</h3><h3>3、强调学生数形结合:交待学生一定要将计算和图形相结合,不要纯计算,也不可纯画图。</h3><h3>另外,黄老师还谈到了自己的一个困惑:在高考题中,关于“圆锥曲线”内容的大题,我们可依靠答案解析,但小题解析过于繁琐。他认为小题应有简易解法,不一定要过度依赖答案,可鼓励学生使用初中几何性质来解决部分题目,效果更好。</h3><h3>关于这一问题,值得深挖。</h3><h3><br></h3> <h3>有着丰富的教学和高考阅卷经验的王正锦老师,随后作出了针对性的发言。他从高考命题方向、阅卷和如何教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圆锥曲线”内容的认识和理解。</h3><h3>他将2014、2015、2016年数学高考试卷中关于该部分内容的考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小题的考查侧重于性质和定义,较容易把握;大题的考查则侧重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h3><h3>根据他的高考阅卷经验,希望大家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学生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要把答题卷当成草稿纸,写得太过繁琐,而应将关键步骤写出来,从而拿到更多分数。</h3> <h3>听完两位老师不同角度的分享后,大家都开始热议起来,并逐渐达成教学方法上的共识。</h3><h3>备课组长杨颖老师总结到,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圆锥曲线一直是学生的“痛处”,大家的心得体会,都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希望大家把今天的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并期待高二数学组能有更多智慧的结晶。</h3> <h3>之后,教研处叶腾飞主任谈到了自己的感受。教学方法的探究,是大家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每位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学,都有独特的思考和探索,希望今后的高二数学组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h3><h3>他指出,高二备课组即将迈入高三,大家要更加重视高三的教研。要像王正锦老师那样,加强对高考的研究,教学才能更高效、更有针对性。</h3> <h3>最后,分管教研的王章武副校长肯定了此次活动。他认为此次教研的效果很好,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家要根据学情研究教法,多方面、多角度地探讨,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h3><div>他提到,高二数学备课组的实力很强,大家一定要加强协作,共同朝着名师的行列迈进。同时,他也对训练课的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div><div><br></div>

教学

教研

备课组

学生

圆锥曲线

老师

高考

大家

数学组

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