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25日,这一天真的是累并收获着!很幸运自己可以去学习!</h3> <h3> 今天听的第一节课是西夏区回民小学袁媛老师的一节童谣《十二生肖歌》。第一次感受童谣走进课堂,孩子们带着十二生肖的发饰进入课堂,多么的新鲜!这是西夏回民小学的晨诵,虽然本节课只有短暂的二十分钟,但是老师在课堂上采取各种诵读的形式,比如给童谣加字“呀”、填适当的修饰词,真正的做到了寓教于乐,将孩子紧紧吸引在课堂上。</h3> <h3> 通过二十分钟的学习,孩子在娱乐中记住了这首童谣!激发了阅读的兴趣,正如海生军校长所说“儿童阅读必须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h3> <h3> 今天让我收获最大是杨秋菊老师的古诗教学《咏柳》,让我眼前一亮。平时我们教授古诗按照“两字一顿”这样单一的模式来诵读,孩子们对古诗失去了学习兴趣。原来古诗可以吟诵,不仅要诵,更要吟唱!杨老师领着孩子们吟诵《望庐山瀑布》时,就把我吸引到了她的课堂上!</h3> <h3> 学半读半唱即为吟,即按照唱的韵律,用读的语调,把古诗诵读出来。吟的第一步是读古诗,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读完此诗后,已经很熟练了!老师开始了古诗的吟诵教学,先复习吟诵规则“平长仄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入生字、长平、中平、短平生字。这样孩子们在吟的过程中就不会容易出错。</h3> <h3> 就是在这样反复吟、唱、舞中,学生情不自禁地举起小手,舞起来,甚至台下的听课老师也跟着舞起来。这次在亲历了杨老师的课堂之后,我发觉,自己真的被深深地震憾了。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做法,只不过是教给孩子读诵的方法而已。但那一次次的反复读诵,加上对平仄读法的强调,加上对吟、唱的指导,加上最后的手势动作,竟使这一次次的反复变得那得震憾人心。原来,古诗教学真的可以让人沉醉再里面!</h3> <h3> 为了更好拓展孩子对古诗的掌握,老师采取看图猜古诗的形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真的可以借鉴,孩子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h3> <h3> 最后,老师让孩子把课堂中学到的,领悟到的用“绘”的形式呈现,真的极大的激发了孩子学习兴趣!</h3> <h3> 第三节绘本课教学《凯琪的包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如痴如醉!</h3> <h3> 李贺玲老师对整本书的熟悉程度让我很震惊!绘本看似简单易懂,却包含大道理,读绘本,并不只是看那些精美的图片,而是要明白其中蕴含的哲理!</h3> <h3> 李老师声情并茂的配着图片对全本书进行串讲,在这期间,可以看出,老师进行适当的设疑发问有明显的作用,它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迅速指向老师 的预期目标,并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李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真正的做到激发孩子的思维了!</h3> <h3> 最后让学生明白了“爱,感恩,分享”。老师让学生当堂进行创作绘画,主题是画出留给你印象最生刻、最感动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课堂内容的回顾,更是孩子发散思维最好的方式!</h3> <h3> 最后张迎春老师的整本书导读《美人树》教学,从老师精彩的串讲,到孩子的各种猜测,再到孩子对书本内容的质疑,环环紧扣!</h3> <h3> 最后,海校长交流分享了《阅读 让儿童在最美的童年遇见最美的回忆》,儿童必须阅读儿童文学,阅读适合的书籍,适合的童书,来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的童年是由粉红变蔚蓝的过程,在这过程,需要走新教育,“推进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教学效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