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

无烛 

<p>  文 无烛</p><p><br></p><p> ———无意中看到了这张图片,触动泪腺:“我以亘古的姿势站在原地………我在这里,你去了哪里?”</p><p> 翻出几年前写的一篇文字,送给爸妈………</p><p><br></p><p> 转眼立秋了,这个消息是母亲告诉我的。</p><p> 母亲用手捋起垂落在额前的一缕白发,又告诉我,如若不是今年闰了五月,就又到了七月十五了。</p><p> 我知道母亲又在想念父亲。那些纸上描写的关于守望的故事,大多有了或悲或喜的结局,而母亲的守望,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p><p> 许是已经感受到母亲的老迈,抑或是因为自己年龄的原因,开始疏淡于自己原来的空间,更多的时间用来回家陪伴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着日渐老迈的母亲因为我的到来欢愉地忙碌着,突然意识到了母亲的孤单.卧室的平柜上,父亲的黑白照片在慈祥地微笑着,无论母亲在房间的那个角落,只要能看到父亲照片的地方就会感受到父亲的注视,这也是母亲告诉我的。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里有一丝微妙的羞赧,母亲那份凝注在虚幻里的守望在这一刻显得却是那么真实和简单。守望,此刻是母亲的一个羞赧的回首。</p><p><br></p><p> 生命的颜色变换了许多,将父亲变成了桌上的一帧黑白色照片,将母亲满头浓密的黑发变成了霜雪的颜色。时光将离别的愁绪簪在母亲的发端,它带走了父亲生命的同时,留下了一地的思念由母亲独自在沧桑的岁月里捡拾。</p><p><br></p><p> 于是,隔着空间的守望,成了母亲余生里的主题。但对于母亲来说,这相隔的空间却是一条透着光亮的通道,父亲溢在黑白照片上的微笑,顺着通道温暖而明朗的洒在母亲守望的每个瞬间。</p><p><br></p><p> 生命是一个失去的过程,但是从母亲的守望里却分明看到了一种隽永的情感,那是由平和坦然替代了悲哀伤感,是一种渗透进岁月里的转换,那些在歌里和文字里被咏诵着的望断了山长水远的相思都抵不过这隔离时空的守候,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守望,母亲却藉此享受着迈向终老的生命。</p><p><br></p><p> 有时会幻想,母亲与父亲再次相逢时的场景,两个白发的老人,相隔了若干年,母亲定是一心奔着父亲的音容从容地踏上奈何桥的,那守在奈何桥上的孟婆是不是会因为母亲痴心的守望而心怀慈悲,那味叫做遗忘的汤药就不必再让这守望了若干年的老人饮下了呢?每每想到这里,我的眼泪都会不由自主地流下,似乎已经沉溺于那场重逢的场景,那些渴望,那些悲喜,在母亲的生命还未到达极限时,已经在我的想象里生动地演绎。</p><p><br></p><p> 怀念是流动在生命里的一种美丽的情愫,我相信我对于父亲的情感便是如此,而母亲却不同,对于父亲,她的潜意识里却是一份不离不弃的守候,多少年过去了,这份情感始终那么笃定,执着。</p><p><br></p><p> 母亲在父亲照片前那袅袅燃起的香烛中安然地守望,守望一个重逢的期许,任生命在守望的岁月中从容地垂垂老去,我无法表达自己对这份守望所心生的敬意,我深信,懂得守望的人便是懂了,不懂的人,终是不懂吧。</p><p><br></p><p> 在流离的尘世里,时光飞快的掠过母亲守望的身影,暮鼓晨钟里,那身影显得那么安静,又那么壮观……</p> <h3>1961年,广西柳州,爸妈的结婚照</h3> <h3>1965年,广西柳州,爸妈和大哥</h3> <h3>2003年,山西,侯马,爸妈最后的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