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上海古镇朱家角

老树

<h3>  在上海多呆了一天,就是为了逛逛朱家角古镇。因为同行者都是第二天要离沪,就剩我一人,我自嘲要独自背着背包去流浪了。</h3><div> 4月15日早早起床,送走同室小妹,用完早餐,打车直奔预定酒店。到达后被告知要到中午12点方能入住(生意太好的缘故),果断决定将行李箱寄存,前往人民广场普安路准备乘坐沪朱高速快线前往朱家角镇。</div><div> 到了车站,发现等车的人很多,已经排成了长龙。不知何因,等了好一阵,竟没有一辆车到。烈日当头,又晒又热,酷似夏日,不少人都等得不耐烦了。怕晒又一心想赶时间的我开始有些焦急,见有几个人打车离去,便向身边的人了解行情,没想到立即得到一对夫妇及另一男士的响应,四人当即决定打的前往,大约1小时左右到达古镇。</div><div> </div><div><br></div> <h3>  进入朱家角镇,有一条不长的街道,两旁是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都是后期新建。</h3> <h3>  再往里走,就是古镇原貌了。街巷很窄,只能容纳三四人并行。房屋大都是老的建筑,古朴典雅,颇有年代感。</h3> <h3>  古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商业十分繁盛,窄窄的街巷两边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店铺。说其“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绝对不算夸张。店铺经营有特色食品、各色工艺品、丝绸棉麻服饰,品种众多,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h3> <h3>各色工艺品</h3> <h3>店里出售的老式样竹编暖瓶</h3> <h3>还有其他竹制生活用品</h3> <h3>  这是一家卖石头挂件的,件件做得都挺精美,店内布局也有特色。老板娘个子不高,但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忍不住拍了一张,其实她本人比照片更有韵味。</h3> <h3>  墙角摆放了一只鱼缸,睡莲加游动的小鱼让店铺里的石头仿佛一下子有了灵气。</h3> <h3>  酱菜店的品种很多,买的人也多。也想赶热闹买点,一尝,都带着甜味,罢了。</h3> <h3>  各色食品大都以糯米为原料,软糯香甜,免费品尝。</h3> <h3>超大的粽子</h3> <h3>迷你小粽,现做现卖。</h3> <h3>  酒酿也是一大特色,还有各色花酒、果酒,应该都很地道。</h3> <h3>糖藕</h3> <h3>  这位师傅在竹制水杯上雕刻,吸引不少人围观。</h3> <h3>现场制作玻璃工艺品</h3> <h3>百年茶楼</h3> <h3>  朱家角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黄金水道槽港河穿镇而过,水上交通十分便捷。那些小巧的船儿载着游人往来穿梭于小桥流水中、绿树红花间、水边人家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古镇的韵味就流淌在这一静一动之中。</h3><h3> </h3><div> </div> <h3>古镇吸引了不少学生在此写生</h3> <h3>  这是一家叫做和心园的老宅子,看起来不起眼。正犹豫要不要进去看看,恰遇一名游客逛完出来,对老宅大为赞叹。于是决定进去看个究竟。</h3><h3> 此为和心园全景图。</h3> <h3>  前厅摆放了一个用新疆和田碧玉雕刻的云龙大缸。</h3> <h3>承裕堂</h3> <h3>紫气东来徽雕墙门</h3> <h3>雕刻精美的紫檀木大柜</h3> <h3>滋得堂</h3> <h3>黄花梨屏风</h3> <h3>  后园修得极讲究。地面用鹅卵石铺就,图案精致细腻,亭子、小桥、流水、瀑布,加上在一池清澈透亮的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漂亮锦鲤,让这里变得既安静又充满生气。</h3> <h3>  此为和心亭,是从长江三峡库区淹没区整体迁移来的,其价值可想而知。因为游人少,悠闲地在亭子内补充能量并歇息了好一阵。</h3> <h3>  站在池边观看,竟引得一池的鱼儿都游了过来。</h3> <h3>  因为是一人出游,又想着要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就想着法子自拍了。把相机放在窗台、石桌和桥的栏杆上,高度并不一定合适,造成有些角度选得不好。但感觉比手机拍得要好一些。拍的过程中,引来不少好奇的眼光。反正相互都不认识,我也就自顾潇洒了。</h3> <h3>  天太热,在一家店买了件棉麻上衣换上,感觉舒服多了。</h3> <h3>  古镇朱家角的水乡水韵、各色美食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到此游玩。听一名当地人讲,周末上海本地人也很喜欢来这里逛(这一点在车站候车时已经得到证实),古镇的人就比平时多得多。恰逢周末,无缘真切地感受古镇的那一份宁静与悠闲,却在熙熙攘攘的闹热中体味到它的活力与繁荣,也算心满意足了。</h3><h3> 一天的游玩令我有了一种别样的体验——原来一个人的旅行也会很有意思。自在随意,任性潇洒,看似漫无目的,实则有滋有味。不在乎要逛够多少个景点,而是能入脑入心地细细品味那些自己感到好看好玩的东西,能让它留在记忆的长卷里,让你随时拿出来翻阅,这是多么的好啊!</h3><h3> 我在想,这算不算是独行的妙处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