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湖南西北部,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它就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河。顺着澧水河畔有一条钢铁大道,这就是70年代建设的枝柳铁路。为了修筑这条钢铁大道,一批和共和国同龄的热血青少年们,他们把激情的青春,把美好的年华留在了这里。</p><p class="ql-block">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这一代年青筑路工人现都以进入暮年。忆往昔峥嵘岁月不禁感慨万千,时间的流逝湮灭不了心中的记忆。于二零一七年四月沿当年战斗过的故地重走一番,以唤起对往事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杜坦坪的渡口,当年为了修建铁路,我们接着慈利到大庸的公路修了一条便道,在这里设了一渡口,现在还保留着。</p> <p class="ql-block"> 默默竖立杜坦坪火车站与站牌,当年是铁三处四段在此施工。现在是一个交会站</p> <h3> 火车在杜坦坪站交会</h3> <h3> 车站东面就是陈家山隧道,当年我们新修的铁路早己正常营运了,这里现在又有一批保养铁路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辛勤的维修着钢铁大道。</h3> <h3> 来到了溪口镇,寻找当年的记忆,怕是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吧,你看连营多么认真对比四十五年前。</h3> <h3> 现代的繁华与以前的古朴你喜欢哪一种。</h3> <h3> 出了溪口沿铁路下行我们到了老二段的所在地杜坪,二段段部当年是和二0三在一起的。看到了当年的蓝球场,现在变成了当地农民的宅基地,有几个当地农民在建地基。而兰球场东面的卫生所现在也是成了住宅。</h3> <h3> 画面山包就是当年二段段部所在地,顺着小路边上去依山建有电话所,招待所,有段办公室。临河的有一小片平地,是宣传队排练的宝地。你能找到吗?当年的二段段部旧址现在完全被绿树湮没,没有了当年的踪迹。</h3> <h3> 当年原木搭的临时便桥现在由水泥石桥代替,以前过了木桥向左通向二0二驻地田湾或老渡口,可以过渡去甘堰,是我们和外界联系的必经之道。向右是通向修配所和五宝溪隧道出口的道路。</h3> <h3> 这是修配所。现己盖了民房,是不错的佳宅选择。七一年初分到修配所,下班或者大礼拜上到后面的山顶,遥望家乡或者观风景。</h3> <h3> 远看原二0三的驻地,这条便道是二0三到五宝溪出口的必经之地,现在是村村通公路的一段。拍于五宝溪出口前路基上。</h3> <h3> 留影于五宝溪出口。当年完全是人工完成。</h3> <h3> 一趟列车驶过</h3> <h3> 当年在隧道口建的看护房不见了,不知何时在原地建起来民宅。</h3> <h3> 这是五宝溪隧道出来的第二个过水涵洞,第一个过水涵洞比这个大,当地利用它修村村通成了小车的通道。</h3> <h3> 从段部下过小桥向左去的道路。这条便道当年是二0三队修的,是运进物资和通往外界的通道。远处河中峭壁前是轮渡,峭壁后是我们二0二驻地。当年的美女帅哥还记的当年在峭壁前便道下的留影吗?</h3> <h3> 从峭壁前看段部。发现宣传队的排练场真好,背靠大山,面向河水。</h3> <h3> 对面渡口旧址停着几叶小舟。</h3> <h3> 这边渡口旧址比对岸还荒凉。有人种上了油菜,长势还不错</h3> <h3> 从渡口边到田湾,留个影吧</h3> <h3> 到田湾的小路。想当年二0二的会计每月到段财务拿工资,小姑娘走在这条路上不知啥心情。</h3> <h3> 马上到山顶,留个影。</h3><h3><br></h3> <h3> 到了二0二故地。</h3><h3> 近半个世纪,小草都长成大树。几个工班的旧址以被荒草湮没,但隐约可以看出房基的痕迹。</h3> <h3> 到食堂吃饭和上班的木桥不见了。但可以看见食堂上面的平场,这里是经常开大会的地方。</h3> <h3> 我们离开近半个世纪了,老房子还在,不知这座木结构房子是否有百年。</h3> <h3> 分离稻谷的风车,也可以算是古文物了。</h3> <h3> 和房主人合个影。当年我们在这里的情景他还记的清楚。</h3> <h3> 在老食堂旁建新房。</h3> <h3> 这块水泥地是当年食堂做饭的遗地。</h3> <h3> 站在食堂遗址上遥看河对岸,还是当年的旧景。在我脚下的河岸,当时有对岸渡口的轮渡载汽车过来。</h3> <h3> 连营为了找当年照相的河滩大石头,不辞辛劳,因为前几天下雨河水较大湮没了石头,无果。但位置没错。大家看看对吗?远处上班的便桥也没了。在便桥上照相的美女怀念吗?五宝溪1号和2号之间的弃碴地也隐约可见。</h3> <h3> 三个老帅哥还想念当年在大石头上的合影。</h3> <h3> 因水位高无法从当年上班小路到五宝溪,沿着新修的村村通道路上山。</h3> <h3> 走上山顶,到了原架高压线的现场,一片郁郁葱葱,看不到一点当年的痕迹。留个影。</h3> <h3> 山坳的高处看到了五宝溪旧址。</h3> <h3> 这里就是我们班的旧址。</h3> <h3> 前面还是一个平场,没变。右边的工房没了,有车走过的迹像。</h3> <h3> 石阶上面应当是原女工班的驻址。</h3> <h3> 卫生所的旧址,也被水泥抹平了。</h3> <h3> 房子是原来食堂的后堂。</h3> <h3> 该村民是贲技术员的老房东,和我们讲起贲技还是很怀念她们俩口子,向我们打听贲技的去处,很遗憾我也不清楚。老实憨厚的老乡。</h3> <h3> 这个方向看女工班的旧址被新建的民宅占据。</h3> <h3> 从此处进驻地的道路变成了农田</h3> <h3> 到了五宝溪1号隧道进口。当年建设时2号隧道的高度是按电气化设计的。1号隧道因战备的需要改为内燃机高度设计比1号隧道低。现在又是电气化牵引了不知1号隧道何年月又改造过。</h3> <h3> 在五宝溪大桥下留个影。</h3> <h3> 五宝溪大桥,当年建桥墩时流过汗。</h3> <h3> 河对岸就是穿石溪,水大就不过去啦。当年的美女曾在此为背景照过相。帅哥到现场也留有纪念。</h3> <h3> 当年的施工便道还用。沿着便道到白马溪去。前面高山下面的白影就是白马溪隧道出口。</h3> <h3> 回头望河水的上游是五宝溪和五宝溪大桥。当年这个季节这个河水是从上游放木排的好时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水面上见不到放木排的壮观景象了。</h3> <h3> 下面河滩是这一段水流最急的一段,当年的船夫拉阡是拉不上来的。在春林的左手处有一个人工绞磨,到上游的船就是靠绞磨拉上来的。现代公路铁路发达,一路看不到货船,也没有了阡夫,绞磨不知何时没了。</h3><h3>现在的水流还是那么急。</h3> <h3> 我们工作过的河滩留个影。当时河滩上的鹅卵石是做道碴的好材料,几个月下来被我们搬光了。几十年不见这是从那里来的新河卵石啊!</h3> <h3> 装河卵石的解放牌翻斗车和战友们</h3> <h3> 此地是破碎机安装的基础。一个桩基还默默屹立着述说着当时的旧事,有几个随着溪中的洪水倒向了溪水旁。原来溪水离破碎机较远,随着水道的变迁。水道离破碎机的距离太近了。</h3> <h3> 牛皮溪大桥</h3> <h3> 牛皮溪通向五宝溪的老便道。我们不但为施工修便道,还为当地造福。</h3> <h3> 半个世纪了,河中的大石还在。大家还记得吗?</h3> <h3> 这个地方有意义。当时年青的我们,偷了伯聪老兄的麻将,借着天上皎白的月光,在便道下,河水边一块平坦的大石练习麻将。最后还是被找到。哈哈哈!</h3><h3> 随着年代的变迁,那个平面石头呢?</h3> <h3> 进入白马溪驻地首先要过一个木制便桥,但桥头成了小竹林。没有了道路,也没有了便桥。</h3> <h3> 桥的另一头,荒草丛生。</h3> <h3> 从桥底望去,也没有了桥的踪影。只见支承桥梁的支柱石台。</h3> <h3> 便桥的地点也是溪水通向河水的出口。</h3> <h3> 顺着白马溪出口的边缘,便道通向食堂后面又通向白马溪车站的施工地点。</h3> <h3> 当年我们修的便道,通向白马溪隧道口。并为现在改造铁路所利用</h3> <h3> 又在隧道口加明洞。</h3> <h3> 主要是防山体落石</h3> <h3> 隧道进口顶什么时候又加了防洪防石档墙</h3> <h3> 广铁集团职工施工</h3> <h3> 从隧道上看</h3> <h3> 明洞把白马溪大桥桥台也包括进去</h3> <h3> 隧道留影</h3> <h3> 从桥上看二0二(后四0三)旧址,老朋友还有影像吗?</h3> <h3> 从桥上看白马溪上游。有变化吗?</h3> <h3> 一路辛苦,现在准备吃中饭。民工食堂师付忙碌。</h3> <h3> 真香!师傳坚持不收钱,谢谢啦。</h3> <h3> 这个地点是我当时的工棚,砌片石的上面是广播室总务室等。</h3> <h3> 这就是小坪场,有许多工友在这打羽毛球,活动,开大会和看电影。</h3> <h3> 上面的房子地方是食堂餐厅,看那个小坡还在。</h3> <h3> 这个地点当时有两排工棚</h3> <h3> 那里有一排工棚,离河边最近。</h3> <h3> 河的这一段水比较平缓,年青的我们常偷游泳,渡到河对岸峭壁下。没少叫领导操心。</h3> <h3> 食堂旁的小坡没变。</h3> <h3> 从杂工班看向白马溪和大桥。溪的左边是队部丶财务丶技术室等。</h3> <h3> 这里以前是小山坡,用了许多炸药(我记得是4吨)打了4个药室,一炮搞定。沒铺铁路前做为临时家属房。</h3> <h3> 这是当时建好桥留下的宣传标语。没想到四十几年了还在,当时是老友何仁泽在队里搞宣传,不知现在何处。是你的杰作吗?标语口号充滿了当时的政治内容。</h3> <h3> 白马溪车站通往白马溪大桥隧道</h3> <h3> 白马溪通往沙刀湾方向。远处是一段建的鸟鹊溪隧道出口。</h3> <h3> 我们的终到地白马溪车站,这次的故地重走,了了多年的愿望,终生无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