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儿童警惕“炸腮疙”的侵袭!

爱生活、爱自己的陈陈

<h1>导语: “痄腮”(zhà sāi)?是不是听起来有点陌生。然而“流行性腮腺炎”你一定不陌生,“痄腮”就是它的俗称,该病主要发生在5-15岁的儿童,在有疫苗可预防的年代,流行性腮腺炎已不再是常见疾病。</h1><h1>但也常在幼儿园、学校中传播流行,所以,提醒公众:春季,警惕“痄腮”侵袭,认识它、预防它很重要的哦~</h1> <h3>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可以一侧或两侧。</h3><h3>病因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性炎症肿大等。</h3><h3>最常见为:</h3><h3>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h3><h3>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h3><h3>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还可见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h3><h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h3> <h3>1、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br>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在幼儿园、学校中感染流行,以5-15岁患者多见。一般患过一次可获得终生免疫,也就是说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后以后再也不会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了。</h3> <h3>2、一旦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会有哪些表现?<br>(1)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br>(2)腮腺肿大以前部分病人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先驱症状。<br>(3)发病1-2天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增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腺腮肿大后2-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炎肿大者占75%。<br>(4)腮腺炎肿大的主要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下颌骨边缘不清。局部皮肤肿得发亮,疼痛明显,进入酸性食物疼痛加剧。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br>(5)并发症:常见有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还可并发胰腺炎等,睾丸炎严重可造成不育。</h3> <h3>3、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传播的?<br>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是谓传播。传染的源头当然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就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已经具有传染性。<br>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将病毒排出,如吸入了含有病毒的呼吸道飞沫,就会被感染。</h3> <h3>4、如何护理患者?<br>(1)注意休息 有专家主张,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不论病情轻重,都应卧床休息一周,这样可使病情得到顺利的恢复和减轻,以减少其它脏器的损害。</h3> <h3>(2)早期隔离 治疗患儿一旦被确诊,应立即隔离治疗,直至腮腺完全消肿,以防止该病在人群中继续传播,家中被污染的饮食用具要进行煮沸消毒,房间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h3> <h3>(3)合理调节饮食 急性期应吃流质、半流质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少吃酸辣刺激性食物及不易消化的多脂类食物。</h3> <h3>(4)保持口腔卫生 每次饭后坚持用清水漱口,早晚可用淡盐水或2%的苏打液清洁口腔,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腔腺管口继发细菌感染。肿大疼痛的腮腺可给予局部冷敷,或用如意金黄散醋调后涂抹腮肿部位。<br></h3> <h3>(5)密切观察病情 要密切注意患儿有无高热或头痛、呕吐、腹痛、睾丸疼痛等症状的发生,一旦发现患儿有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现象,应及时送医院治疗。<br></h3> <h3>5、如何预防发病?<br>由于患者在症状开始前数天已经排出病毒,已经具有传染性,预防的重点就是接种疫苗。如果幼儿园、学校有暴发疫情,或有病例报告,接触儿童应检疫3周,或应急接种疫苗,假如你的孩子已经感染但还处在潜伏期阶段,接种疫苗可减轻症状,假如你的孩子没有被感染,接种疫苗可预防发病。目前,腮腺炎疫苗已经列入我国儿童免疫规划,18月龄宝宝免费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我省在4.5周岁,根据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加强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但孕妇和免疫缺陷者禁用。另外避免接触病人;增强自身体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