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与速度(下篇)

江山春

<h3>《海训的战士》2015年 铅笔淡彩 铅画纸 24*36厘米</h3><h3> <b><i> 素描与色彩的分离是一个误会。</i></b></h3><h3> 在素描与速度的上篇中,我分析了为什么素描与速写是一回事,速写是怎样更符合造型训练的目的,保持审美能力的培养。我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观点,就是:"素描"不"素","素描"不"描"。不"素"不"描"这两点,都与眼下讨论的主题相关——素描其实也是色彩。</h3><h3> 话说回来,这些词汇(素描、速写、色彩)都是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是几十万美术考生和高等美术院校的在校学生常年使用的"道儿上"的话,一说出来,我们都懂的。但如果把这些词儿译成洋文,让它们回归母语的怀抱,结果会很悲催,它会让我这篇关于"素描与速度"的文章变成天方夜谭,风马牛不相及,天知道这文章到底要说啥?后果很严重,但也正能折射出我们体系的症结。西文与素描相关的概念,有如下几个:(此处正经以论文架势展开,逻辑环环相扣且篇幅较长,时间宝贵的少年可以看文中加粗的字体和此括号里的逻辑脉络和即可:概念错位——体系失效——指导混乱——合理建议)</h3><h3> drawing(1.图画;素描画a picture made using a pencil or pen rather than paint 2. 绘画(艺术);制图(技巧)the art or skill of making pictures, plans, etc. using a pen or pencil)</h3><h3> sketch(素描;速写;草图a simple picture that is drawn quickly and does not have many details)</h3><h3> draft(草稿;草案;草图a rough written version of sth that is not yet in its final form)</h3><h3> design(1. 设计;布局;安排the general arrangement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sth that is made, such as a building, book, machine, etc. 2. 设计艺术;构思the art or process of deciding how sth will look, work, etc. by drawing plans, making models, etc.)</h3><h3> 这里面只drawing更贴近我们讲的素描。其余的三个概念都具有速写的含义,但侧重点不同。最早的美术学院成立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名字唤作"迪赛诺学院",听着耳熟吧,其实就是"design"学院。<b><i>文艺复兴以降的画家统统推崇"迪赛诺"的作用,可不是因为它更精致完整,而是它集中体现了画家雕塑家是创造者、艺术家的文化人儿身份,不是街边摆摊杂耍卖艺的江湖术士。</i></b>(文化人儿是要创造和创新的哟,光是高性能的人肉"copy"机是不够滴。)这些词儿译过来,味道多少有些变化,drawing=素描:非常传神的译出了"ing"的动作模式,"素"字令人想到织布,经纬密集,整洁干净,"描"字则对应着本土的工笔画,三矾九染,细腻精致(可见为啥我们素描爱画细,因为我们名副其实呗);sketch=速写:快速与书写的结合,也有抒写的意思在,是个熟能生巧的词儿;draft=草图:low掉了,图有用,草有啥用?design=设计:也算极为传神的翻译了,把费尽心力、冥思苦想的样子都译出来了,唯独和绘画无关,和行动没关系,全是"言"字边儿,动口不动手,所以从一开始,我们的学院就不是"迪赛诺"。于是,素描(drawing)一统天下了;设计(design)自立门户了;速写(sketch)可有可无了;草图(draft)在我们的学院体系里地位极低,后来被"design"认领了。现在的形势是:drawing和sketch搭伙儿成立了公司,drawing慢慢身兼总裁和CEO,sketch混成小秘了;design带着小弟draft另起炉灶,与drawing的公司渐行渐远,但时势造英雄,design公司更符合市场需求,更有创新意识与产品活力,于是大放异彩起来。</h3><h3> 这些词儿怎么搭伙儿创业我们暂且不论,我最不明白的是,"素描"和"色彩"这两门"造型"的主课是怎么命名定位和角色分配的呢?这两个词儿听着很不一样,但在课程的实际操作中真的有区别吗?</h3><h3> 学习油画的同学一定会有我上学时类似的体验:素描课,老师来指导时会指着你的画讲:哪里形不准,哪里画软了,哪里画过了,哪里画的不够;色彩课,老师指导时也会指着你的画讲,哪里形不准,哪里画软了,哪里画过了,哪里画的不够。口气一样也就罢了,语言和内容也绝对一样,只是素描里的黑白灰,置换为色彩里的冷暖和色相。更可气的是在画色彩时,刚铺设了颜色,老师说:"应该深入。"刚深入了一点,老师说:"要有颜色。"再找回颜色来,老师说:"不够结实。"再画的结实点吧,老师说:"颜色脏了。"于是动大手术,把颜色重新铺过,老师又来了,你猜他说啥?对了,他说:"应该深入。"……这样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每日的指导套路不变,画面也总无起色,鼓起勇气请教老师吧:"老师,为什么一深入颜色就脏呢?"老师也总会得意而矜持的微笑着说:"难就难在这里呀!"(现在每当我使用这一句话时,总会笑的更矜持些。)</h3><h3> 难在哪里?您倒是说明白呀!说明白也没用,画不明白,一切白搭。在经历了若干年的苦修之后,我终于开悟了,那就是:<b><i>这种色彩训练方式是自虐的!</i></b></h3><h3> 自虐在哪里?现象一:<b><i>有悖人伦。</i></b>大家有没有意识到,这种训练法实在是和正常人的思维不同啊!譬如讲话,我们描述一个美女时,会说:"啊,她皮肤很白,是个瓜子儿脸,真好看!"但绝不会讲:"啊,她的脸像个白瓜子儿,真好看!"这样讲话不但美女不领情,周围的群众也会误会您的。别看后者的描述只是浓缩了一下,少喘了一口气儿,但这一口气儿把<b><i>两种思维的模式转换</i></b>给滤掉了,变成一个不伦不类的描述。又比如,教小婴儿说话,手里拿一张色卡,一般人都会对孩子说:"宝贝儿,这是黄色。"不会有人说:"宝贝儿,这是黄方片儿,那是红方片儿。"可惜,在我们的色彩课上,日复一日的努力,就是做着描述"白瓜子儿"和"黄方片儿"的事情。</h3><h3> 现象二:<b><i>"挂羊头卖狗肉"</i></b>。色彩课就是色彩课,顾名思义,是研究色彩的课程。如果您真这样想,那您就输了,色彩只是一个材料的由头,水彩也罢、水粉也罢、丙烯也罢、油画也罢,什么材料无所谓,我们<b><i>真正研究的其实是"形色结合"!</i></b>注意了,是"形"来结合"色",长幼有序,主次分明,这堂课姓"形"不姓"色"哟。我想不通,难道素描课不是一样研究"形色结合"吗?难道素描不是"三大面、五大调子"吗?"墨分五彩"不是传统吗?于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诞生了:<b><i>素描、色彩在我们的体系里真有区别吗?</i></b>为啥老师指导作品的思路在"形"与"色"间自由穿梭,而课程名称却是一副冷冰冰界限分明的脸孔呢?</h3> <h3>《茶馆里的西藏老人》2012年 铅笔 白色粉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全是翻译惹的祸!</h3><h3> 与drawing相对的词儿是painting(不是color哈),painting意为完整的绘画作品,是在drawing的基础上的全面的完成与完善,在西方传统绘画里,drawing则具有草图和底稿的意思,和draft一样,是一张painting必须经历的准备过程,作为过程的drawing并不重要,painting才是客户想要的。所以很多大师才会不管自己的素描在几百年后多么价值连城,很任性的把它们丢来丢去,那时真是没人要啊。 </h3><h3> Painting最初翻译的时候,为了有别于本土的"国画",翻译为西洋画,后来油画民族化方兴未艾,甚至有学者考证出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上就采用了油画的材料,所以再叫西洋画颇为不妥。于是去掉西洋二字,改为油画。再后来各大院校学科建设逐渐规范,油画是一个画种啊,哪有用一个画种的名字命名课程的?课程主要教啥?哦,画颜色嘛。就叫色彩吧。</h3><h3> 这样看来,也不全是翻译的问题。</h3><h3> 名称好变,一拍脑门就变了。学科的体系呢?不管它!有"形"课,有"色"课,体系挺好嘛。于是,<b><i>"形"课不离"色","色"课不离"形",两门课,两个名,一个逻辑,多有趣。</i></b></h3> <h3>《新疆叶城街头的孩子》2012年 铅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讲了这么久,还没有说到主题,这形色结合的逻辑,与素描的速度又怎样相关的呢?</h3><h3> 别忙,还没铺垫完。</h3><h3> <b><i>西方传统绘画里只有"绘画"(painting)和"素描"(drawing)之分,并无"色彩"(color)和"素描"(drawing)之别</i></b>,并不是说人家的画里没有颜色。恰恰相反,不但有颜色,而且人家的绘画程序里也有"绘事后素"一说呀。 </h3><h3> <b><i>西方传统绘画里的"绘事后素",正是古典油画技法当中的"间接画法"。</i></b>即先用单色画非常完整的单色油画素描,再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颜色层罩薄染。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的四百年间,西方绘画的主要技法系统就是各种各样不断改良的间接画法。所谓的改良就是:越画越直接、越画越快。越画越快的原因是直接,直接是啥意思?就是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那样先画完整的单色画再上颜色,而是直接用颜色"形色结合"的画完。</h3><h3> 可见,西方传统绘画里的作画程序,包括1.素描2.油画底层单色画3.最后罩染完成的作品。在时间上,素描用时最短,画的最巧最概括;油画底层的单色画时间稍长,但由于油画语言的特点,很快就能达到很强烈的效果;而用时最多,最较劲的,就是罩染阶段。(据说提香会在他的画上用透明色罩染30遍以上。)这是作品的完成期,也是素描画变身色彩画的的关键阶段。 </h3><h3> 我所认为的素描色彩(油画)不分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得出的。古典大师的素描之所以珍贵罕见,是因为他们的素描大部分都是油画底层单色画,已经被色彩的油画颜料盖住了。也就是说,<b><i>素描和色彩就实实在在的整合在一张作品里,互为表里,相互依存。</i></b>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为啥古代大师的纸上素描都画的那么概括,笔墨精炼,点到即止——他还要在画布上用单色重新画一遍呐。传统的间接画法在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发展,逐渐从半直接画法,演变成为了直接画法。<b><i>直接画法是强调"形色结合"的,但它的造型理念,造型方法全部是从间接画法中延续过来的,绝不是在一片空白、从零开始的状态下突然冒出来一个"直接画法"。</i></b></h3> <h3>《西藏老人》2012年 铅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把造型理念再一次拿出来说事儿也真是迫不得已,情非所愿。但这直接关系到为啥我们的教学体系总是很纠结?为啥素描、色彩无论从方法的角度讲,还是从理念的角度讲都有许多自相矛盾的成分。</h3><h3> 我们<b><i>选择"形色结合"的直接画法作为油画教学体系的核心,其实有两个原因</i></b>,一、直接画法是前苏联美术学院的标准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建国后所有美术学院都以此为标准从事教学。二、直接画法是欧洲绘画发展到印象派后才成熟的,它向上继承了间接画法的传统,向下启发了色彩研究和色彩表现的新领域,最具有兼容性。</h3><h3>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没有建立在造型理念基础上的嫁接,渐渐的就走样了。什么是造型理念呢?差别在哪里?还是先说色彩课程吧,我们的直接画法是直接调色相画,譬如画一组静物,一块红布,红布上摆一个香蕉(为了说事儿才特意凑在一起,真够难看的)。有些老师说要先铺红布的颜色,因为红布面积大;有些老师说要先铺香蕉的颜色,因为香蕉颜色响亮;更有些老师说要先铺所有暗部的颜色,这样颜色才稳。(还有些说先铺纯色,有些说先铺灰色,幸亏我举了红布香蕉的例子,才把这几位老师的嘴提前堵上了。)这么多的意见,让当学生的情何以堪?我以为,所有的意见都不对,因为这种先画哪里再画哪里的思维就不是西方造型语言的思维,放在色彩上,不是先画红布或是香蕉(先画暗部的就不反驳了,您确定是在画色彩吗?),而是先画色调!啥是色调?一个颜色不是调,两个颜色也不是调,甚至十个颜色都不是调。<b><i>色调指的其实是色彩空间!</i></b>啥是空间,见过三维建模的界面吗?那就是我们概念里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四面无限延展,也可以立起一堵墙,墙根下摆张桌子,桌子上铺块儿红布,红布上摆只香蕉——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咱看到桌面,人家看到的是空间,只要是有了空间,即使仅仅一种颜色也有色调。见过家里装修刷墙吧,漆桶里分明是一种白色,咋刷出来一堵墙和一堵墙都不是一个色儿呢?这就是色彩进入空间的效果。看到了吧,<b><i>先画啥后画啥不是个正确的问题,怎么画能有色调和色彩空间才是正确的提问。</i></b></h3><h3> <b><i>一个空间意识,把欧洲传统绘画的素描和色彩结合了起来</i></b>。素描、色彩在空间意识的作用下都极为强调环境的作用,这就是为啥画素描一定要做一个底色,画色彩也一定要做一个底色,连印象派的画家扛着画布外出写生,也统统会做一个底色,不单单是因为有底色画的快,实在是因为空间就是他们绘画的目的呀!这种做底色的方法直到西方绘画放弃了描述空间(此处指视觉的物理的空间)的努力才被白底子彻底替代,所以,是否直接调颜色画造型并不是分水岭,是否描绘空间才是真正的分水岭。</h3><h3> 我们体系的矛盾在于,面对西方绘画几百年的传统,想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来学习,却又拿来的不彻底:继承了对"迪赛诺"(我们叫素描和设计)的重视,却只强调复制与完成的能力;强调色彩研究(名义上的),却时而拿"形"来要求"色",时而用"色"来检验 "形";抓住了"形色结合",却放掉了造型理念;知道"间接画法"的表现力,却只在技法材料的层面上理解;<b><i>我们的教学对空间的理解(从其训练内容和方式能看出来),至多能达到形体的程度。</i></b>难怪连靳尚谊先生都认为西方人天生就有空间观念,我们中国人善于平面的秩序。这个定论影响深远,就仿佛猕猴桃被贴上了土豆的标签,时间一长,还真以为自己长毛了。哪有什么天生的能力,叫当代的西方人在大白纸上画长期作业,一样没感觉,一样没空间,比咱差的远了,他绝对不会用铅笔在一开素描纸上一天四小时连画一个月且下午加课晚上惦记始终保有研究的热情和被挫败的羞耻感并且从来不会质疑体系(这是最重要的)!你信吗?</h3><h3> 说远了,还是回到主题吧:<b><i>什么是素描的速度?效率是速度。效率不光是画的快而已,更重要的是整个绘画体系的完整配合,是所有绘画方式和绘画手段都服务和服从于一种绘画理念的训练。</i></b>不要把素描和速写、素描和油画分开,他们真是一回事;不要以色彩的名义研究油画,那真是挂羊头卖狗肉;不要总谈色彩问题却不研究色彩规律,难道只有设计专业的学生有权利享受现代色彩研究的成果吗?不要拿人体太当回事儿,真是练造型,猪头与人头并无区别;不要让学生再睡下去了,让他们惊醒的不是突然蹦出来的教师,而是真正<b><i>有效果有魅力有灵性的教学体系。</i></b> </h3><h3> 什么是有效果的体系?既然是研究二维平面制造三维幻觉的教学,既然是强调视觉真实感的教学,那就真正的全面的学习欧洲古代绘画传统,把<b><i>绘画方式和绘画理念纯粹化</i></b>。既然要研究色彩,那就全面总结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在色彩领域的研究成果,把<b><i>色彩研究纯粹化</i></b>。既然是现代人,既然有着丰富的艺术实践现象和艺术教育方法,就应当敞开胸怀,广泛借鉴,把<b><i>视觉规律和绘画因素的研究纯粹化</i></b>。</h3><h3> 什么是有魅力的体系?体系有魅力首先是体系里的人有魅力,体系应当敞开、包容和宽松,也讲严谨、科学与程序。至少,应当成立工作室制的教学,使教学方向明确,师生双方都有选择有魅力的人的权利。一句话,<b><i>现代的作坊式教学</i></b>。</h3><h3> 什么是有灵性的体系?我们没有属灵的传统,也很少在教学中谈心。(被老师叫去谈心,通常不会被认为是啥好事儿)但我们中国人的灵性并不因此而减弱,我们有着在人类心灵史上都堪称伟大的灵魂。我们中国的文化本身就是<b><i>一个活着的灵性体系。深入它,老师和学生一起。</i></b></h3><h3> 要求体系如何又犯了书生意气的毛病,我知道。所以,本分些,作为一个纠结了多年的资深前辈,给那些与我同样纠结的少年一个建议:<b><i>想画好画,先要多画短期素描,学间接画法,这个素描、速写、油画一体的体系,会使一切造型问题纳入正轨、迎刃而解。</i></b></h3><h3><br /></h3><h3><br /></h3> <h3>《匆匆而来》2012年 铅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h3><h3> 短期素描不是简单,而是简练。</h3><h3> 满汉全席是好,一辈子吃一顿就够了,吃完了还会心里惦记,嘴上念叨。一天三顿饭都这样试试?不出一个月,会出人命的。</h3><h3> 给的多不一定就是好。今天还有一位学生,半夜12点09分发来微信,图文并茂,满是困惑(真是困惑的紧了,连时间与时机都不顾了,多可爱!)。说自己的画一深入就没感觉,有感觉的画不深入,不深入的画是糊弄,咋办?"糊弄!",好一个大帽子,谁给扣上的?我们的"体系"呗!一张头像画一周,画的要求就是深入,就是完整。且不说学生各自孜孜以求想要达到的完整有啥区别,光是深入的逻辑就足以把人"整""完"了的:简单的讲,深入就是要求你不但画出白里透红,还进一步要求红里透紫,甚至紫里泛青,青里渗绿,绿里面也一定要分出是草绿、粉绿、翠绿还是酞青绿、橄榄绿。当你满以为自己深入到对象的细节中去的时候,还记得自己是在画白里透红的美女吗?可叹,经常就变成"窦尔敦"了。</h3><h3> 完整仅仅是细节的充实吗?对模特的观察和体验的细腻变化是不是完整的组成部分?对画面语言和表现目的的选择和配合是不是完整的组成部分?对视觉规律的画面调动是不是完整的组成部分?艺术表现的完整,个体感知的完整,视觉规律与绘画因素研究的完整,统统让位于细节充实的那么一种有限的完整,<b><i>我要问的是,完整完整吗?</i></b></h3> <h3>《阿里街头之一》2011年 水溶铅笔 素描纸 水彩汤底 24*32厘米</h3><h3> </h3><h3> "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h3><h3> 有困惑总是好事,说明心里在意,心里牵挂,画不好心里会不舒服。"心"多重要!"从心所欲",不是胡来,而是抓住自己的闪光点,用心用脑,再用力。切记,画家可是文化人儿啊!看看蒋勋的《给青年艺术家的信》:"丫民,是不是我们的视觉用的太多了,总是用眼睛看,遗忘了,也忽略了视觉之前,许多原始的感官。"看看,多有批判意识,思路多开阔。蒋勋这一段是讲嗅觉的,不是专为画画培养嗅觉哦,而是说,<b><i>艺术家的心如何细腻如何敏锐都不嫌多</i></b>。</h3> <h3>《阿里街头之二》2011年 水溶铅笔 素描纸 水彩汤底 24*32厘米</h3><h3>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短期的、迅速的、即兴的素描是最能滋养视觉和审美的,它会让你整个人的状态都兴奋起来,充满表现欲和创造力。那么深入咋办?一直画短期的能行吗?是不是先要打好基础才能在短期的画面里产生效果呢?这些统统都是伪问题,深入视觉规律与表现规律才是深入,建立在研究这两大规律基础上的基础才是基础。而规律总是不激不厉,不偏不倚的。</h3><h3> <b><i>绘画里,智慧是基础,而要深入下去,走的更远,靠的是灵性。</i></b>(在别的领域里也一样哦,规律嘛。)</h3> <h3>《阿里的孩子之一》2011年 水溶铅笔 素描纸 水彩汤底 24*32厘米</h3><h3> 自从我放弃了深入的努力,才真正深入了。</h3><h3> 我放弃了如同冷军一般细节扫荡式的深入法,寻找起属于自己的眼睛。(并没有诋毁冷老师的意思哈,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是个性子热的人,坐不住。冷老师也有坐不住的时候啊,瞧人家画的国画,站着画的!)</h3><h3> 自己的眼睛要先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才会有自己的眼睛。我认为,成就一个画家有三大要素:体系、才情与眼界。只有这三者配合无间,天时地利人和三才合一,才有一个"自己"冒出来。</h3><h3> 我还以为,体系与才情是三十岁以前就奠定了的,眼界与格局则要三十以后才会形成。这当然解释不了如席勒(28岁就走了)和梵高(28岁刚才来)这班猛男,各位少年不要急,慢慢来,生活在此地,不要想别处的事情。只是切记,一定要立志走出中国特色的大师之路。首要的一点,不要任凭"长期作业虐你千百遍,你待长期作业如初恋。"更不要让老师觉得"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别再睡觉了!"要知道,这个体系里,每个人都是很脆弱很无助的哟。我们要做的是,<b><i>老师与学生一道,爱护自己的眼,滋养自己的心,抚育自己的灵,训练自己的手,同路而行。</i></b></h3> <h3>《高原的孩子》2012年 铅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h3><h3> 发现短期素描总是更好也是机缘所至。</h3><h3> 因为我花费了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的时间,用在一张张一张张一张张长期的作业上,却不如聊聊数笔,一个小时就解决的画面好看耐看,有生气儿。啥感觉?冤!</h3><h3> 我开始想,为什么我们把西方大师奉若神明,却不把他们的方法体系奉若神明的法宝?为啥安格尔可以一张素描巴掌大,颜色灰到一眼看不见,而我们就一定要一开素描纸裱满,12B都恨不得不够黑呢?为什么达芬奇画了三个月一张的素描还是如同一张大速写一般,灵秀松动,点到即止,我们画一个星期的素描就已经废话连篇,味同嚼蜡呢?想到这些,啥感觉?冤!</h3><h3> 为啥大师就可以有色底,中间灰,颜色丰富到一张素描把皮肤冷暖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而我们却坚持大白纸,素铅笔,深怕基础不牢靠呢?想到这些,啥感觉?冤!</h3><h3> 我自然是一路冤过来的,又做了可以矜持着微笑的老师,本可以就此一路微笑下去,却一心想要学生别似我一般的冤。纠结的是,这样想,居然还有些心虚,谁让我们小时候都背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样恐怖的场景吓吓我们那时的小朋友就罢了,现在的少年不一样啦!前两天还有个学生告诉我,她的理想就是做只熊猫,有人稀罕,坐吃等死。我回答说,那你玩不成游戏了,多可惜。她幡然醒悟,改口道:"逗你玩儿的老师,不要当真啦!"</h3><h3> 游戏不是罪,画家就不需要乐趣吗?画画是很难,艺术哪有容易的?难就一定要痛苦的过活吗?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前三句境界高深,不敢随意比类。我独钟情末一句,"游于艺",何等的自在逍遥,"从心所欲"。我们中国人难道不懂人生的艺术境界吗?看到这句话,我决定要释然:<b><i>世界无垠,生命有限,画张好画,管它时间长短呢!</i></b></h3><h3> </h3><h3> </h3> <h3>《达巴印象之一》2012年 铅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水彩与素描的结合极为有趣,珠联璧合,水乳交融。就好像妻子熬的粥,小米、绿豆、红豆、黑豆、芸豆煮在一起,粮食放的种类再多,也总是润的,味道交相辉映,喝一口,香半天。不过粥总是晚上喝,应了夜晚的平和与宁静,吃完饭码字,不会体力不支。要是中午喝粥,儿子和我都会抗议的。<b><i>啥时候喝粥,这是艺术。</i></b></h3> <h3>《达巴印象之二》2012年 铅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适可而止是艺术,见好就收也是艺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是艺术。</h3><h3> 庖丁解牛是技术,百步穿杨也是技术,<b><i>滥竽充数自然不是技术,但居然有艺术的道理在,瞧人家对环境的判断,对整体的控制,也属于智慧一格。</i></b></h3><h3> 滥竽充数当然不好,但他的状态还是有可资借鉴的一面。您瞧,每做一个动作都要与环境相协调,举手投足都以无差别融入集体为己任,从不敢把自己太当回事儿。画局部一定要有这个心态,别总把自己手头刻画的东西当成世界的唯一,谦卑些吧!不过讲实话,这个境界,我还做不到。</h3> <h3>《达巴印象之三》2012年 铅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年轻人不容易拿捏尺度,陈丹青讲做人要"<b><i>有趣而得体</i></b>。"画画也一样,有趣的往往不得体,得体的往往无趣。做人要如何老辣,才能知道何时该有趣,何时该得体。作画也一般,人书俱老,天真而不失法度。我还年轻,做不到。</h3> <h3>《达巴印象之四》2012年 铅笔 有色素描纸 21*30厘米</h3><h3> 这张素描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自己给写哽咽了。写作画画和讲笑话不一样,笑话讲时绝不能笑场,自己要绷着,让别人笑。写作画画却要自己心动在先,自己不动心,别人凭啥动?心动笔动,心不动笔不动,我做到了。不稀奇,三岁娃娃也能做到。做不到这一点,不过是没有<b><i>善待自己的心</i></b>罢了。</h3> <h3>《阿里街头之三》2011年 水溶铅笔 素描纸 水彩汤底 24*32厘米</h3><h3> </h3><h3> 终于要结尾了,<b><i>素描和速写的分离是一个悲剧,素描和色彩的分离是个误会,素描与速度背后是体系与观念。</i></b>道理讲了千千万,概念捋了一百遍,好在世道在变,人心却不变。所以有人还要画下去,有人还要看下去,有人还要教下去,三个人抱成团儿,凑成一圈儿,你喂我一口稻香村,我喂你一口肯德基,他端出一锅粥,一顿中西快餐完事儿,大家擦擦嘴,理理西装,紧紧领带,先拱拱手,再点点头,齐声赞道:"《素描与速度》真是篇走心的文章啊。"(收尾时忽然不本分起来,可见深入多么容易自以为是,多么难啊少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