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师生

小媤

<h3><b> 算来,从中师毕业整整二十年了,今天,中等师范学校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作为一名中师毕业生,我心中感触颇多颇深。<br>  每每与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几位好友相聚闲聊,他们总会开玩笑的说,你这个连高中都没有念过的中师生,接受的教育不系统、不完整,跟我们的受教育程度不在一个档次和水平上。<br>  凭心而论,没有上过高中确实是自己一直深为遗憾的事情,这份遗憾缘于总觉得自己汉语言文学底子太薄,基础太差。并非中师语文老师不优秀,而是因为到中师第三年的时候,语文教材就以《小学语文教法》为主了。仅此而已!而且这份遗憾也并不代表自己对中师这个教育层的否定和低视。<br>  从历史来看,地方中等师范学校也曾是中国教育近现代发展的重要历程。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洋公学师范院、京师大堂师范馆和通州师范学校创立至今,中国师范教育已走百年的历程。民国时期的教育家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都非常重视中等师范的作用,如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晏阳初创办的湖南衡山乡村师范,都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br>  我是彬县师范九三级的一名学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中考录取的次序是先中师后中专其次高中,也不乏那些极为优秀、自信者舍中师、中专不上而奔高中为大学而去。不过,那是极少数的。大部分学生及家长权衡经济及就业等诸多因素后,选择了前者,我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选择了中师。当然,选择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还有自己从小就对老师这个身份的尊敬、崇拜和向往。</b></h3> <h3><b> 当时,咸阳地区北五县选择报考中师的学生都在彬县师范学校就读,我们这群来自不同县区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们怀揣憧憬和梦想踏进了那所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br>  我至今清晰记得,踏进校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正对校门的那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虽然自己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可是,那一眼便烙刻心底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时至今天依然是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规范。<br>  相比压力太大,课业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说,中师学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白天上课,晚自习时或温习功课、或练习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或组织演讲赛、辩论会练习普通话和随机语言组织能力;周末如果不在教室或宿舍,那一定就在琴房、画室、图书馆、或者篮球场、乒乓球室。<br>  因为是音美特长班,所以我们这个班相比其他两个普师班的同学显得更活跃更特别一些,就像当时一位老师评价我们“都是化学元素表上排在前面的”,呵呵,理科差的一塌糊涂的我,对于让人头疼的化学的最清晰记忆,便是这句话了。那位老师当时那句话应该是半贬半褒的,可我至今还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褒义满满的一句评价。<br>  那时候,不论是学期末的元旦晚会还是春秋两季的运动会、篮球赛,只要有活动,九三三出手必稳拿全级头筹;在高年级学兄、学姐们全部毕业之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所,九三三出手必夺冠而归。<br>  在校园里,学习的姿态就是做人的姿态,慢慢的,几乎每个中师生身上都透出那种朴实、勤奋、本分的品性。<br></b></h3><div><b> 入学第二年,我们就开始到附近学校分组进班听那些老师们讲课并辅助老师进行管理,这被称之为见习。学校的教学重点开始转向训练我们怎样教课,怎样做老师,如何组织和指挥学生、如何喊口令等一些基本功。</b></div><div><b> 到了第三年,我们的教材就成了小学各类学科教法,各班每周都会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逐渐过渡到模拟讲课上来。起初,大家面对讲台下的同学多少都会有一些羞怯和腼腆,随着讲课次数的增多,慢慢都锻炼出来了,自信、从容、各自的特色也都显现出来。</b></div> <h3><b>  中师的办学特点是“一专多能,擅书能画,能歌善舞”,当时学校各科齐头并进,没有主副、大小科之分,样样都要过关,都要能教。也正是这种特色,才让我们彬师九三三班的兄弟姐们,在美丽的彬师校园里留下了一串串清新活波、情深谊厚的青春乐章。</b></h3><div><b> 今天被女儿取笑的我的那双“小短腿”,却帮助我在当时的赛场上拿下了女子百米、二百、跳远、集体接力的冠军;我还曾担当校篮球队右前锋主力;也曾于深夜和伙伴们一起在楼道排练元旦晚会的舞蹈……那段青葱岁月里的每一段获欢乐或悲伤或纠结的记忆。至今想起,全都化作了快乐的音符,留存心底、盘旋脑海,不由人魂牵梦萦。</b></div><div><b> 中师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被分配回本县的小学后,朝气蓬勃且有着良好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的他们很快成为小学的中坚力量。</b></div><div><b> 记得我所实习的学校就在我们家所在的灵凤村,因为参加全市师范学校运动会而比同县其他同学晚回去一个多星期。别的同学都三两成群的在同一学校实习,而我去得灵凤小学,是因为学校一位五年级班主任有病请长假,因而被学校要去填补暂时的空缺。</b></div><div><b> 到校后没有本校老师做我的实习老师,而是直接接任了五年级那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课程,同时兼带一年级美术,二年级音乐和三年级体育课。这么多的任务听起来确实很繁杂。可是那时才十八岁的自己,似乎有用不完的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我乐此不疲,因为手底下出活快,期中考试阅卷时老师都愿意跟我分在一组,实习期满时校长直接就跟我谈话说要去教育局要我直接分配到学校。</b></div><div><b> 后来我成为了县电视台的一名记者,那段实习期便成为了我这个中师生仅有却又终身难忘的教学经历。</b></div> <h3><b>  和那些上高中的同学相比,我们确实是早早就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可是这也注定了我们要一直行走在学习进修的路上。很多同学在校期间就报名参加大专自考,毕业时同时拿到了中师和大专自考毕业证。就我而言,在参加工作后又进修了陕西师大的新闻专业本科学历,其后又离职一年多,到中国传媒大学参加了新闻学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我所知道和认识的中师同学们也都通过不同方式学习进修。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因为第一文凭是中师而被低视。<br>  受“惟学历论”及“与国际接轨”的影响,2000年前后,很多地方片面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大学毕业学历,国家逐渐停办了地方中等师范学校,有些学校则合并转成教师培训学校。<br>  中等师范学校成为了永远的历史,而我们则成了没有母校的中师生……</b></h3> <h3><b>  心中有深深的失落感,打开电脑,想看看网络上对中师的定义和评价,在百度词库却看到了这样一段评述。</b></h3><div><font color="#b04fbb"><b> 中师:中专而已,比技校强点。属于中等教育学历,跟高中是基本相同但是严格说来属于最低等的干部学历。大专以上属于高等教育。</b></font></div><div><b> 为这条评述点赞者甚多,我不知道这条评述的发表者为各方神圣,也无意争辩反驳。</b></div><div><b> 只想陈述一个事实:在今天各县区的教育战线,当年的中师生们是当地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正是这些学历最低的中师生照亮了乡村孩子的未来!特别是1980~90年代的中师生,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年富力强,很多都是现任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支撑着基层教育大厦的。即便是那些因各种原因没有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的中师毕业生,在各自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也都堪称佼佼者。</b></div><div><b> 我是一名中师生,我由衷感谢三年中师生活给予自己和自己收获的一切,感谢中师生活为自己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也深深怀念那段时光带给我的快乐时光及我情深谊厚的亲爱的同学们。更希望我这篇即兴所为,未经斟酌的文字引出更多中师生的精美文字,深深期待中!</b></div><b> 以一位从师范毕业被保送到北京的研究生的一段话结束这篇文字:“中师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尤其是在中国的农村。长期以来,中师教育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它为广大的农村培养最基层的师资,是培养地方人才资源最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是基于中等师范教育的教育体制,它没有高中的升学压力,也不像专科院校调‘专’字,由于是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中师教育一直以来都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舞蹈、音乐、绘画、三笔字(毛笔、硬笔、粉笔)、普通话、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样样都涉及,这是最适合农村小学教育需要的,最后受益的是学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