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堂------“生生课堂”

小芋

<h3> 2017年 4月20日,"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 提升教学效率"阶段性成果课堂展示活动在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成功举办。</h3><h3> 银川市教科所所长芦苇、副所长姜俐冰,兴庆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贺安宁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教研员,其他县区的教研员,银川市三区两县的学科教师共计四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h3> <h3> &nbsp;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副醒目的格言:我听说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也可译成:我听到的,过眼烟云;我看见的,铭记在心;我做过的,沦肌浃髓。美国的埃德加.戴尔在《学习金字塔》中写道,学生听讲,获得知识只是5%,马上用教给别人,可以掌握知识的90%,也就是说,学生有效的学习途径在做中学,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坚持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是怎样发展的。</h3> <h3> "坚守常态 一点穷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题授课"和"课型整合"相融合,依据课标、学生的年段特点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课堂上由关注教法转向关注学法,以"学案"为依托,通过学生"落笔"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变成学生的操作点呈现出来。让"理解"看得见!让"掌握"看的见!</h3> <h3> 数学学科以"带题授课","课型整合","学习共同体"等为主题进行交流汇报。依托"学案",打开学生思维的"黑箱",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画出来或呈现出来。许世洁教师授一年级《找规律》。</h3> <h3> 吴云霞教师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h3> <h3> 何芳教师授三年级《认识面积》。</h3> <h3> 金利副校长授四年级《平均数》。</h3> <h3> "倾听—对话""交流—合作",形成学习的共同体。交流必须是在"倾听"基础上的"对话",日常教学中经常培养孩子们"有一种尊重是倾听","有一种学习是倾听","有一种修养是倾听"。面对教学目标,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在每一节课有进步、有提高、有收获,回答问题从学习最困难的学生叫起,"u"字型课桌摆放,对学困生的"角落辅导"等施教策略保证了每一个孩子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倾听与对话的课堂;课堂不再喧闹,是互求—互助—互爱—互动—互利的课堂。</h3> <h3> 桌椅由传统教室的"秧田式"桌椅摆放变为"u"字型课桌摆放,这样的空间改变作用有三个方面:1.教师不再是孩子们目光聚焦的中心,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孩子们更多看到的是学习的同伴,孩子和孩子之间建构了学习的"协同者";2.便于孩子们之间的倾听与交流;3.容易达成"三安课堂",即安静、安定、安全的课堂氛围。其次,努力落实"协同—倾听—串联—回归"的课堂策略。</h3> <h3> 英语组关玉霞老师、米雅菲老师、段嘉宝老师、马兰兰老师执教的高中低段,词汇课和故事课教学。</h3> <h3> 下午,陈春校长做"生生课堂"课堂文化的思考与实践汇报交流。陈校长言辞恳切地陈述了我校课堂变革中的一些尝试和做法。理想的教育就是对教育人性的追求,是关注每个生命个体,从而珍视人的身体、心灵、精神及其浸透其中的品质。面对每一个生命个体,作为教育重要的场所------课堂,应该给予孩子们怎样的教育呢?"生生课堂"中的第一个"生",是"学生",即每一个学生,包括学优生和学困生;第二个"生",是"生成",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h3> <h3> 我们希望的课堂是安静、安定、安全的,学生在课堂中安静的学习,安静的思考,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会倾听、思考;在小伙伴的帮助下能快乐的学习,老师也是学生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学习。</h3> <h3> 之后,在教研沙龙中,做课教师从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两个方面交流发言。会中各位专家对老师的课悉心指导点评。从细节到理念再到做法,耐心讲解,以课为例,有理有据。专家们和现场的老师们进行互动,会场气氛热烈,老师们醍醐灌顶,收益颇多。 </h3> <h3> 这次活动在老师们的热烈讨论中结束了,专家希望老师们多关注细节,发掘文本,以课标和学情为指导,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释放潜能。也希望我校能把生生课堂拓展到生活、生命层面,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发展。</h3>

课堂

学习

学生

倾听

老师

教师

孩子

交流

教学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