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母亲

阳春三月

<h1>  父母在,家才是你安魂入梦的地方。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我们才能充分感知一个家的温馨和踏实。<br>  </h1><h1> 墙上的钟表依然滴答着,可老屋里再也没有妈妈您的身影,有的也只能是您和爸爸挂在墙上冰冷的面容……</h1> <h1>  冰柜依然插着电,里面还封存着女儿曾为您准备的、您却没来得及吃完的食材……</h1> <h1>你和爸爸都走了,再也没有邻居从后门进来串门了。来的最多的是二叔,你们这一走,二叔憋闷的呀,几次走到门口又折回去!弟弟只好把这个后门用柴禾堵死了,没了主人的后门实在没了留存的意义……</h1> <h1>照片墙前,曾经是女儿每次回娘家最愿意驻足的地方。站在这里,一个个熟悉而亲切的面容让我感到温暖。爷爷是那样的慈祥,奶奶还是那样的干练,可以看着他们的照片回忆起从前的美好,也可以望望我们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拾起儿时的记忆……</h1> <h1>电视机孤零零的摆在墙角,曾经被妈妈称作“台霸”的父亲,整日离不开电视机。虽然是女儿淘汰下来的,可你们也还是很满足的操纵着遥控器。如今,它被冷落的只能向隅而泣……</h1> <h1>知道您冬天怕冷,孩子们很霸道的强硬刨了您的老炕,改成了小炕,并把一组暖气给您按到了炕头上!之后,您这个满足、这个幸福啊,让我们也觉得这件事做的太有意义了。可是,爸爸只享受了一个冬天,妈妈你也没能住满两个冬天……</h1> <h1>一辈子喜欢白白的镶着瓷砖的灶台,你孙女千方百计帮你了却了心愿。你百般的呵护、擦拭着,总是让它一沉不染。</h1> <h1>手机里的话费还没用完呢,你为什么就急急的去了?</h1> <h1>父亲亲手做的木头锅盖你很珍视,总是干干净净的示人。</h1> <h1>去年的这个季节,弟弟园子里的地芽韭菜长大时,我们还一起包了很多饺子。整天在地里忙乎的弟弟两口子,得以吃上可口的饺子。今年,春韭又绿了,依然很忙的弟媳想吃饺子,再也没人为她事先择韭菜了。只能任由嫩嫩的韭菜疯长!</h1> <h1>在老屋里,无意中翻出了两本杂志,原来,这是母亲用来珍藏它的宝贝的。里边夹着很多她平时的剪纸作品,有花鸟、蝴蝶、蜜蜂等 。看着这些独具匠心的剪纸,很是佩服母亲的心灵手巧。</h1> <h1>栩栩如生的蝴蝶</h1> <h1>活蹦乱跳的小马驹</h1> <h1>好有神韵啊</h1> <h1>喜鹊登梅</h1> <h1>这一组我也叫不上名来,好像有莲花和莲蓬。</h1> <h1>看得出,这是母亲还没完成的作品……</h1> <h1>有公鸡,有鸳鸯,有喜鹊?好像!</h1> <h1>这一组里好像有天鹅、蜜蜂、蝴蝶!</h1> <h1> 最后我把它们都摆到了炕上,原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过去经常有人向母亲讨要,她们像得了宝贝似的捧在手里,贴在窗上。老太太也就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br>  母亲走后的一百个日日夜夜里,除了思念,我也在心里细细的品味母亲。生前,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爱唠叨,事事要操心,以至于我们有时嫌她太管闲事。母亲突然离世,让我们猝不及防,没了她的唠叨,大家都很失落。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这会我们都明白了家里有个老人的重要性。<br>  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管日子怎样艰难,她都能让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在那个物质极大匮乏的年代,她会粗粮细做,她会在给我们小时候做的鞋子上放点装饰。比如,小时候经常穿小猫鞋,鞋脸处经常是个小猫脸。用丝线绣的或镂空的手法做的小猫胡须真是形象逼真!衣服的胸前和口袋上也经常会出现个小蜜蜂和蝴蝶什么的。唉,说起来,母亲也算是个兰心惠质的女人啊!</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