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屠氏呦呦 鹿鸣天下<h3>(一)</h3><h3>屠柏荣</h3><h3></h3><h3>2015年10月5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获的诺贝尔科学奖,消息一传出,海内外中华儿女一片沸腾,深感无比兴奋,无比激动和无比自豪。“东方神鹿”横空出世,“宁波屠氏”名扬天下。</h3><h3>呦呦两字源于古籍《诗经》小雅“鹿鸣”一诗,诗中写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当父亲以《诗经》中呦呦两字为其取名时,似乎便与鹿有缘。其实,屠呦呦早在“十月怀胎”的那时起,就注定与鹿有缘,这要从她的姓氏说起,据东晋学者王嘉《拾遗记》载:“轩辕去蚩尤,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由此可知,屠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他起源于公元前26世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屠呦呦无愧于“东方神鹿”之美誉。</h3><h3>宁波有屠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有文献记载,唐朝的时候就有很多姓屠的人了,这些屠氏先民最早居住在宁波桃花渡和白沙</h3></h3> <h3>一带,有诗云:<h3>耳梦宗先隐暨阳,</h3><h3>文公遗记共传扬,</h3><h3>尝言吴越多分寓,</h3><h3>又道淮阳是故乡。</h3><h3>郡马江东无雁到,</h3><h3>桃花渡北有龙骧,</h3><h3>他年思祖能相遇,</h3><h3>一脉芳名万古香。</h3><h3>(注:诗中的桃花渡北就是指宁波的桃花渡)</h3><h3>到了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的时候,又有不少中原屠氏随驾南渡,定居宁波,这些与赵构皇帝出生入死,从河南开封来到浙江宁波一起走完长征的“红军老战士”后陆陆续续地回临安入朝为官,并有不少“红二代,红三代”入朝。行踪遍及江浙一带。至南宋理宗开庆年间(1259年),由屠季(字邦彦)从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居甬上,为甬上屠氏宗谱始祖,相传屠季为南宋朝请大夫屠雷发之孙。屠雷发——浙江绍兴人,嘉熙二年(1238年)戊戌科周坦榜进士,为浙江屠氏在整个南宋时期仅有的三位进士之一。</h3><h3>到了明中叶,甬上屠氏开始步入兴盛时期,至清朝康熙年间,大约300年时间里,出现了不少名臣,硕儒、忠烈、文学家,屠氏也因此成为明代甬上四大望族之一。李邺嗣《鄮东竹枝词》诗云:</h3><h3></h3><h3><br></h3></h3> <h3>屠公甲第隔江涯,<h3>甬上人推四大家,</h3><h3>恰比宋朝论士族,</h3><h3>楼丰史郑亦同夸。</h3><h3>(注:诗中四大家指的是“屠、杨、张、陆”)</h3><h3>全祖望的《甬上族望表》列屠氏有六望:吏部尚书屠滽(1440-1512),都察院左都御史屠侨(1480-1555),兵部侍郎屠大山(1500-1579),辰州知府屠本畯(1542-1622),礼部主事屠隆(1543-1605),殉难主事屠献宸(1606-1648).黄定义在为《屠氏先世闻见录》所作的序中云:“吾鄞世族,在宋则楼丰史郑,在明则屠杨陆张,而屠氏至本朝犹盛,遂为世家第一”。吏部尚书屠滽曾作过一首与“家”有关的诗:</h3><h3>我家旧住芙蓉庄,</h3><h3>东风红紫齐芬芳。</h3><h3>芙蓉寂寞临江渚。</h3><h3>不与众卉争韶光。</h3><h3>园林一夜霜风起,</h3><h3>不见当时红与紫。</h3><h3>独有芙蓉满树芳。</h3><h3>绵障千重照秋水,</h3><h3>当年高适时未遇,</h3><h3>题诗写尽芙蓉意,</h3><h3>时来平步上青霄,</h3><h3>好似秋江花发处。</h3><h3>(注:诗中的芙蓉庄就在宁波祝都桥的天官第内)</h3><h3>明朝时,已有不少屠姓迁居在宁波祝都桥、苍水街一带。综观宁波屠氏的所作所为,其宗族有二大文化特色:一是行义为先。“崇儒修身,躬耕乐道,累仁积德”是屠氏的主要使命,坚守传统的利义观,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境界,他们大多具耿直的品格,敢于得罪权贵,保护下民,他们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行义为先铸成了这个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屠滽有《答谢菊庄诸公》诗云:“百年庭训重三纲”,这可以说是对屠氏百年家风的最好总结。二是文才惊世:宁波屠氏为世泽绵远的文学世家,诚如张美翊所说:“ 吾乡屠氏世称望族,代有作者,自明迄今,见于志乘,艺文著录者至夥。”最为杰出的作家屠隆和屠本畯,为屠氏家族赢得了崇高的声誉。</h3><h3> 宁波屠氏,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并有大量珍贵历史文献(主要指家谱、名人著述及笔墨)保存完好。这些文献主要收藏在宁波天一阁、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民间屠家主要聚居地村落。为世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h3><h3>从宁波屠氏多年的研究来看,宁波屠氏有三宗:</h3><h3>一、姬姓屠氏:系颛顼之后。有谱云:</h3><h3>1、屠氏之先出于颛顼之后封屠城因氏焉。</h3><h3>2、屠氏始祖塙,原姓姬,是颛顼高阳氏的次子。塙公当初居住地是濮阳,后来,尧帝把杜陵(即屠)作为世袭封地给塙公的儿子圣公,后世子孙便以封地“屠”为姓。《诗经》大雅“韩奕”诗曰“韩侯出祖,出宿于屠。”</h3><h3><br></h3></h3> <h3>二、祁姓屠氏:系尧帝之后。有谱云:<h3>1、按屠氏一曰即杜氏其先出于陶唐之裔蓋尧之庶子。</h3><h3>2、春秋时期,晋平公时有屠蒯,《通志•氏族略》谓:“屠蒯者,晋之膳宰也,”屠蒯始见《左传•昭公九年》,然《礼记•檀弓》作杜蒉,或渭杜乃屠字之假。清梁玉绳《古今人表考》谓屠蒯名蒯,杜其姓,而屠者以其官膳宰称之也。故晋屠蒯一支系出祁姓,为尧帝后裔。</h3><h3>三、姜姓屠氏:系炎帝神农氏之后。有谱云:</h3><h3>1、屠之先出自周幽王王后兄申侯之后,居屠原,子孙因以为氏,初为复姓申屠氏,汉有丞相申屠嘉,其后裔因事改姓,去申留屠。</h3><h3>悠悠的历史长河,造就了一代伟人屠呦呦,这绝非偶然,与时代有关,与屠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而屠呦呦的身世之谜,有待于我们族人进一步研究查考。让我们一起关注,一起寻找这一重要信息,共同来揭开神奇而灿烂的宁波屠氏文化。</h3><h3></h3><h3></h3><h3></h3><h3>作者系余姚市阳明街道</h3><h3></h3><h3>人大工委副主任</h3><h3> (微信号:13805804516)</h3><h3></h3><h3> 2015年11月5日</h3><h3></h3><h3></h3><h3></h3><h3></h3><h3><br></h3></h3> <h3>东方呦呦 鹿鸣天下<h3>(二)</h3><h3>屠柏荣</h3><h3></h3><h3>《屠氏呦呦•鹿鸣天下》一文发表以后,有关屠呦呦的身世之谜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虽然作者尚未与屠呦呦本人见上一面或取得联系,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目前已从《鄞县私立效实中学学生籍册》中找到了屠呦呦父亲的有关真实史料。屠呦呦当时的学号是A342,学籍册专门设有家长或监护人一栏,其上面赫然写着:“姓名屠濂规、籍贯鄞,关系父,职业商,服务处(或工作单位)上海太平洋轮公司”。情急之下我们马上查阅了《甬上屠氏宗谱》,果然发现有“濂规”其人,他生于清光渚二十九年癸卯五月二十五日(1903年),1919年屠氏宗族修谱时被载入《甬上屠氏宗谱》,时年还只有16岁。屠呦呦甬上身世水落石出。</h3><h3>据查证:屠呦呦为《甬上屠氏宗谱》始祖屠季(字邦彦)的第二十一世,南宋朝请大夫屠雷发(字声伯)的第二十三世。</h3><h3>第一世:季 第二世:宗二 第三世:福三 第四世:德祥 第五世:子良 第六世:玒 第七世:潞 第八世:伦 第九世:大纪 第十世:本蒙 第十一世:惟屏 第十二世:弼忠 第十三世:孝</h3></h3> <h3>宜 第十四世:伦行 第十五世:之才 第十六世:可用 第十七世:继成 第十八世:宗年 第十九世:用悆 第二十世:濂规 <h3>第二十一世:屠呦呦</h3><h3>《甬上屠氏宗谱》共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初修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是为七修本。民国八年(1919年)既勤堂木活字本,由屠可全等主修,张美翊编纂。</h3><h3>始迁祖季,字邦彦,南宋理宗开庆年间(1259年)自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居鄞县桃花渡北甬河之南,宗谱自第九世起立有本支派的排行字:</h3><h3>1、大本惟忠孝 5、积善传余庆</h3><h3>2、行之可继宗 6、贴孙有远谋</h3><h3>3、用规恒一德 7、文章延祖泽</h3><h3>4、世嗣永钦崇 8、诗礼焕新猷</h3><h3>由此可以看出,屠呦呦为《甬上屠氏宗谱》“恒”字辈。</h3><h3>相传,屠季为南宋屠雷发之孙,屠雷发,字声伯,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戊戌科周坦榜进士(这在《嵊县志》《绍兴市志》上均有记载),距今正好777年。为浙江屠氏在整个南宋时期仅有的三位进士之一,[另二位分别是:1、屠明发,庆元二年丙辰进士(1196年),庆元府人,任乐清知县。2、屠文彪,咸淳四年戊辰进士(1268年),台州府(黄岩人)]。</h3><h3>屠雷发历官观察使、朝请大夫。主管建昌军仙都观。始居嵊县,后迁无锡。</h3><h3>经多方寻找查考,屠雷发在嵊县生活的确切地址是:绍兴嵊州鹿山街道江东村屠氏渊源堂。渊源堂已历经800余年,目前仍</h3></h3> <h3>沧桑屹立在村庄的中方。<h3>附:《屠呦呦及甬上世系概略》</h3><h3>一世:季 甬上屠氏始迁祖,南宋翰林学士权知抚州军事判官,生于宋淳祐三年(1243年),卒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南宋理宗开庆年间(1259年)自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居至甬上,初定居于江北岸桃花渡北,时年才16岁。生子二,宗一、宗二。</h3><h3>二世:宗二(庆) 深究伊洛之学,乐于行善,乡党服其行谊之高,生子三:福一、福二、福三。</h3><h3>三世:福三 学以穷理为本,不妄言动。生子五:德顺、德庆、德瑞、德明、德祥。</h3><h3>四世:德祥 吏部尚书屠滽的曾祖父。在明成祖时因看望在京当差的儿子而染病,有《京寓病危训示儿辈》诗云:“薄田鲜收获,破庐少绸缪、托业在耕凿、计拙不知筹、好义乐推解、囊空靡所留”。由此可见,屠家虽然生活过得紧巴巴,但坚持以行义为先。德祥在临终要求儿子“安分无妄谋”,“居家敦孝弟”,“为善自降祥,天眷必然庥,不可责报速,遽肆作恶尤”。他坚持为善的信念,相信为善最终会得到老天的眷念。世居桃花渡,生子六:子浩、子华、子良、子真、子云、子皋。</h3><h3>五世:子良 刑部尚书、都御史屠侨的曾祖父,一遵父教,存孤恤匮,颇有声誉。</h3><h3>六世:玒 持身孝友,处世慈和。</h3><h3>七世:潞 精于货殖,业创万金且乐善好施。</h3><h3>八世:伦 郡庠生,延师教子,有处士淡菴公传。</h3><h3>九世:大纪 郡庠生。</h3><h3><br></h3></h3> <h3>第十世:本蒙 耕读传家<h3>第十一世:惟屏 耕读传家</h3><h3>第十二世:弼忠 耕读传家</h3><h3>第十三世:孝宜 耕读传家</h3><h3>第十四世:伦行 耕读传家</h3><h3>第十五世:之才 耕读传家</h3><h3>第十六世:可用 耕读传家</h3><h3>第十七世:继成 诰赠武功将军</h3><h3>第十八世:宗年 字鹤亭,谱有副戎鹤亭公传,少贫尚武,喜兵法,捕海盗立功绩,诰授武功将军,生于清道光十五年乙末十二月二十三日(1835年)</h3><h3>第十九世:用悆 字汾荫,号文英,国学生,生于清光绪七年辛已五月十七日(1881年),娶葛氏,慈溪举人桐庐县教谕葛麟女,生于清光绪八年壬午二月十五日(1882年)。</h3><h3>第二十世:濂规 字介澄,号眉寿,又号憨僧,鄞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生,肆业效实中学,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五月二十五日(1903年),家住宁波开明街508号,工作并不稳定。但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祖辈遗留的房产出租是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配姚氏,生有三子一女,屠呦呦最幼,也是家庭中唯一女孩,深受家人喜爱。</h3><h3>第二十一世:屠呦呦 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宁波,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海曙区),1951年春考入北京医学院,1955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1969年加入国家“523”军工科研项目,并担任课题组组长,2011年获美国“阿尔伯特•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h3><h3>屠呦呦从小一直生活在宁波,5岁入幼儿园。</h3><h3>1937年-1941年 就读于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h3><h3>1941年-1943年 就读于鄞县私立鄮西小学高小</h3><h3>1943年-1945年 就读于鄞县私立器贞中学初中</h3><h3>1945年-1946年 就读于鄞县私立甬江女中初中</h3><h3>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由于国民政府腐败无能,日本入侵,宁波沦陷,屠家也饱受浩劫之苦,生活变得十分拮据,但其父对子女的教育从未放松。1946年一场灾难降临屠呦呦头上,她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终止学业,也就在这时,她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h3><h3>1948年-1950年就读于鄞县私立效实中学高中</h3><h3>1950年-1951年就读于浙江省立宁波中学(时年校长为钱念文)</h3><h3>1997年5月中旬,应宁中校友,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项秉炎的邀请,屠呦呦等九位校友回访宁波中学,并参观了宁波大学和余姚河姆渡博物馆。</h3><h3></h3><h3></h3><h3>作者系余姚市阳明街道</h3><h3> 人大工委副主任</h3><h3>(13805804516)</h3><h3>2015年11月30日</h3><h3></h3><h3><br></h3></h3> <h3>青蒿呦呦 鹿鸣天下<h3>(三)</h3><h3>屠柏荣</h3><h3></h3><h3>瑞典当地时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北京时间23时30分)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h3><h3>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零时8分,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开始,零时12分,宁波女儿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证书、金质奖章和奖金。屠呦呦获得奖金的一半约300万人民币,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金质奖章重约半磅,内含23K黄金,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堪称一件艺术品。</h3><h3>11日清晨一早,各大报社媒体头版头条都报道了屠呦呦诺贝尔奖颁奖盛典的图片和消息。晚上各大电视媒体都播出了同样的消息。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再次响彻云霄。</h3><h3>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我们有幸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真是感动不已,感慨万千,感受荣光。</h3><h3>青蒿呦呦</h3><h3>宁波呦呦</h3><h3>浙江呦呦</h3><h3><br></h3></h3> <h3>涿鹿呦呦<h3>众所周知,屠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他的起源与“涿鹿之战”有关。有道是:“千古文明开涿鹿”。旧石器考古学家,河北省文物局谢飞先生在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涿鹿是产生中华文明的大熔炉,黄帝、炎帝和蚩尤三个部族,经过大熔炼形成了大融合、大团结的局面,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2012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视察涿鹿中华三祖文化园时说:“涿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祖文化跨越五千年时空,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根脉所在。”毛泽东同志在《祭黄帝文》一文中也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邱峨河浩……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他对涿鹿在中国文明史所起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最近,习近平指出:“5000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h3><h3>屠氏在中国四、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文明一样,也有过许许多多辉煌的时期和地方,从远古到今天历历在目、可圈可点:始于远古轩辕(黄帝)时期的屠地(今山东济宁、荷泽一带);始于远古颛顼、帝喾时期的屠原(今甘肃渭源、泾川一带);始于尧帝时期的屠城(今陕西西安东南);始于商朝时期的屠国(今陕西合阳县东);春秋时期的晋国屠氏(今山西太原一带);秦汉唐宋(北宋)时期的陈留屠氏(今河南开封、淮阳、商丘一带);唐末五代十国吴越国时期浙江海盐澉川之青山屠氏;宋(南宋)元明清时期浙江宁波、平湖、绍兴、湖州屠氏和湖北孝感屠氏等等,上述这些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屠氏先辈们深深足迹,不仅处处流传着有关邹屠氏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还天天讲述着屠氏家族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承载着极其丰富和辉煌的屠氏历史文化。(这些信息另文再作详细披露)。</h3><h3><br></h3></h3> <h3>今天的屠姓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人口规模很小,在百家姓中也找不到屠姓,与其他一些大姓相比完全属于一支“少数民族”。然而在近代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浙江屠氏精英辈出,功勋卓著,尤其是在科技界,涌现的不仅仅是屠呦呦一个科学家,而是涌现出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或领域专家)群体。这不得不令世人感到惊叹!<h3>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们,领略一下屠氏科学家们的风采。</h3><h3>1、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浙江宁波人,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获的诺贝尔科学奖(上文已作介绍,此略)。</h3><h3>2、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出生,浙江湖州南浔人,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总设计师,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1940年清华大学毕业,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教清华大学和北京航天学院。1957年调国防部五院,他和同事们从1984年起把30多颗卫生送上太空。1985年获得一项国家科技特等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又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9年荣获由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全国仅23人)。</h3><h3>3、屠善澄:1923年8月12日出生,浙江嘉兴新塍人,自动控制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1987年2月被任命为国家“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94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屠老1937年7月就读于浙江省立嘉兴中学,1938年8月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理科,1941年考入国立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工程系,1948年赴美留学,入读康奈尔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他有二个儿子,大儿子叫“康果”,小儿子叫“怀</h3></h3> <h3>祖”。1957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推选钱学森为主任委员,屠善澄为秘书长,常务理事。<h3>4、屠基达:1927年12月11日出生,浙江绍兴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工业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飞机总设计师,高级顾问,曾荣获中航工业最高荣誉奖:“航空金奖”。</h3><h3>5、屠由瑞:1932年出生于四川巴塘,祖籍浙江绍兴,中国高铁领域专家,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董事长,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党组书记,原铁道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在《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中,刊登着一张与朱镕基及夫人劳安的合影照片。(见P375)</h3><h3>6、屠竹鸣:1933年出生于原余姚福寿乡屠家村(今属慈溪崇寿镇),祖籍浙江绍兴,1956年毕业于北京中国矿业学院,中国能源领域专家。1979年调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从事全国煤炭、电力、石油工业的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历任煤炭处处长,燃料动力局副局长,工业综合一司副司长,能源司司长,评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调国家大型工业神华集团公司任副董事长,主持河北黄骅港建设,煤制油技术的引进和前期研究设计工作。2016年12月28日,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承担着国家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的国产化任务,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探索出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模式。中共中央总书、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项目的建成投产作出了重要指示。</h3><h3>……</h3><h3>以上六位科学家(或领域专家),是近百年来,浙江屠氏最杰出的科学家群体,堪称“百年六望”。</h3><h3>当下年轻的一代在老科学家们事迹的感应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追求卓越”蔚然成风,正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地在各个领域各</h3></h3> <h3>个岗位,刻苦钻研、埋头实干,克服一个又一个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攀登一个又一个事业上新的高峰,立志创造出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这其中也有一大批非常杰出的佼佼者(例如)。<h3>1、屠光绍 1959年1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祖籍系浙江平湖,北京大学毕业,中国金融、经济领域专家,现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专家型官员,有能声。</h3><h3>2、屠红燕(女) 1971年8月出生,浙江杭州人,深圳大学毕业,中国丝绸领域专家,杭州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专家型企业家,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十佳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浙商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h3><h3>3、屠荣庆 1969年8月12日出生,浙江宁波余姚人,祖籍浙江绍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曾任上海宝钢集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赴美国留学,计算机领域专家。</h3><h3>……</h3><h3>盛世盛族逢盛事,让我们携起手来,信心满怀地踏着前辈们的足迹,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勇于拼搏;海纳百川,勇立潮头;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科学家精神和“创业创新创一流,开放开明开新猷,至善至爱致良知”的时代精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各项事业(学业)继续推向前进。</h3><h3>从昨天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h3><h3></h3><h3></h3><h3>作者系余姚市阳明街道</h3><h3></h3><h3>人大工委副主任</h3><h3>(微信号:13805804516)</h3><h3></h3><h3> 2015年12月23日</h3><h3></h3><h3><br></h3></h3> <h3>英雄呦呦 鹿鸣天下<h3>(四)</h3><h3>屠柏荣</h3><h3></h3><h3>屠呦呦荣获世界诺贝尔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三次讲话中讲了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故事,同时还把屠呦呦获诺奖写进了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春节前夕,刘云山代表党中央还专程到屠呦呦家里亲切看望了屠呦呦。</h3><h3>与此同时,甬上屠氏的研究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h3><h3>最近,研究发现,甬上屠氏除了“行义为先,文才惊世”两大文化特色之外,其还有更为鲜明的第三大文化特色:军功卓著。</h3><h3>翻开甬上屠氏宗谱,你不难发现,其宗族基因里遗传着“尚武”的血统,从始迁祖屠邦彦到二十一世屠呦呦,其间共历经700余年,其宗族可谓“将门世家,代有闻人,军功卓著,满门忠烈”。包括屠呦呦在内的诺贝尔奖,其实也是一枚军功勋章。他是1967年国家军工项目“523”任务的科研成果,理应归属于军功,这一发现为研究甬上屠氏的渊源具有不小的价值。</h3><h3>甬上屠氏始迁祖屠邦彦,军人出身,官至南宋理宗朝翰林学士权</h3></h3> <h3>知抚州军事判官(大概是江西抚州),他的祖父屠雷发也是一名军官,历官南宋观察使,朝请大夫,主建昌军仙都观。<h3>明初,甬上屠氏军功风声再起。第四世屠德顺(排行老大)善技巧,明初充军匠,随靖康王之国居广西桂林,子孙有讳楷者中嘉靖癸未进士(1523年),官至尚书;屠德庆(排行老二)明太祖(朱元璋)授以广洋卫亲军,子屠子庄,永乐时以随驾有功世袭武功中卫千户;屠德祥(排行老五)长子屠子浩,明永乐二年,因军功以富户例至顺天府大兴县担职(北京)。</h3><h3>屠呦呦的曾祖父屠宗年,也是一代武将,据《甬上屠氏宗谱》(副戎鹤亭公传)记载:“公讳宗年,字鹤亭,少贫,奇尚武,喜兵法,长而膂力过人,躯干雄伟……能捕海盗,立功绩,为沈文肃公葆桢,李文忠公鸿章所器重,奏保福建游击尽先补用参将加副将卫”。</h3><h3>然甬上屠氏军功最辉煌的时期,除当今屠呦呦以外,还是要数明中叶到清中叶年间,其间共出了四位重量级的代表性人物。</h3><h3>一位是明刑部尚书,都御史屠侨(1480-1555);一位是明兵部右侍郎屠大山(1500-1579);一位是清兵部尚书屠粹忠(1629-1706);明清易代之际,还出了一位忠烈屠献宸(1606-1648)。</h3><h3>屠侨,字安卿,号东洲。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以才授御史,后巡视居庸关。时承平日久,武备俱废,公至,周览关险,忾然曰:“此国家之北门也。”因缮治城堡障隧,实军伍火器,严举刺诸边将,常若临大敌,同事多渭公喜事,公不为止。武宗遣中官李嵩等捕虎豹,侨力言不可,其事遂止。按江右时,宁濠曾遣人厚贿,受到他的严词</h3></h3> <h3>拒绝。世宗时,侨为权臣所倾,出为保定知府,划削积弊,理冗苏困,申教办学,颇有声望。因斩杀巨恶都指挥白玺,得罪了总兵陈瑾,调延平,后擢山西参政,山东按察使,广东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等,所至皆有能声,尤以廉洁著称。后迁光禄、大理二卿,嘉靖十七年(1538),拜刑部右侍郎,两年后起为左侍郎。后拜南京刑部尚书,嘉靖二十六年(1547)调刑部尚书,不久改都察院左都御史,九年考绩,加太子太保。屠侨自御史至都御史,始终坚持凛凛节操,从来不肯随时俯仰。屠侨耿直的品行,也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他去世之后,凡有宰辅等重臣推荐都御史人选,嘉靖帝都会问:“此人似屠侨否?”卒赠少保,谥简肃。<h3>另据《明史——沈束列传》载:屠侨不畏权贵严嵩的权势,刚正不阿,仗义执言……。又据《明史——夏言传》载:在嘉靖廿七年,屠侨与刑部尚书俞茂坚等上书替谏官夏言陈辞,遭到世宗的“切责”,并受到“夺俸”(停发薪俸)的处分。(夏言)狱成,左都御史屠侨,刑部尚书俞茂坚等当言死,援议贵议能条以上。帝不从,切责屠侨,茂坚等,夺其俸。</h3><h3>屠侨事迹还可见于诸多典籍文献,其中《王阳明全集》中有多处提到对屠侨的公务任务安排和屠侨在剿匪前后的功劳。在王阳明南赣剿匪期间,屠侨时任巡按江西监察御史,曾协助明朝一哥共同剿匪……</h3><h3></h3><h3>屠大山,字国望,号竹墟。嘉靖二年(1523)进士,知四川合州,</h3></h3> <h3>能顺应当地父老之心,多有兴革,给人民带来不少实际利益,其捐俸所筑之堤,人称屠公堤。迁南京刑部员外郎,署郎中,接着又出任吉安知府,五年后,升任按察副使,徐州兵备道,八年后,历任广东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嘉靖二十九年(1550)晋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总督湘、鄂、川、贵军务。那时,苗民反抗朝廷,吴黑等拥众破城郭,杀官军,远近戒严,大山设伏出奇兵尽歼其主力,楚中平,人谓其功不在新建伯(指平“宸濠之乱”晋爵新建伯的王阳明)下,时工部侍郎出缺,吏部尚书李默再推荐屠大山任此职,而严嵩阻之。适值李邦珍反,拥众万人,横行州郡,其妻马三儿亦是一员悍将,经过多次鏖战,擒李珍邦、马三儿於镇远卫,克奏大功,大山因立功晋升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总制川、贵、湖广三省军务。<h3>是年中秋,苗族龙阿仔叛,大山设计诱捕之。又有土师冉世著勇而贪,因纂父位,使黄金百斤及珠宝无数,径送至大山家行贿,被大山妇章氏力拒。会李默再为首辅,首推大山为兵部尚书,严世蕃(严嵩的儿子)曰:“李能扬之,我能抑之”,於是奏请皇帝改命大山为南京兵部右侍郎,苏松巡抚,提督江南诸军。</h3><h3>当时倭寇累扰江南财赋重地,苏松巡抚干系甚重,以前几任巡抚,几乎像走马灯一样被撤换,八年之内,竟连换十人,但都没有一个好下场。严氏父子想伺机陷害屠大山,故荐他任此“令人视为畏途”之缺。大山适病,叹曰:“国家不幸有事,臣不惜死!”甫莅任参将,许国与倭战失利溃败。世蕃嗾言官劾大山,大山被逮下锦衣狱论死,后</h3></h3> <h3>幸得陶仲文解救而出狱,遂罢职归里。<h3>屠大山归里二十余年,与甬上范钦,张时彻共同吟诗饮酒。人称“东海三司马”,并与天一阁主人范钦联姻,享年七十九岁。</h3><h3>三位司马,(屠大山、范钦、张时彻),卸甲归田的时间相当接近,而且都是在五十余岁成熟和大有作为之年,三人同病相怜,心中郁恨不平,常借诗酒浇灌心中块垒。其中有一篇是亲家范钦送给屠大山的一首诗,题为《屠司马》:功成百战簿封侯,投劾归来半白头,触眼风波惊往事,放怀天地揽情游,赌棋晚结东山社,击剑时登沧海楼,只恐简书催物役,满林猿鹤不胜愁。</h3><h3>三位“司马”虽说都是秉性纯正,其中屠大山则更为刚正耿直,嫉恶如仇,他对严蒿父子毫不低头,宁愿八年不得升迁,甚至被他们陷害下狱,罢官。</h3><h3>屠大山居官廉洁,身无长物,罢官归里时的旅费,还是群公卿馈送的。归里后,只守着先祖的一点簿产,日子过得比较清苦。著有《竹墟司马集》。</h3><h3></h3><h3>屠粹忠,字纯甫,号芝岩,宁波府鄞县人。</h3><h3>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第,赐同进士出身。初授河南封邱知县。</h3><h3>时因黄河泛滥,该县遭灾严重,粹忠到任后,积极抗洪救灾,成效卓著,政声大振。他曾在康熙二年(1663年)写过一篇《癸卯九日》的诗歌:“昔年重九黄河决,四面水牢浮竹筏。晶宫鼍鼓声若雷,两岸夯声撼天泼,新蛙坐灶学人喧,老孤廛树听鸦辖,雇役鬻残子女</h3></h3> <h3>魂,卷梢(卷柳睹水)扫断冰霜骨,而今鸿雁归鸡豚,复见桑麻长枝叶,黄花白酒和月吟,讨魔出没中山窟。”这首诗写出了当年河患发生时,封邱灾区卖儿鬻女的惨状,经过多年的治理之后,终于又重现家园的生气,诗人为此颇为欣慰。康熙十年(1671)屠粹忠升为礼科给事中,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乞养归休,三十四年(1695)复出为官。康熙三十六年(1697)淮阳大水,他上《便民十要疏》,为康熙皇帝采纳,升为大理寺丞,不久又授奉天府丞,晋大理寺少卿。康熙四十一年(1702)擢为兵部右侍郎,次年晋升兵部尚书。卒于官。子孝义,字行若,康熙二十六年举人,内阁中书,出知龙川县兼摄海丰、和平、归善三邑,俱有惠政。<h3></h3><h3>屠献宸,在明清易代之际,屠氏家族中的一些人参与了反清复明的斗争,代表人物为屠懿忠(1606-1648)庠名献宸,字明初,号天生,是明兵部右侍郎屠大山的曾孙,明诸生,曾师从陈良谟,其师殉于甲申之难,他设位泣祭,并周恤其家族。明南都亡后,他积极从事反清复明运动,清军下杭州,孙嘉绩、熊汝霖在浙东首举抗清义旗,献宸率子孝来亲至军中效力,孙、熊留其参军事。次日,钱肃乐等起兵于鄞,会师江上,献宸授车驾之事,江上师溃,儿子孝来死难,献宸潜归回里,与史可法旧部陈天宠、仲谟二将密谋反清,作《喜陈仲二将军豫盟》诗,有“铜驼荆棘丹心切,鼎社邱墟赤手扶,阁部当年遗命在,报恩宁顾碎头颅”之句,表达了誓死报国的决心。他们与华夏等人暗中策划“翻城之役”,后因谢三宾告密而败露,献宸等被捕,</h3></h3> <h3>在狱中,献宸作诗明志:“血痕甘化碧,宁复畏灾屯”,后与华夏等英勇就义,史称“戊子五君子之难”。张煌言闻讯,有《追挽屠天生》诗,表彰其忠节。<h3>献宸兄鼎忠,字明九,号禹鼎,生性倜傥不羁,喜谈韬略,与献宸一起参与了乙酉江上之役,并在孙嘉绩幕府效力,以诸生授官镇抚。献宸殉节之后,其兄闭门谢客,穷居24年而卒。</h3><h3>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朝廷下诏追谥前明忠贞之臣,甬上有张苍水、钱肃乐、屠献宸、王翊、袁斌……等13人得谥。这13人可以称为宁波城市“精气神”之支柱。</h3><h3>毛泽东主席说:“宁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主席是在历史的涛声和文化的讯期中感受到了名城宁波的“精气神”,毛泽东主席曾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道:“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而每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其历史地位都是不可磨灭,无法撼动的。</h3><h3></h3><h3></h3><h3></h3><h3>作者系余姚市阳明街道</h3><h3></h3><h3>人大工委副主任</h3><h3> (微信号:13805804516)</h3><h3></h3><h3> 2016年05月23日</h3><h3></h3><h3><br></h3></h3> <h3>忠勇呦呦,鹿鸣天下<h3>(五)</h3><h3>屠柏荣</h3><h3>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屠呦呦颁发最高科技奖。</h3><h3>这是屠氏科学家在国内获得的最高荣誉,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从1999年实行重大改革以来,全国仅27人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这次获奖还独创了三个第一: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h3><h3>当屠呦呦(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守锷(中国科学院院士)、屠善澄(中国工程院院士)、屠基达(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屠氏科学家的名字开始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上个世纪中国科技界更负盛名的钱氏家族,以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骥……为杰出代表的钱氏科学家也为中国的科技事业立下了更为伟大的功勋,树立起更为彪炳史册的伟大丰碑。</h3><h3><br></h3></h3> <h3>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屠呦呦颁发最高科技奖。</h3><h3> 这是屠氏科学家在国内获得的最高荣誉,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从1999年实行重大改革以来,全国仅27人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这次获奖还独创了三个第一: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h3><h3> 当屠呦呦(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守锷(中国科学院院士)、屠善澄(中国工程院院士)、屠基达(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屠氏科学家的名字开始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上个世纪中国科技界更负盛名的钱氏家族,以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为杰出代表的钱氏科学家也为中国的科技事业立下了更为伟大的功勋,树立起更为彪炳史册的伟大丰碑。</h3><h3> 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h3><h3> 让我们慢慢来揭开1000多年前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杭州湾畔大唐帝国摇摇欲坠的岁月里。</h3><h3> 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在海盐澉浦镇市东有一户屠姓人家产下了一个娃娃,因母顾氏梦抱璧有光而生,故名瓌智。</h3><h3> 公元852年二月(唐宣宗大中六年),在临安一户姓钱人家也有一个娃娃落地,名叫钱镠。</h3><h3> 两人仅相差一岁。</h3><h3> 屠瓌智家境较好,少年时代屡试不第,因而常在外地游历,见识也较广,在少年时代认识了到澉浦贩私盐的钱镠。钱镠读书至15岁,16岁开始到澉浦贩私盐,后来成为一名盐枭。屠瓌智娶钱家女为妻,因此他与钱镠还是姻亲关系。</h3><h3> 公元875年,大唐帝国狼烟四起,江南地区王郢造反,从苏州常州转入浙江,浙江全境受其侵扰,24岁的钱镠自备甲兵战马到临安一镇将董昌手下当副将,25岁的屠瓌智也加入了乡勇保护家乡。后来与钱镠一起抵抗黄巢兵马。</h3><h3> 公元895年二月,已是拢西王的董昌在绍兴称帝。屠瓌智首先向驻守杭州的镇海节度使钱镠进言,起兵讨伐董昌。钱镠本是董昌部下,他先劝阻董昌称帝,然后以朝廷的讨伐诏书为由发兵,派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余姚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开国第一上将)领兵讨伐,屠瓌智也相随出征。董昌战不过钱镠就向吴国王杨行密求救。杨行密派兵攻占钱镠管辖的苏州后进攻嘉兴,嘉兴官员向钱镠告急。公元896年五月,钱镠杀了董昌。从此福州以南,浙江全境,江苏南部被钱镠占领。屠瓌智因功升指挥使。公元897年四月,嘉兴仍在告急,而军队远在越州(绍兴),怎么办?屠瓌智向钱镠献计:救嘉兴兵贵神速,最好走海道,只需晚上一潮水,军队就可以到达澉浦,再从陆路或水路也只需一天就可以到达嘉兴。如果全走陆路或内河,恐怕三天三夜也到不了嘉兴。吴军也一定认为我们会走陆路,我们来个出其不备,定能一鼓战胜敌军。钱镠也从小与海打交道,知道这一计可行。就派兄弟钱镇,都指挥使顾全武,指挥使屠瓌智领水兵三千,从海道救援嘉兴。这一次救嘉兴亦打了大胜仗,俘虏吴国兵将三千多人,屠瓌智活捉敌将杨胜等二十多人。功劳属中上,官升常州刺史。第二年,改任越州指挥使。光化元年十一月,衢州刺使陈岌投降吴国,钱镠派顾全武、屠瓌智出征,获胜。三年后(公元901年),屠瓌智调到湖州,任湖州刺史高彦的副手。</h3><h3> 公元902年(天复二年)八月,钱镠手下的武勇都指挥使□绾、副指挥使许再思在杭州叛变,兵围内城。钱镠当时在临安,闻急报立即回杭州,乘小船到城下,翻城而入。湖州刺史高彦闻讯,立即派屠瓌智及其儿子高谓勤王。高谓认为贼势正盛,不能去打,屠瓌智却认为:违主之命不忠,畏缩不前无勇,死忠死勇乃大丈夫作为。就和高谓一起领兵去救杭州城。</h3><h3>绾、许获知湖州派遣援兵的消息后,在杭州城西的灵隐山上设下重重伏兵,当屠瓌智和高渭率兵来到灵隐山脚时,伏兵四起,将屠瓌智和高渭团团包围。</h3><h3> 屠瓌智和高渭虽然很勇猛,面对重重伏兵,毫无惧色,奋勇拼杀,从早上激战至傍晚时分,弓尽援绝,仍赤手空拳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两位猛将均战死沙场。</h3><h3> 绾、许叛乱,是吴越王钱镠戎马一生中遇上的最大一场危机,破坏力很大,超出了吴越王的想象,后经极其艰苦卓越的斗争,钱镠才摆脱了这场浩劫。</h3><h3> 对于屠瓌智和高渭的遇难,钱镠悲痛欲绝、痛哭流涕,尤其是小时的玩伴屠瓌智。钱镠后来为表彰屠瓌智的忠心,特地在海盐县南三十六里澉川之青山德政乡归仁里开化村为屠瓌智修建了一个衣冠坟墓。</h3><h3> 十年后的天宝五年(公元912年),钱镠特赠屠瓌智为:忠义军匡国功臣、武康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史书评说:瓌智奋不顾身,卒以身殉,至今犹称忠烈不衰焉。</h3><h3> 丞相皮光业受屠瓌智大儿子屠龙骧之请作碑文。(有诗云:桃花渡北有龙骧,诗中的龙骧是不是指屠龙骧,有待进一步考证。)</h3><h3> 碑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时出土。</h3><h3> 据《碑文》记载:将军姓屠氏,讳瓌智,字宝光,其先河东人,晋将军屠击之后也。大父某,避地于吴,家于澉川之青山,遂世为苏州海盐人。太夫人吴郡顾氏,梦抱璧有光,生将军,遂以瓌智名焉。将军生而姿貌伟杰,鹰扬虎视。少负勇略,更善属文,累举不第,历游名山。见疆宇幅裂,复还故乡。吴越国王(指钱镠)初起乡兵拒黄巢,将军从之……</h3><h3> 天复二年壬戌,武勇都指挥使□绾、许再思叛于府城,将及内城,刺史高公闻之,遣子渭与将军同赴难。渭曰:"今日不利。"彦曰:"赴急难何以吉辰为!"将军按剑曰:"违主之命不忠,畏缩不前无勇。死忠死勇,丈夫分也。"……</h3><h3> 将军生于唐宣宗大中五年辛未,死事于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八月庚寅,享年五十有二。娶钱氏,子三。长龙骧,授澉川镇遏使,娶闻人氏。次子昱,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娶都虞侯、镇遏使郑公良女。三子晟,吴兴刺史高公掌书记判官,娶同里许氏。诸孙皆幼。屠公尝有咏志诗曰:"轻身都是义,殉主始为忠。"至是竟符其谶云,初未有志,至是龙骧属余为之,而复系以铭。</h3><h3>铭曰:</h3><h3> 河山毓瑞,带砺钟英。徒步奋迹,赫声濯灵。</h3><h3> 么麻叛梗,九首凭淩。磨牙王国,吮血苍生。</h3><h3> 公怒飙发,挞伐击膺。矢屠猰貐,以身殉君。</h3><h3> 功高盟府,猷壮干城。光启前烈,垂裕後昆。</h3><h3> 忠孝缵袭,勋土褒旌。连岗崇窆,妥绥义魂。</h3><h3> 桓赳世选,焜耀贞珉。(丞相皮光业撰)</h3><h3> 钱镠是当今钱氏家族公认的开山鼻祖,大批后裔遍及天下。屠瓌智的后裔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星罗般地散落在神州大地。千年以来,钱镠、屠瓌智这段兄弟般的情义,战友般地勇义,君臣般的忠义深深感动了无数的钱屠后裔。尤其是近百年来,钱屠两家高举"爱国、爱民"旗帜,传承"忠勇、献身"精神,在近代创造了空前的科技辉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h3><h3>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所说的:"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愿这种人间的真情、大义和忠勇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h3><h3> 真情永存!大义永存!忠勇永存!</h3><h3> </h3><h3> </h3><h3> 作者系余姚市阳明街道 </h3><h3> </h3><h3> 人大工委副主任 </h3><h3> (微信号:13805804516)</h3><h3> </h3><h3> 2017年04月20日</h3><h3> </h3> <h3>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h3>让我们慢慢来揭开1000多年前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杭州湾畔大唐帝国摇摇欲坠的岁月里。</h3><h3>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在海盐澉浦镇市东有一户屠姓人家产下了一个娃娃,因母顾氏梦抱璧有光而生,故名瓌智。</h3><h3>公元852年二月(唐宣宗大中六年),在临安一户姓钱人家也有一个娃娃落地,名叫钱镠。</h3><h3>两人仅相差一岁。</h3><h3>屠瓌智家境较好,少年时代屡试不第,因而常在外地游历,见识也较广,在少年时代认识了到澉浦贩私盐的钱镠。钱镠读书至15岁,16岁开始到澉浦贩私盐,后来成为一名盐枭。屠瓌智娶钱家女为妻,因此他与钱镠还是姻亲关系。</h3><h3> 公元875年,大唐帝国狼烟四起,江南地区王郢造反,从苏州常州转入浙江,浙江全境受其侵扰,24岁的钱镠自备甲兵战马到临安一镇将董昌手下当副将,25岁的屠瓌智也加入了乡勇保护家乡。后来与钱镠一起抵抗黄巢兵马。</h3><h3>公元895年二月,已是拢西王的董昌在绍兴称帝。屠瓌智首先向驻守杭州的镇海节度使钱镠进言,起兵讨伐董昌。钱镠本是董昌部下,他先劝阻董昌称帝,然后以朝廷的讨伐诏书为由发兵,派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余姚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开国第一上将)领兵讨伐,屠瓌智也相随出征。董昌战不过钱镠就向吴国王杨行密求救。杨行密</h3></h3> <h3>派兵攻占钱镠管辖的苏州后进攻嘉兴,嘉兴官员向钱镠告急。公元896年五月,钱镠杀了董昌。从此福州以南,浙江全境,江苏南部被钱镠占领。屠瓌智因功升指挥使。公元897年四月,嘉兴仍在告急,而军队远在越州(绍兴),怎么办?屠瓌智向钱镠献计:救嘉兴兵贵神速,最好走海道,只需晚上一潮水,军队就可以到达澉浦,再从陆路或水路也只需一天就可以到达嘉兴。如果全走陆路或内河,恐怕三天三夜也到不了嘉兴。吴军也一定认为我们会走陆路,我们来个出其不备,定能一鼓战胜敌军。钱镠也从小与海打交道,知道这一计可行。就派兄弟钱镇,都指挥使顾全武,指挥使屠瓌智领水兵三千,从海道救援嘉兴。这一次救嘉兴亦打了大胜仗,俘虏吴国兵将三千多人,屠瓌智活捉敌将杨胜等二十多人。功劳属中上,官升常州刺史。第二年,改任越州指挥使。光化元年十一月,衢州刺使陈岌投降吴国,钱镠派顾全武、屠瓌智出征,获胜。三年后(公元901年),屠瓌智调到湖州,任湖州刺史高彦的副手。<h3>公元902年(天复二年)八月,钱镠手下的武勇都指挥使□绾、副指挥使许再思在杭州叛变,兵围内城。钱镠当时在临安,闻急报立即回杭州,乘小船到城下,翻城而入。湖州刺史高彦闻讯,立即派屠瓌智及其儿子高谓勤王。高谓认为贼势正盛,不能去打,屠瓌智却认为:违主之命不忠,畏缩不前无勇,死忠死勇乃大丈夫作为。就和高谓一起领兵去救杭州城。</h3><h3><br></h3></h3> <h3>绾、许获知湖州派遣援兵的消息后,在杭州城西的灵隐山上设下重重伏兵,当屠瓌智和高渭率兵来到灵隐山脚时,伏兵四起,将屠瓌智和高渭团团包围。<h3>屠瓌智和高渭虽然很勇猛,面对重重伏兵,毫无惧色,奋勇拼杀,从早上激战至傍晚时分,弓尽援绝,仍赤手空拳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两位猛将均战死沙场。</h3><h3>绾、许叛乱,是吴越王钱镠戎马一生中遇上的最大一场危机,破坏力很大,超出了吴越王的想象,后经极其艰苦卓越的斗争,钱镠才摆脱了这场浩劫。</h3><h3>对于屠瓌智和高渭的遇难,钱镠悲痛欲绝、痛哭流涕,尤其是小时的玩伴屠瓌智。钱镠后来为表彰屠瓌智的忠心,特地在海盐县南三十六里澉川之青山德政乡归仁里开化村为屠瓌智修建了一个衣冠坟墓。</h3><h3>十年后的天宝五年(公元912年),钱镠特赠屠瓌智为:忠义军匡国功臣、武康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史书评说:瓌智奋不顾身,卒以身殉,至今犹称忠烈不衰焉。青山埋忠魂,代代相传,千年流芳。</h3><h3>丞相皮光业受屠瓌智大儿子屠龙骧之请作碑文。(有诗云:桃花渡北有龙骧,诗中的龙骧是不是指屠龙骧,有待进一步考证。)</h3><h3>碑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时出土。</h3><h3><br></h3></h3> <h3>据《碑文》记载:将军姓屠氏,讳瓌智,字宝光,其先河东人,晋将军屠击之后也。大父某,避地于吴,家于澉川之青山,遂世为苏州海盐人。太夫人吴郡顾氏,梦抱璧有光,生将军,遂以瓌智名焉。将军生而姿貌伟杰,鹰扬虎视。少负勇略,更善属文,累举不第,历游名山。见疆宇幅裂,复还故乡。吴越国王(指钱镠)初起乡兵拒黄巢,将军从之……<h3>天复二年壬戌,武勇都指挥使□绾、许再思叛于府城,将及内城,刺史高公闻之,遣子渭与将军同赴难。渭曰:“今日不利。”彦曰:“赴急难何以吉辰为!”将军按剑曰:“违主之命不忠,畏缩不前无勇。死忠死勇,丈夫分也。”……</h3><h3>将军生于唐宣宗大中五年辛未,死事于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八月庚寅,享年五十有二。娶钱氏,子三。长龙骧,授澉川镇遏使,娶闻人氏。次子昱,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娶都虞侯、镇遏使郑公良女。三子晟,吴兴刺史高公掌书记判官,娶同里许氏。诸孙皆幼。屠公尝有咏志诗曰:“轻身都是义,殉主始为忠。”至是竟符其谶云,初未有志,至是龙骧属余为之,而复系以铭。</h3><h3>铭曰:</h3><h3> 河山毓瑞,带砺钟英。徒步奋迹,赫声濯灵。</h3><h3>么麻叛梗,九首凭淩。磨牙王国,吮血苍生。</h3><h3>公怒飙发,挞伐击膺。矢屠猰貐,以身殉君。</h3><h3>功高盟府,猷壮干城。光启前烈,垂裕後昆。</h3><h3><br></h3></h3> <h3>忠孝缵袭,勋土褒旌。连岗崇窆,妥绥义魂。<h3>桓赳世选,焜耀贞珉。(丞相皮光业撰)</h3><h3>钱镠是当今钱氏家族公认的开山鼻祖,大批后裔遍及天下。屠瓌智的后裔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星罗般地散落在神州大地。千年以来,钱镠、屠瓌智这段兄弟般的情义,战友般的勇义,君臣般的忠义深深感动了无数的钱屠后裔。尤其是近百年来,钱屠两家高举“爱国爱民”旗帜,传承“忠勇献身”精神,在近代创造了空前的科技辉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h3><h3>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所说的:“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愿这种人间的真情、大义和忠勇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h3><h3>真情永存!大义永存!忠勇永存!</h3><h3></h3><h3></h3><h3>作者系余姚市阳明街道 </h3><h3></h3><h3>人大工委副主任 </h3><h3>(微信号:13805804516)</h3><h3></h3><h3> 2017年05月23日</h3><h3></h3><h3></h3><h3></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