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坪成校欢迎您!

南漳猛哥

<h3> 在南漳县教育局、薛坪镇党委、人民政府的关心下,薛坪成校终于竣工并投入使用。县人大副主任聂在荣(原教育局长)同志给予很大的政策倾斜,全县教育经费有限,教育的摊子大,需要建设的多,但聂主任还是从有限的经费中批准了该项目的建没,我们要从这“有限”中通过培训,变成无限可能。现县教育局局长李光斌同志非常关心成校目前的使用情况,多次说:成校建了要用,用了要用好,要出效益,要让当地农民利用成校平台增产增收。局成教办果俊华主任亲自过问项目的审批,督促建设的进度,强调建设过程的安全……所以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只用了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镇党委原书记胡安海、现任书记张功发和镇长余仁龙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用地审批,周边关系协调上他们亲自出面,优先考虑……在这里要感谢太多太多的人,没有你们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薛坪成校就没有今天的发展!</h3> <h3> 成校专干李有国、教师王卫东不辞辛劳,风里来雨里去,阳光曝晒无怨言,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与兼职教师们一起培训农民,让他们增产又增收,并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制成宣传专栏供大家长期学习。</h3> <h3> 成校一班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校长的带领下,共同出谋划策,上巡检、到南漳、邀专家、请同行,把展板做好,把专题片制好,把基地建好,把科技示范户带好。特别感谢顺流村、薛家坪社区和三景庄社区为村级成校建设的大力支持,感谢村级成校校长陈中才、夏辉举、秦爱民为成校建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h3> <h3> 镇成校为了美化环境,从单位有限的经费中“挤”钱购买具有观赏价值的桂花树栽种在成校门前。成校校长常常愧疚地对职工们说:“为了公家,苦了大家,实在抱歉,没有办法”,职工也很理解,常说:“成校为了国检过,再苦再累没什么,人生短短几十年,干出成绩心乐呵”</h3> <h3> 为了使培训工作常态化,成校专门成立成人学历教育报名处,王卫东同志负责专门接待,除了登记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外,还专门登记他们的培训需求,采用订单式培训,用最小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效益。</h3> <h3> 培训不忘安全,增收要以安全为前提,成校工作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不保,何谈培训?安全不保,增收何益?</h3> <h3> 成校一班人始终一手抓培训,一手抓党建,两手同时抓,两手都抓得硬。成校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一次不落,三会一课已常态化,每次活动党员必须参加,通过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成校政治环境。</h3> <h3> 文化薰陶很重要,成校建成后,整体设计,营造培训氛围,这样既美化了成校环境,又陶冶了情操。</h3> <h3> 成校挣取资金配套桌椅,让培训学员进得来、听得进、培训得好,培训有收益,生产有效益,能尽快脱贫,能尽快致富,能尽快奔小康。</h3> <h3> 习主席教导我们说:“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h3> <h3> 成校培训教室算不上宽敞,但很明亮;算不上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很实用、接地气!</h3> <h3> 农民增收靠成校培训,成校培训靠成校教师,因此学校为教师们配备了专门办公室和教学专用电脑及高档冷热两用热水机,要想留住老师的人,必先留住老师的心。</h3> <h3> 为了南漳成职教育迎国检顺利通过,薛坪成校在档案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档案做到专室存放,专柜整理,专盒收集,专人保管!</h3> <h3> 为了加强与部门间的联系,成校专门设立部门联络室,做到成校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无缝隙对接,无障碍沟通,无条件合作!</h3> <h3> “打造技能精英,彰显成教魅力”这是上级的要求,我们的追求;领导的想法,我们的做法!</h3> <h3>站在成校门前看外面的世界:天真蓝,空气真好!现在薛坪至南漳已全部修成省二级公路,交通便利,天然氧吧,世外桃园,休闲胜地,选择薛坪就选择了健康!</h3> <h3> 襄阳市人大代表王顺策正在询问成校建设、培训与管理情况。</h3> <h3> 成校校长在回答“两代表一委员”的提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