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仙人靠石

语山

<h3> 仙人靠石探秘</h3><h3> 黄符桢</h3><h3> </h3><h3> 清明期间,回乡探亲祭祖,应同学之约,要到家乡的仙人靠石景点一游。久居繁华大都市的殷文其同学,对家乡的绿水青山早有一种渴望的心情,年少时便到外地学习工作的薛吉信同学,难得回乡,也很想对已然陌生的家乡美景和风土人情来一次重温。所以说,此次老同学相见,甚为幸事,乡愁与友情揉为一体,影像与景观相得益彰。</h3><h3> 位于赣州市南康区东山街道办的上垅村,有一座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山,为南康区第二高峰,距105国道4公里,南康区东南12公里。原名尖峰岭,宋代苏东坡来游玩因感叹其山水秀美将其更名为独秀峰。但因更多的人不知东坡先生曾到此一游并更改山名的故事,多数人仍然称之为尖峰岭。尖峰岭以青山、绿水、奇石而远近闻名,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农田开发以山坡为依托还建设了颇为壮观的层层梯田,虽因现如今退耕还林而不大显现,仍有些地方能看到梯田的模样。沿山下溪流至上垅村近处,便是这次要探游的仙人靠石自然景观了。景点不大,却也称奇。只可惜到如今尚未得进一步到开发。小时候常会和一些玩伴在这些地方随意攀爬玩耍,到水里摸鱼,但却不懂得探究。如今对学地质的我来说是能完全解释其构造成因了。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叹大自然的神斧天工,给我的家乡造就了这秀丽的天然景观。每遇下雨,便有人跑到石洞里躲风避雨。传说到了仙人靠石游玩的人便可得到仙人保佑,保佑健康平安,增添福禄。</h3><h3> 走近仙人靠石,一股清泉顺流而下,于景观处形成一条不具规模但却湍急的瀑布,让游人突然多了兴致。经不住掘一把清泉送入口中,甘甜爽口。两块硕大石块紧夹一颗石珠横立于溪流间,如今石珠因长年雨水冲刷,已不见了踪影,其实就是因岩石结构相对松散长年雨水冲刷和风化的结果。只见两大石块平行而立,相距约30公分,当地人称之为公婆石,传说下大雨时双方会抱在一起以防雷电袭击和被大水冲走,显现出夫妻的恩爱与坚强,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想象。边侧一块更大的长近5米、宽近2米的石块则更为奇巧地斜靠溪岸坡,每一个节点都是坚硬的石头直接触,初看起来好象要往下滑落,但多少年来依然保持原来景观。两个石块构成一个近直角三角形的两头贯通的奇特石洞,高有2米上下,宽足达1米。仙人靠石由此而得名。洞底光滑鲜亮,颜色为青灰色,呈似波浪式不规则圆弧展开,并散落不均匀分布似马蹄踏出的圆形印迹,传说是仙人牧马困倦时常在此驻足小憩而留下来的。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h3><div><br></div><h3> 传说东坡先生被贬南蛮(今广东合浦一带)时,因当时的交通所限,加之文人骚客的性格使然,也是一路游玩,寻访名流,寻访名山大川。兴许很多人都知道东坡先生路过王安石住地时将其尚未写作完成的“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诗句谬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并在后来向王安石认错的故事,这好体现出东坡先生虚心向学的优良品行。也就是在这次行程里,东坡先生路过南康,听说当地有一叶姓先生(无法考证)有些文采,便欲登门拜访,只是未曾遇见。听说当地有处仙人靠石景点就顺路探游,并于探观完后饶有兴趣地在“仙人靠石”上写下了“龙湫”二字。给仙人靠石景观多添了一段故事,一道风景。</h3><h3> 有幸的是,仙人靠石已列为南康区文物保护点,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h3><h3>人走进了仙人靠石,欣赏那一道美丽风景。</h3><h3><br></h3><div><br></div> <h3>来到景点。</h3> <h3>公婆石</h3> <h3>龙湫石刻</h3> <h3>溪流瀑布</h3> <h3>清澈甘甜的山泉</h3> <h3>涓涓溪流</h3> <h3>依山而修的水泥公路向山里延伸</h3> <h3>远眺独秀峰(尖峰岭)</h3> <h3>黄府华庭。是不是很壕?</h3> <h3>文字:符桢</h3><h3>摄影:语山</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