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月十四日我们几个同学受吴立凯同学的邀请去登华山,上午十一点我驾车去西安客运南站接到了赵克学同学,然后直接上绕城高速转西潼高速,在渭南西服务区与冯念博,王远康两个人开的车,共十人汇合,直奔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华鑫国际酒店。吴立凯同学提前来这里安排好了一切行程!饭后去游览了黄河,渭河和洛河三河汇聚的三河口旅游风景区和潼关县古城风景区!</h3> <h3>潼关黄河风景区位于闻名遐迩的古军事名关――潼关古城边,距西安140公里,距华山仅20公里,奔腾南下的黄河,穿秦晋峡谷,“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毛泽东语),在潼关古城外,兼容了西来东去渭、洛河水,三河交汇后在此忽急折东流。</h3> <h3>在潼关古城风景区内有黄河、渭河、女娲陵、潼关西城及众多的古战场遗址,《水经注》等书载:“女娲陵在潼关东门外三华里左右的黄河岸边,且建有女娲祠”。皇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而女娲则是整个人类的始祖‘’。新开发的风景区建有大型的女娲雕像。</h3> <h3>我这是第二次登华山了,第一次是在08年,当年只有到北峰有缆车,其它各峰全靠双脚攀登,一天根本爬不完,那年坐缆车到北峰后,我只爬上了苍龙岭就返回山下了,时隔九年,我终于又有机会爬爬华山了!</h3> <h3>十五日登华山的路线安排考虑到大家年龄都大了,男女体力差别较大,是从西峰坐缆车上西峰,再从西峰顺南峰,中峰,东峰到北峰,最后由北峰乘缆车下山,结束登华山活动。</h3> <h3>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境内,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h3> <h3> 华山,因奇险而闻名于世,是人们最想攀爬征服的高山之一。不过,除了它的奇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让我们对华山有强烈的兴趣,那便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华山论剑,相信不少人都想一睹金庸笔下这座神山的真面目。 </h3> <h3>华山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华阴市境内,距西安市120公里,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h3> <h3>华山为五岳之西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资源丰富,景观独特,文化内涵丰厚。</h3> <h3>坐上去西峰的缆车,经历几上几下的空中惊悚,惊魂未定,方通过西峰绝壁上的空中通道,到达缆车终点西峰缆车站。</h3> <h3>登山如履平地,胜似闲庭信步,老当益壮,登华山而悠然!</h3> <h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华山西峰顶的神龟岩上进行勇者的挑战!刺激而又惊险!</h3> <h3>华山西峰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h3><div><br></div><div><br></div> <h3>华山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h3><div><br></div> <h3>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h3> <h3>华山西峰著名景点:劈山救母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华山的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铁斧。相传,这就是当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铁斧叫“开山斧”。</h3> <h3>华山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br></h3> <h3>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h3> <h3>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h3><div><br></div> <h3>从苍松翠柏的缝隙中远眺西峰顶,犹为壮观,险峻!峰的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h3> <h3>登高望远,万虑尽消,指点江山,豪情万丈,看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如画如此多娇!</h3> <h3>华山南峰是华山最高峰。山间松林迤俪数里,杂以桧柏,浓荫匝地。南峰顶上有老君洞,最高处的岩石上有“真源”两个大字,此外南峰上还有老子峰、炼丹炉、八卦池,这些景点都与老子的传说有关。老君洞北有太上泉,东流涧下,今称“仰天池”,泉水终年碧绿。在其东面崖下有“南天门”石坊。</h3> <h3>华山南峰上还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宫,又名白帝祠,供奉的是华山神少昊。在从南峰到东峰的山路上还有两处景点:一是“避诏崖”,著名道士陈抟,为躲避皇帝征召曾避居此处的山洞中;另一处是长空栈道,栈道依悬崖开凿,游人需手扶铁索木栏而过,是华山上又一险处。</h3> <h3>南峰海拔2154.90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h3> <h3>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形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人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h3> <h3>站在华山南峰顶上,远望远山,使人心旷神怡,远限风光在险峰!</h3> <h3>在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长空栈道”。栈道路分三段,出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是上段;折向下行,在崖隙间横贯有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需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中段;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沿长空栈道行十余米,有一大石洞,名为“朝元洞”,洞内有塑像。从洞口沿栈道直下,西折乃为“九节臬臬椽”,长六七丈,宽不足一尺,是用九节木椽搭成的。因山高气爽,气候多变,即使换上去不久的椽也会像朽木一样,故称“臬臬椽”。此处望之森森,登之危危。过臬臬椽,有一石庄,高三四尺,粗尺许,名“定心桩”。过桩便是一石洞,名“贺祖洞”。在洞的西南半山上,有一倒坎绝崖,上刻“全真崖”三字,每字三米见方,其字古朴刚劲,刻工精湛。此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空向里,是谁又如何把这样的大字镌刻在崖壁上呢?古民间曾有“不是神仙谁能凿”之说,让人不得不信,又难以置信。</h3> <h3>在南峰下面仰视南峰绝壁,屹立千仞,壁挂翠松,风光无限!</h3> <h3>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游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h3> <h3>华山“其广十里,其高五千仞”(《水经注》),自然景观奇特而壮美,奇岩危崖,,峭壁峰岭,幽谷险道,灵泉古洞,趣石秀木,珍稀物种,特有松桧,加上因气候多变而形成的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和莲台佛光、云天弧光、地球阴影、中方仙桥及壮丽的日出、日落、云海、红叶等景观,构成了华山奇妙无穷,绮丽多姿、雄伟壮观、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h3> <h3>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h3> <h3>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h3> <h3>春天里的华山,分外迷人,群山花团族拥,巍峨挺拔。</h3> <h3>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h3> <h3>华山之上,奇峰峻岭、幽谷险道、灵泉古洞、趣石秀木、祠庙宫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地浑然一体、卓然天成。</h3> <h3>峻岭、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华山,其间更不乏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与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这两处绝世天险,还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老君犁沟、上天梯等多个绝险狭隘,令人无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古人诗曰:</h3><h3>搔闻问青天,曾离李谪仙。</h3><div>顿归贪静客,飞上最高巅。</div><div>气吐鸿蒙外,神超太极先。</div><div>茅龙如何借,直到五城边。</div> <h3>华山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游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h3> <h3>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h3> <h3>金锁关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有道是:</h3><h3>匆匆脚步下峰关,两侧红绸掩护栏。<br></h3><div>长寿连心皆遂愿,万千金锁定平安!</div> <h3>金锁关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宽的台阶石径。环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环绕,风光非常迤丽。站关前,北可观锦鸡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观。</h3> <h3>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华山果然美不胜收,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景色在五岳之中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h3> <h3>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h3> <h3>经擦耳崖,过上天梯,就能看到苍龙岭的全貌,此岭上的台阶只有两尺多宽,两旁便是万丈悬崖,再加上风声呼啸,那叫一个心惊目眩啊!苍龙岭原来虽有修凿,但仍很危险。</h3> <h3>从华山北峰到苍龙岭上可以尝试着走一下的登天云梯,体验一把“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感觉!</h3> <h3>从西峰到南峰,再从南峰一路到北峰,我们一行十一人,用了五个多小时,很多人脚都走痛了,到北峰后休息了一会,还要继续游览北峰的景色。</h3> <h3>华山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h3> <h3>华山北峰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和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即在峰之东壁。</h3> <h3>华山被人们广泛关注是因为金庸先生笔下的华山论剑,曾经在华山北峰举办了“华山论剑”论坛,金庸先生亲笔题字的“华山论剑”石刻立在了北峰顶上。</h3> <h3>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h3> <h3>华山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才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h3> <h3>北峰顶上著名景点“金蟾戏龟‘’</h3> <h3>我们知道华山的名字就是小时候通过智取华山这部电影中了解到的:1949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阴群众的帮助下,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h3> <h3>早上八点出门,到下午三点半我们完成了登华山的全过程,因为时间和体力的原因,我们没有去东峰和中峰,有些遗憾,但已经实现了重上华山的愿望,留点缺憾反倒是一种完美。结束了华山之行,然后从北峰坐缆车返回了华阴市区!第二天将去临潼看《长恨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