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所谓数学步道,是指利用生活中的场景,设计出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体验、去解决。数学步道打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不同的解决策略,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h3>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爱上数学,台湾的洪雪芬老师亲自到临沂人民广场,利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系列数学问题,并制作了数学步道的题卡,免费下发到各个学校,让老师们带领学生去实践。</p> <h3> 4月15日、16日,我们朴园小学的部分师生和家长们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到数学广场做步道,非常幸运的是,于科长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并现场对我们师生进行指导。一起来感受这份研究数学的热情吧!</h3> <h3> 活动之前,先要学会如何折出题目。这难不住学生,孩子们按要求折叠,很快找到了题目。</h3> <h3> 第一题:从"临沂市零公里标志"造型中可以找到几个三角形?</h3> <h3> 数数看…</h3> <h3> 怎么数的?交流一下吧!</h3><h3> 有四个同样的面,只要数出一个面的三角形数再乘4就可以了。那如何数一个面的呢?</h3><h3> 方法一:一个一个的无序数;</h3><h3> 方法二:以某一点为顶点,有序的来数;</h3><h3> 方法三:一共15个点,去掉最下边的5个点。</h3><h3> 这样可以数出一个面有10个顶点,四个面共有40个顶点。</h3> <h3>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赶紧奔赴第二个在地场景吧!</h3><h3> 看第二题是什么:艺术装置的两个翅膀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h3> <h3> 孩子们估测的结果是一样长,是不是这样呢?来验证一下吧!</h3><h3> 第一种方法:数一数,两边各有24个圆柱;</h3><h3> 第二种方法:将题卡对折,发现是轴对称图形;</h3><h3> 第三种方法:用手机照下来,测量两边长度。</h3> <h3> 下一个问题又是什么呢?接着看:这张椅子可以坐多少人?椅子是半圆形吗?你怎么知道的?</h3> <h3> 1.可以做多少人?</h3><h3> (1)估一估。一个人坐下大约占两个格,一共34个格,34除以2等于17人;</h3><h3> (2)坐一坐。找同学坐满,考虑到胖瘦问题,大约可坐14--17人。</h3><h3> 2.椅子是半圆形的吗?</h3><h3> (1)量一量。找到椅子直边的中心,量一量或者数地砖,发现中心到弧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大致相等,因此是半圆形的。</h3><h3> (2)想像、推理。把椅子看成弧形,正七十边形很接近圆,所以它的一半应该是半圆形的。</h3><h3><br /></h3> <h3> 第三个问题也难不住思维活跃的孩子们,接着进入第四个问题吧:从圆弧形走廊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大约要走多少步?长廊的长度是多少米?你是怎么知道的?</h3> <h3>家长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h3> <h3>走一走…</h3> <h3>算一算…</h3> <h3>量一量…</h3> <h3> 孩子们的方法也不少:</h3><h3> 1.步量。用步长乘步数;</h3><h3> 2.数地砖。用一块砖的长度乘砖数;</h3><h3> 3.数石门。共32个石门,量得每个石门长3.6米,相乘即可。</h3> <h3> 司空见惯的柱子里面也隐藏着很多很深的数学问题:柱子底座的高度是多少?柱子的总高度是多少米?</h3><h3> 看孩子们都用了哪些方法?</h3> <h3> 1.照个相吧,然后按照比例进行计算。</h3> <h3> 2.量一量,用一节的长度乘节数。</h3> <h3> 3.用影子来量。</h3> <h3> 第六个问题:这个雕像是谁?说说他的事迹。雕像底座长宽的比是黄金比例1.618吗?</h3> <h3> 赶紧上网查一查吧,原来他是我们临沂人的骄傲--书圣王羲之。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h3> <h3> 那雕像底座长宽的比是黄金比例1.618吗?量一量、算一算吧!长375厘米,宽240厘米,除一除,原来不是黄金比例。为了更完美,希望雕塑家们今后可以设计成黄金比哟!</h3> <h3> 最后一个问题:多少人手拉手可以围住时钟装置艺术?时钟装置艺术的直径是多少米?</h3> <h3> 想想看,怎么解决?</h3> <h3> 手拉手,围一围,估一估,算一算。</h3> <h3> 量一量周长,再算直径。</h3> <h3> 也可以用量一小段铁栏的长(或地砖、步长),再乘段数(砖数、步数)的方法求周长。</h3> <h3> 当然,也可以直接量直径。</h3> <h3> 通过分工合作,步道中的问题都解决了,抑制不住的兴奋,赶紧向老师汇报吧!</h3> <h3> 应该说,在数学步道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投入,教师指导到位,家长热情参与,更有专家的现场引领,相信这次探索体验必将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借用一位家长的话来说:没想到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分工、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这真是一次非常有趣、有效、有用的活动!</h3><h3> 饮水思源,最后要感谢拥有深深教育情怀的于科长、洪老师的精彩创意和辛勤付出,让朴园的孩子们遇见这么美好的数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