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升王氏与灵沁古道

景茂礼

<h3><font color="#ed2308">灵石人写灵石 重温灵石沧海桑田 追寻灵石历史过往</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故乡子爱故乡 探索故乡曲折历程 展示故乡时代辉煌</font></h3> <h5>静升王家大院东门</h5>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静升王氏与灵沁古道</b></h1><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center;">景茂礼</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灵沁古道,是古代灵石通往沁源仅能行人和牲畜通过的两条山间小道,其一为灵石经静升河、马和村、后悔沟、鱼儿泉达沁源县;其二为灵石经仁义河、东许村、石膏山、鱼儿泉达沁源县,民国以前属通途,往来行旅颇多,今荒废已久,很少有人通行。灵沁古道,历史较为久远,可以上溯到春秋晋文公时代,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进行过大规模补修重修,清嘉庆版《灵石县志》就记载有静升王氏曾整修本道的史实。</p><p class="ql-block"> 静升王氏,乃太原王氏后裔,早年从太原徙居灵石禹门外沟营村(今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1312—1313),被尊为静升王氏始祖的王实离开沟营村定居于今静升村,迄今已历岁700余年,世传28代。王实出身寒微,从佃农起家兼营豆腐,他日出而作,勤劳躬耕,为人正直,童叟无欺,一生行善积德,济困扶危,在遵循耕读传家的同时,寄希望于子孙振兴家族,耀祖光宗。尔后,王氏人丁兴旺,家资渐丰,又以商贾兴家,以耕读入仕,由商到官,官商并举,英才辈出,门庭渐显。据《静升村王氏源流碑记》记载,明末天启年间王氏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族人在士、农、工、商各界业绩颇丰,为继续壮大家业、光耀门庭打下坚实的基础。</p> <h5>灵沁古道后悔沟段</h5> <h3>  静升王氏从13世进入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昌盛也是从此开始的。当时尽管13世王兴旺、14世王斗星首富于本地,尽管14世王肃兄弟、15世王凤恒经商于京津等地,可早期创业,规模有限,财利可数,相对于一家一户可以说门庭已有改观,但对整个王氏家族来说还不能尽展其兴旺。康熙初,14世王谦受、王谦和兄弟外出闯荡,相机逐利,“贸迁燕齐间”,疏通官衙路卡,结交各路豪杰,于是官路、商路、财路,路路畅通,奠定了王氏家族称雄一方的根基。此外王氏或正途科考,或异途捐纳,或荫袭前人,许多族人走上仕途,先后出进土4名、举人9名,五品至二品官员101人。做官经商所及之地,北至蒙古、辽宁,南至广东、福建雷州半岛,西至甘肃、新疆,东至山东、江苏,几乎遍及全国。商业字号难知其数,仅以“广、聚、万、德、晋、天、永、恒”八字起首者就达百余家。家道中兴后,除修宅建院外,多行义举,兴义学义仓义冢,建桥修路凿井,挖塘蓄水开渠,捐资公益,代交赋税,赈济灾荒,善行不辍,留下光辉的历史。</h3> <h5>王家大院马道</h5> <h3>  建桥修路是静升王氏兴盛时期最出名的义举之一,重修灵沁古道更是在灵石历史上留下的美好一页。清嘉庆版《灵石县志·人物》:“王中极,号约轩,六翮季子。先是六翮设义学、立义冢、治桥梁、焚券宽逋、施金赈乏,约轩克承父志,复捐金添建义学房屋二十三间,延师以训无力子弟。原义冢六亩,再买六亩以广之。村东旧有石桥,力为重修。至于修涧水桥、平后悔沟百余里之路,至今遂成坦途。”从以上“修涧水桥、平后悔沟百余里之路”的记载中不难看出,静升王氏所修的灵沁古道并非灵石经仁义河达沁源之道,而是灵石经静升河、马和村、后悔沟、鱼儿川达沁源之道。从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王家大院志》查悉,灵沁古道上桥梁、茶房、客栈等设施齐全,多为静升王氏捐修,特别是所建后悔沟高寒地段墕上客栈,至今仍有不少老人记忆犹新,念念不忘。</h3> <h5>静升村全貌</h5> <h3>  灵沁古道后悔沟段,属荒山野岭人烟稀疏之地,有时一连数日也很难看到一个过路行人,加之野兽成群强人盗贼出没无常,道路曲折蜿蜒甚是崎岖,给来往行人客商造成很大困难,经济和人身财产时刻受到威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所刻《灵沁古道碑》形容此路为:“青峰顶头,石栈洒征人之泪;白云深处,巉岩消游子之魂。”清道光版《直隶霍州志》记此道曰:“山险林密,尝为寇集。万历四年(1576),议修堡寨,置巡检司,不果。今则太平日久,居民稠密,山路平坦,非复昔时之险恶矣。”可见在静升王氏未修此路之前,灵沁古道是何等凶险。而更让人胆寒的是灵沁古道墕上段,先不说人为因素和地理环境,就每年入冬后的大雪就不知给多少人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轻者不是冻掉耳朵就是冻掉手指,重者不是冻死在冰天雪地,就是滑下悬崖摔死在深谷。若遇大风更是艰险,强劲的西北风呼啸而来,积雪常常把沟壑填为平地,莫不说是生人生路,就是熟人熟路一不小心也会掉进雪窟窿被埋身死。笔者在2005年开展的抗战调研中,就曾遇到两位老人说起他们的一位战友就是在这里因不熟悉道路,沿着野兽的足迹行进仍然掉进万丈雪洞,直到第二年冰消雪化才将尸体找到。</h3> <h5>灵沁古道金山神庙</h5> <h3>  为了改善灵沁古道的通行,静升王氏从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对古道进行不断修补,并意识到不仅平整路面刻不容缓,设置茶房、增建客栈势在必行,岂奈绵力无几心有余而力不足矣。乾隆末年,王氏十六世族人王中极捐出巨资,先是建起墕上两座客栈,客栈备有皮袄数十件,供通过高寒地段的客人御寒,东来者穿上皮袄脱在西客栈,西来者穿上皮袄脱在东客栈,轮番使用。从此,过往行人有了吃饭喝水短暂休息的地方,免去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一规矩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继而建起数座小桥和几处茶房,供行人歇脚解渴。茶房雇用专人煮茶、打扫、看守,并订立若干条规不得冒犯,可惜的是今后悔沟茶坊仅存石房一间,历史盛况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因它而形成的地名“茶房墕”却永远留在了这里,向人们诉说着逝去的辉煌。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茶房制度,谨摘录静升王氏清乾隆元年(1736)创建五道庙茶房所订立的八相条规,以供欣赏:一、遇风雨憩息时,男避于外,女避于内,不得并处;二、茶水无偿供给,不得索要钱文;三、茶亭每日洒扫净洁,不得污秽满地;四、不得收取借炊人的米面;五、无风雨之夜,无论男女不准收留停宿;六、遇形迹可疑者,告知村人,以便稽查;七、不得损坏茶亭房屋与物件;八、初一与十五清扫庙宇,并神前拈香。最后强调:所定制度“尤关风化,往来君子亦宜自重,则幸甚。”</h3> <h5>灵沁古道后悔沟</h5> <h3>  静升王氏从鸦片战争之后逐渐走向衰落,不少族人弃商从官,贪图享乐,玩物丧志,甚至吸食鸦片,变卖家产。民国时,人丁众多,教化莫及,有些家庭家风尽弃,挥金如土,滑向纨绔,家族群体成为无首部落,既荒废于学,又疏于躬耕,甚至遗弃基业,醉饮吸毒,直至财物荡尽,卖儿卖女沦为乞丐者有之,偌大家族历经奋发的辉煌最终销声匿迹。然而,其先祖以商而富,富而为善,修道路、建桥梁、修客栈、建茶房方便往来行人的壮举,不仅为灵沁古道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为王氏家族留下光辉的一页。 </h3><div><br></div><div> (后悔沟度假区2013年采风撰文)</div> <h3><font color="#39b54a">声明:文章著作权属作者,转载必须注明出处,违者追责。</font></h3><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