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召公岛,原名虢山岛。因山势如鸡足,又名鸡足岛。2007年,虢山岛景区作为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规划建设。建成以牡丹为主要特色的园林景区。</h3><h3> </h3> <h3> 2012年,为了广泛宣传政治家,廉吏召公,虢山岛正式命名为召公岛。</h3> <h3> 2011年,在虢山岛的最高处建成了地标性仿唐建筑一一迎祥阁。离25.6米,外观三层,内部五层。站在迎祥阁上,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景色尽收眼底。夕阳西下,登阁观黄河,更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h3> <h3> "洛阳牡丹甲天下",然而三门峡召公岛上的牡丹也毫不逊色。四月中旬,牡丹盛开。姹紫嫣红,国色天香,争奇斗艳,吐露芬芳。引来周边县市,及山西,陕西游客,纷至沓来,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络绎不绝。</h3> <h3> 召公岛牡丹苑内的牡丹仙子雕塑。</h3> <h3> 牡丹苑里的牡丹亭。上有一幅楹联:</h3><h3> 天香国色阆苑犹存唐代韵</h3><h3> 魏紫姚黄虢山不让洛阳春</h3> <h3> 绿艳闲且靜,红衣浅复深。</h3><h3>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h3><h3> 唐 王 维 《红牡丹》</h3> <h3>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h3><h3>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h3><h3> 唐 王 睿 《牡 丹》</h3> <h3> 君非好色谁近不偷两袖香</h3><h3> 我本不争一开尽惹群芳妒</h3> <h3> 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h3><h3> 应是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h3><h3> 唐 白居易 《白牡丹》</h3> <h3>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h3><h3>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h3><h3> 唐 刘禹锡 《赏牡丹》</h3> <h3>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h3><div> 解释东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div><div> 唐 李 白 《清平调词三》</div> <h3>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h3><h3>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h3><h3> 宋 邵 雍 《牡丹吟》</h3> <h3> 召公,名奭。因封于燕,史称燕召公。西周初年,武王去世,成王即位。因其年幼而由文王姬昌之子周,召二公辅作。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召公治陕,体恤民情,广施惠政,深得民心,其公仆思想是廉政文化的灵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