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最可怕的十大核泄漏事故之一切尔诺贝利核电厂泄露事故

吴恩亮

<h3>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引发严重核泄漏,大火熊熊燃烧,辐射污染遍及各地。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发生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前苏联,那一夜,对切尔诺贝利人来说,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生命与希望都随着爆炸被放逐殆尽。。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h3> <h3>英国《泰晤士报》援引当时消防队员的话说,十多分钟后,他们接到警报,并立刻赶往现场,却没有穿上任何防辐射的制服。作为第一批抵达现场的消防队员维克托·比尔昆回忆说,赶到核反应堆附近时,他们看到的只有火光。&quot;反应堆的顶部已经被炸翻,里面的沥青、混凝土以及石墨都被炸了出来,&quot;比尔昆说,&quot;石墨落到哪个地方,它就把那里烧成火海。&quot;</h3> <h3>比尔昆说,由于在场人员的全力扑救,事态才没有波及附近的其他3组核反应堆。不过,他们却付出惨重代价。比尔昆说,到达现场后不久,他就感到伽马射线带来的强烈反应:每30秒一次的间歇性呕吐、眩晕无力直至不能站立。仅在事发当年,就有至少6名消防队员死于急性放射性疾病。</h3> <h3>数十万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人们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到这世世代代居住的故乡,岂料,这一走就是20年,甚至是永远。</h3><h3>黑色创伤死亡人数可能达9.3万</h3><h3>核泄漏过程持续了10天,核反应堆泄漏出的大量锶、铯、钚等放射性物质散到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事故发生20天后,核反应堆中心的温度仍然高达摄氏270度。</h3> <h3>6个月后,28人因为受到核辐射死去。20年来,死亡的人数和其他受害者人数,一直没有统一说法。联合国去年9月发表的报告说,截至2005年,&quot;直接&quot;因核辐射死亡的人数将近50人。报告还</h3><h3>预计,大约还有9000人&quot;可能&quot;死于与放射有关的疾病。但这一数据遭到多个组织的强烈质疑。&quot;绿色和平&quot;组织本月18日说,20年前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10倍于联合国作出的官方估计,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h3> <h3>美联社则援引有关专家的话说,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约有4000到5000名孩子在事故发生后被检查出甲状腺癌。而事故发生前,患这种癌症的孩子相当罕见。至于因核泄漏事故致伤致残的受害者,数字更是无法统计。&quot;没有人知道还有多少人将因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而死去,&quot;&quot;绿色和平&quot;组织原子能专家说。</h3><h3>黑色现场&quot;死亡之城&quot;30公里宽</h3><h3>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quot;死亡区&quot;。20年了,这里仍被严格限制进入,欲进入隔离区的人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所有从隔离区出来的人,还必须在专门仪器上接受检查。</h3> <h3>往前看去,路的两旁树木疯长得很高很茂盛。穿过白桦树、白杨树和松树构成的树林,可以看到一栋栋单门独户的楼房,所有的窗户都没有玻璃、墙上密布郁郁葱葱的爬山虎。一路下去,这个曾被人类占据的地方,又变成了野生自然的天地。</h3><h3>进入隔离区,死气沉沉的感觉越发强烈。竖着大烟囱的核反应堆像停泊在船坞的笨重汽船,毫无生机;市政大院游泳池上时钟的指针已冻结了20年,这里的时间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凝固了;废墟上时不时能看到生锈的铁牌,上面"为了下一代保护环境"的字样还清晰可见。讽刺的是,如今的隔离区根本看不到未来和希望。</h3> <h3>到了夜晚,所有的房屋都黑漆漆的,夜风吹过无窗无门空洞洞的房屋,发出呜呜的哀号,街道上多年没有出现过人影,只是偶尔会有野狼或者野狗嗖地穿过。这里早已成为一座"死亡之城",只有每晚仍会忠实站岗的街灯带来一点温暖,昏黄的灯光静谧的街道,诉说着幽幽的故事。</h3><h3>黑色记忆丈夫被特制铅棺安葬</h3><h3>三更半夜,一阵电话铃声把睡梦中的柳德米拉·沙什诺克吵醒。电话那头的人要柳德米拉立刻赶去急症室,她的丈夫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受伤。接到紧急电话后,柳德米拉起初并不十分惊慌,她想应该不会太严重。她的丈夫弗拉基米尔·沙什诺克已跟她说过好多次,他的技术工作并不危险。</h3><h3>当柳德米拉终于赶到医院,她被眼前看到的景象吓住了。"那完全不是我的丈夫,是个肿胀的脓包,"柳德米拉说,她看见弗拉基米尔被连接到一个呼吸机器上。身为护士的柳德米拉心里很清楚,丈夫的病已没有希望了。柳德米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我对他说,‘都结束了’。"</h3><h3>核泄漏事故发生5小时后,弗拉基米尔死亡。两天后,弗拉基米尔被埋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一处公墓。一年之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难的核电站工作人员和消防员被转移在莫斯科一处公墓内,安葬他们用的是特制的铅棺材。</h3> <h3>直至今日,她还是不能完全从失去丈夫的阴影中走出。柳德米拉总是回想起当初住在普里皮亚季的时候,普里皮亚季是专为核电站工作人员建起的一个小集镇。她记得当时总是能看到一句题词:&quot;让原子成为工人,而不是军人。&quot;</h3><h3>&quot;我从来没想到,原子会杀死我的丈夫,&quot;柳德米拉这样说。</h3><h3>黑色未来完全消除影响需800年</h3><h3>切尔诺贝利最后一个反应堆已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关闭。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h3><h3>乌克兰共有250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身患各种疾病,迄今已在核泄漏事故的善后事务上花费了15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还将耗资1700亿美元。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200万白俄罗斯人不得不生活在核污染区,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h3><h3>前苏联政府用于清理核污染等方面的预算开支高达230亿卢布,至今,超过150万俄罗斯人还住在受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还在吃受反射性污染的食物。</h3> <h3>据不完全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总计达900万人。消除切尔诺贝利后患成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的巨大财政负担。</h3> <h3>人类要想有未来,必须安全处置核废料,不建核电厂,取消核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少欲知足,共存共荣,惨痛的教训难道还少吗?本篇只列举了众多事故中的一个!</h3><h3><br /></h3> <h3>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h3> <h3>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滥建厂房,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灾频发,噪音刺耳,臭气熏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河中死鱼漂荡,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废渣成堆……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h3> <h3>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不要再污染环境,一定要爱惜环境,保护环境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并承担起责任的,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