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三亚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长途奔波,我们于四月十日中午十二点半左右抵达海口市,简单吃了午餐,步行到附近的火车票代售点,买好了月底回家的车票(因临近五一,没有打折机票),然后驱车赶往码头,计划渡海奔赴下一个目标----徐闻县新寮镇双连村(二女婿的家乡)。</h3><h3> 徐闻县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全县人口76.6万人,盛产水稻、水果等,海洋资源非常丰富。距离焦作2200公里。</h3><h3> 大女婿家在豫南(南阳社旗)农村,小女婿家在华南农村,一个是农民,一个是渔民,条件相当。拿大女儿的话说姐妹俩的婆家有得一拼!咱家上两辈也是农民,所以也算是门当户对吧!《红灯记》里有句台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管怎样,终究是孩子的婆家,这次从海南回来路过徐闻,正好去拜见亲家,同时体验一下南国农村的风土人情。</h3><h3> 下午三点半,我们乘坐轮渡从海口南港码头出发,历时一小时五十分钟(整个渡海需要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行程二十七公里,横渡琼州海峡,到达徐闻县北港码头。</h3><h3> 据悉:国家交通部联合广东、海南两省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公路、铁路两用跨海大桥,投资1400亿元,历时八年,于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通过琼州海峡仅需二十分钟!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着计划早日成为现实!</h3> <h3>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面,一望无际的乡村田野!</h3> <h3>镇政府机关和所在的新寮镇,和我十几年前所在的苏家作、张茹集差不多!</h3> <h3>走在镇上的大街,看到两边的居民家家客厅正中墙上悬挂着香炉,下方奉供着毛主席画像,本想拍张照片,女婿说这里忌讳拍照,只好作罢。</h3> <h3>女婿家条件有限,我们就下榻在镇上的德隆宾馆,虽说设施一般,倒也干净卫生。</h3> <h3>清早出来逛逛集贸市场,豆浆、煮鸡蛋、包子也算可口。</h3> <h3>广东省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落户徐闻,风车高达七十多米。</h3> <h3>这里曾经是革命老区,徐闻曾经是解放海南岛的前沿。</h3> <h3>经历了风吹雨打,如今已摇摇欲坠的茅草屋走出了徐闻县中招状元,新寮镇高考状元,双连村的第一位名牌大学生!</h3> <h3>告别了昔日的茅草屋,尽管没有豪宅的挺拔气派,但也标志着中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历史的进步。</h3> <h3>亲家以农村人的热情和朴实,以满桌的海鲜佳肴招待我们,平常吃惯了面条和馒头的河南人还真有点不对口味(初次到来,不好意思拿出手机去拍照)。</h3> <h3>群众家里房前屋后种植的水果</h3> <h3>童年时玩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多少年没有见过母鸡领小鸡的场景了。</h3> <h3>小女儿喂养的小狗吞吞,来到海边就异常兴奋,在沙滩上来回狂奔。</h3> <h3>海岛渔民</h3> <h3>告别双连,告别新寮,告别徐闻,一路上双连村那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和在海边辛勤劳作的海岛人的影子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h3> <h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双连到湛江,从茅草屋到新澳城市花园,印证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h3> <h3>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l愿更多的农村青年通过勤奋学习和努力拼搏,能够勇立人生的潮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