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汉陶曹宗金大师 执着书写“汉陶”华夏文明!

群泽川疆

<h3>【襄阳文化交流中心-襄阳古玩城】</h3><h3>汉陶传承人曹宗金先生简介</h3><h3>曹宗金先生,汉陶传承人,1950年出生,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襄阳宗金汉陶工艺厂厂长,襄阳市工艺美术协会监事会主任,襄阳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榜书协会会员。</h3><h3><br /></h3> <h3>汉陶,从襄阳地区出土的&quot;两汉&quot;文物中的陶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土的陶器制品多为生活实用器,主要有鼎、壶、盘、仓、杯等,有的器物上有刻划图案、有的施以彩绘或上釉,造型多样,生动美观。</h3><h3>汉陶技艺(记忆)失传多年。为把襄阳汉陶发扬光大,曹宗金先生在传承古汉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制作技术,将汉陶制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襄阳现代汉陶的显著特点是取材天然、无需施釉,外观似陶而质地如瓷。精选襄阳汉江流域的优质陶土,潜心研究十余年,经过无数次的筛选、调配,现已配制出20多个品种的配方,烧制出的产品有的堪比紫砂,有的宛如宋代汝瓷……</h3> <h3>汉陶,以洗去铅华的素雅,传递着千年岁月的光辉。汉水流域的优质陶土,成就了襄阳汉陶的独特风貌。本土艺术家的精湛技术,使每一件陶品&quot;众里寻他千百度&quot;。</h3><h3><br /></h3> <h3>汉陶,无论是外形的凸凹有致还是材质的天然密度,都传递着自然的起落与生命的起伏,一把汉陶茶壶,冲泡着水火相济的岁月,完成着生命的循环。&quot;养壶&quot;如养护自己的身心,使之苍润如玉,光亮照人。</h3> <h3>艺陶之人,以对&quot;真善美&quot;的执着书写着&quot;汉陶&quot;的华夏文明。曹先生怀着让&quot;襄阳汉陶&quot;走向世界的梦想,拜访国内知名陶艺大师,踏遍襄阳山山水水,取土样、调配烧制,并倾其所有实现产业化。<br /></h3> <h3>汉陶技艺巧夺天工,汉陶之美皆由心授。这一方小土是&quot;光辉岁月的自在永驻&quot;。汉陶与茶,都懂得如何留白,是高段位的美学。&quot;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quot;这样的生活情趣和品位是荣华富贵之后留下的真正的雅。</h3> <h3>品牌即精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互通有无之后,&quot;利&quot;成为横在人生中的巨大考验。&quot;襄阳汉陶&quot;宛如一位智者,大隐于闹市之中,包容,宽松,自在。只做&quot;最好的手艺人&quot;,所以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在永恒的留白中提升,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h3> <h3>这些作品经过陶土磨粉、洗泥、榨干、备用、再配方、做胚、修胚、补水、晾干、烧制等多重复杂工艺而成,凝结着曹宗金先生无数次的烧制体验,体现着传承与创新。</h3> <h3>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说,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场景,对汉陶艺术的感悟有不同的角度,这也成就了其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正如庄子所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h3><h3><br /></h3><h3><br /></h3> <h3>汉陶随想 【张煜苓】</h3><h3>图文编辑 【襄阳文化交流中心-襄阳古玩城】</h3> <h3>襄阳汉陶曹宗金大师与各地道友交流</h3> <h3>《汉陶中国梦系列》作品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quot;国艺杯&quot;金奖,多项荣誉使&quot;襄阳汉陶&quot;品牌走向全国,打造了楚汉文化的国际名片。</h3> <h3>襄阳汉陶艺术馆</h3> <h3>襄阳汉陶艺术馆</h3> <h3>大联美术馆</h3> <h3>襄阳大戏台</h3> <h3>艺术家工作室</h3> <h3>襄阳文化交流中心</h3> <h3>汉江流域奇石会馆 艺龙轩</h3> <h3>襄阳文化交流中心-襄阳古玩城欢迎您!</h3><h3>襄阳市襄城区内环路32号</h3><h3>古城西南角市七中操场西</h3><h3>0710-3715555</h3>

汉陶

襄阳

曹宗金

工艺美术

交流中心

古玩城

烧制

传承

先生

大师